-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黑格爾或斯賓諾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52838
- 條形碼:9787560452838 ; 978-7-5604-5283-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格爾或斯賓諾莎: 本書特色
★如果正像我近來所論證的那樣,哲學歸根到底是理論中的階級斗爭,那么,這場斗爭所采取的哲學特有的形式,就是對一個特別立場在理論上的劃界、迂回和生產。要證明這一點,姑且不論整個哲學史,我只需要提一下馬克思本人:只有通過對黑格爾的參照,并通過劃清與黑格爾的界限,他才能夠確定自己的立場。而我認為,長久以來,我通過讓自己回溯到斯賓諾莎來理解馬克思為什么不得不回溯到黑格爾,也正是以馬克思為榜樣的。 ——路易·阿爾都塞 ★我想說的是,如果把斯賓諾莎和黑格爾生硬地放在一起,就好像他們構成了界線清晰、非此即彼的兩極似的,那么這種做法是毫無生產性的。我以“黑格爾或斯賓諾莎”命名這部書,這個提法并不意味著我將黑格爾判入思辨的地獄,而選擇站在斯賓諾莎一邊。在斯賓諾莎之光的照射之下,黑格爾學說體系一旦得到本著“真哲學”精神的重讀,該學說將從內部被一種打破其自身界限的思想動力所貫穿——“真哲學”不是對一勞永逸地確立的思想或真理的沉思,而是一項不斷接受檢驗并總是重新開始的事業。 正是由于黑格爾對斯賓諾莎的拒斥有著某種癥狀價值,當黑格爾如此遠離斯賓諾莎的時候,他才如此接近斯賓諾莎,這個癥狀透露出某種抵抗,抵抗所針對的即使不是黑格爾與斯賓諾莎所共有的方案,也是他們所共有的某個對象的無法繞開的存在,黑格爾對它的抵抗和拒斥既使兩位哲學家不相混同,又使他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皮埃爾·馬舍雷
黑格爾或斯賓諾莎: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舍雷的代表作之一,通過對黑格爾和斯賓諾莎的文本進行跨越性批判,凸顯斯賓諾莎哲學中的非目的論、非觀念論的辯證法概念。相比起黑格爾刻板的描述,馬舍雷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具活力的斯賓諾莎,顛覆了流行的哲學史常識,這對于釋放斯賓諾莎思想中的唯物主義成份、揭示其當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經由以阿爾都塞、馬舍雷、巴利巴爾、奈格里、德勒茲等批判思想家的持續解讀和闡釋,斯賓諾莎哲學的革命性已成為當代思想中*引人入勝的理論問題之一。
黑格爾或斯賓諾莎: 目錄
黑格爾或斯賓諾莎: 作者簡介
皮埃爾·馬舍雷(1938—),法國哲學家,斯賓諾莎研究專家,里爾第三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早年師從阿爾都塞,參與《閱讀〈資本論〉》的研討和寫作,另著有《文學生產理論》《黑格爾或斯賓諾莎》《斯賓諾莎(倫理學)導讀》(五卷本)《與斯賓諾莎同行》《文學在思考什么?》《馬克思1845》《規范的主體》《智慧或無知:斯賓諾莎問題》等大量著作。他是源于阿爾都塞學派對斯賓諾莎思想進行革命性解讀這一傳統的代表,以對斯賓諾莎文本的專注而細膩的研究,充分展示了其中的復雜性、能產性和當代性。 趙文,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學批評思想史,同時從事學術文獻的翻譯及研究,近年工作中心為當代理論中的斯賓諾莎思想復興。主要譯著有阿爾都塞《馬基雅維利和我們》(收入《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阿甘本《無目的的手段》、哈拉維《靈長類視覺》、巴利巴爾《斯賓諾莎與政治》、韋納《福柯:其思其人》、奈格里《野蠻的反常》等; 曹振威,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林佳信,上海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