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資源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費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45858
- 條形碼:9787122445858 ; 978-7-122-44585-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資源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費強) 內容簡介
《資源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圍繞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循環經濟、低碳生活與生態社會等領域存在的問題為核心,從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等多學科出發,描述能源、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現狀和具體問題,使讀者了解工科與其他學科結合可能提供的解決方案。書中內容可以讓學生了解多學科知識,加強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融會貫通地運用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本書圍繞“通識教育+寬口徑教育”的人才培養理念,在介紹可再生能源(第二章)、細胞工廠(第三章)、生物煉制(第四章)、綠色材料(第五章)、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第六章)、低碳工廠與生態(第七章)等相關前沿專業知識的同時,以期增強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等優選理念的深度認識,力求促進對學生的工程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 《資源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是一本以可持續發展和低碳生態社會為主題的教材,適用于理工科類專業的本科生,相信對化工、生物、能源、資源和環境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幫助。
資源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費強) 目錄
1.1 資源與環境 001
1.1.1 水資源與環境 002
1.1.2 土地資源與環境 004
1.1.3 礦產資源與環境 006
1.2 能源與環境 007
1.2.1 能源發展歷史 007
1.2.2 能源及其開發利用 008
1.2.3 能源的分類 010
1.2.4 能源利用存在的問題 011
1.2.5 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013
1.3 資源與人類社會發展 015
1.4 循環經濟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015
1.4.1 資源、環境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015
1.4.2 循環經濟 016
1.4.3 生態工業過程技術開發原則 018
1.4.4 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 021
思考題 021
參考文獻 021 第二章 可再生能源 023
2.1 概述 023
2.1.1 可再生能源定義及分類 023
2.1.2 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途徑 025
2.1.3 可再生能源利用現狀及前景 027
2.2 太陽能 030
2.2.1 概述 030
2.2.2 太陽能的利用形式 031
2.2.3 太陽能光熱利用 032
2.2.4 太陽能發電 034
2.3 風能 049
2.3.1 風力發電 049
2.3.2 風電技術 051
2.4 水能 053
2.4.1 水力發電 053
2.4.2 三峽電站 054
2.4.3 水力資源開發方式 055
2.4.4 水力發電優勢、弊端及展望 055
2.5 展望 056
2.5.1 經濟與社會效益 056
2.5.2 挑戰及發展前景 059
思考題 061
參考文獻 062 第三章 細胞工廠 063
3.1 概述 063
3.1.1 代謝工程概述 063
3.1.2 合成生物學概述 064
3.1.3 現代酶工程概述 066
3.2 代謝工程 067
3.2.1 細胞的生長代謝 067
3.2.2 代謝網絡 067
3.2.3 組學分析 068
3.2.4 代謝工程應用實例 069
3.3 合成生物學 070
3.3.1 研究方法 070
3.3.2 層級化結構 071
3.3.3 使能技術 072
3.3.4 合成生物系統 074
3.3.5 合成生物學應用實例 075
3.4 現代酶工程 077
3.4.1 酶學基礎 077
3.4.2 改造方法 080
3.4.3 現代酶工程應用實例 083
思考題 085
參考文獻 086 第四章 生物煉制 087
4.1 概述 087
4.1.1 背景 087
4.1.2 **代生物煉制 088
4.1.3 第二代生物煉制 090
4.2 預處理方法 093
4.2.1 物理法 093
4.2.2 化學法 094
4.2.3 物理化學法 095
4.2.4 生物法 097
4.3 酶水解過程 097
4.4 生物煉制工藝 099
4.4.1 分步糖化和發酵 099
4.4.2 同時糖化和發酵及同時糖化和共發酵 099
4.4.3 聯合生物加工 100
4.4.4 微生物的開發 100
4.5 生物煉制案例 101
4.5.1 嗜熱微生物合成生物乙醇 101
4.5.2 產油微生物合成微生物油脂 102
4.5.3 極端微生物合成生物氫氣 104
思考題 106
參考文獻 106 第五章 綠色材料 108
5.1 概述 108
5.1.1 綠色材料定義及其分類 108
5.1.2 綠色材料的判據 110
5.2 綠色吸附分離材料 112
5.2.1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112
5.2.2 共價-有機框架材料 116
5.2.3 其他綠色吸附分離材料 120
5.2.4 綠色吸附分離材料發展前景 123
5.3 綠色催化材料 124
5.3.1 綠色催化材料的制備方法 124
5.3.2 綠色催化材料應用舉例 125
5.3.3 綠色催化材料發展前景 126
5.4 其他綠色材料 128
5.4.1 綠色建筑裝飾材料 128
5.4.2 綠色高分子材料 130
5.4.3 綠色納米材料 131
思考題 134
參考文獻 135 第六章 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 136
6.1 概述 136
6.2 有機固體廢棄物堆肥處理技術 137
6.2.1 堆肥概念及影響因素 137
6.2.2 堆肥工藝與設備 140
6.3 有機固體廢棄物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143
6.3.1 厭氧消化概念及影響因素 143
6.3.2 厭氧消化工藝與設備 146
6.3.3 沼液與沼渣的綜合利用 152
6.4 有機固體廢棄物熱解處理技術 153
6.4.1 熱解原理及影響因素 153
6.4.2 熱解工藝及其在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 155
6.5 典型有機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技術 162
6.5.1 餐廚垃圾資源化 162
6.5.2 廢水污泥資源化 168
6.5.3 畜禽糞便資源化 170
6.6 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展望 172
6.6.1 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172
6.6.2 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的機遇、挑戰和發展前景 172
思考題 173
參考文獻 174 第七章 低碳工廠與生態 175
7.1 工業低碳發展趨勢 175
7.1.1 鋼鐵工業 176
7.1.2 有色金屬 176
7.1.3 石油化工 178
7.1.4 建筑業 179
7.2 能源資源利用過程節能減排和污染整治 180
7.2.1 世界各國狀況 181
7.2.2 石化行業的低碳發展 185
7.3 過程系統集成助力石化行業低碳生產 189
7.3.1 能量系統集成 190
7.3.2 水系統的集成與優化 193
7.3.3 氫氣系統集成 196
7.3.4 系統集成的其他應用實例 198
7.3.5 智能化低碳工廠 199
思考題 203
參考文獻 203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