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78664
- 條形碼:9787221178664 ; 978-7-221-1786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 本書特色
◎ 珍妮特·弗雷姆,一位非凡的女性,通過寫小說拯救了自己。生于新西蘭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生性極為敏感羞怯。幼年哥哥患有癲癇、一姐一妹溺亡。自己因確診精神分裂癥,入精神病院近十年,接受電擊兩百多次,即將施行腦白質切斷術時,得知小說集獲獎才得幸免。后在倫敦復診發覺當年是誤診。
◎ 新西蘭文壇當之無愧的那摩溫,弗雷姆雖經歷了生活的百般折磨,但寫作不輟,接連出版突破性的小說,顛覆舊傳統,引領了新西蘭創作新潮流。自1951年處女作短篇小說集《礁湖》出版,到1984年第三部自傳面世,三十余年出版小說及其他作品二十余種。
◎ 自傳三部曲出版于20世紀80年代初,敘述了作者貧苦的童年、精神病院的青少女時期以及堅持寫作表達自我的成年時期,以坦誠而克制的筆觸,溫柔、細膩又百轉千回的語調,寫出了灰暗的成長過程中,一個卑微敏感的靈魂的幻滅、絕望與新生。
◎ 自傳三部曲連續三年獲得詹姆斯·瓦蒂爵士圖書獎,更獲得諾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盛贊。此外作者獲得了一切有資格角逐的新西蘭文學獎,并于1990年榮獲新西蘭國家勛章。晚年接連獲得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榮譽會員、大英帝國高級勛位(CBE)等表彰其創作成就的巨大榮譽。
◎ 金棕櫚獎導演簡·坎皮恩根據弗雷姆原著拍攝了電影《天使與我同桌》,通過銀幕呈現了書中動人的力量。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幸福的拉扎羅》導演摯愛的電影。
所獲獎項
**部《到實島去》獲得
1983年詹姆斯·瓦蒂爵士年度圖書獎
第二部《我桌旁的天使》獲得
1984年新西蘭非虛構圖書獎
1984年詹姆斯·瓦蒂爵士年度圖書獎
第三部《鏡之城的信使》獲得
1985年詹姆斯·瓦蒂爵士年度圖書獎◎ 珍妮特·弗雷姆,一位非凡的女性,通過寫小說拯救了自己。生于新西蘭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生性極為敏感羞怯。幼年哥哥患有癲癇、一姐一妹溺亡。自己因確診精神分裂癥,入精神病院近十年,接受電擊兩百多次,即將施行腦白質切斷術時,得知小說集獲獎才得幸免。后在倫敦復診發覺當年是誤診。
◎ 新西蘭文壇當之無愧的那摩溫,弗雷姆雖經歷了生活的百般折磨,但寫作不輟,接連出版突破性的小說,顛覆舊傳統,引領了新西蘭創作新潮流。自1951年處女作短篇小說集《礁湖》出版,到1984年第三部自傳面世,三十余年出版小說及其他作品二十余種。
◎ 自傳三部曲出版于20世紀80年代初,敘述了作者貧苦的童年、精神病院的青少女時期以及堅持寫作表達自我的成年時期,以坦誠而克制的筆觸,溫柔、細膩又百轉千回的語調,寫出了灰暗的成長過程中,一個卑微敏感的靈魂的幻滅、絕望與新生。
◎ 自傳三部曲連續三年獲得詹姆斯·瓦蒂爵士圖書獎,更獲得諾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盛贊。此外作者獲得了一切有資格角逐的新西蘭文學獎,并于1990年榮獲新西蘭國家勛章。晚年接連獲得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榮譽會員、大英帝國高級勛位(CBE)等表彰其創作成就的巨大榮譽。
◎ 金棕櫚獎導演簡·坎皮恩根據弗雷姆原著拍攝了電影《天使與我同桌》,通過銀幕呈現了書中動人的力量。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幸福的拉扎羅》導演摯愛的電影。
所獲獎項
**部《到實島去》獲得
1983年詹姆斯·瓦蒂爵士年度圖書獎
第二部《我桌旁的天使》獲得
1984年新西蘭非虛構圖書獎
1984年詹姆斯·瓦蒂爵士年度圖書獎
第三部《鏡之城的信使》獲得
1985年詹姆斯·瓦蒂爵士年度圖書獎
1985年新西蘭非虛構圖書獎
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 內容簡介
自傳三部曲從作者的童年、青少年時期,一直寫到1963年,旅居歐洲七年后回到新西蘭。作者通過一種渾然天成的敘述語調,敘述了其成長及創作的全部生活,包括遭誤診為精神分裂癥的經歷。她獨一無二的天賦,在于揭示自我脆弱性時的坦誠態度與觸及的深度,無論書寫傷痛、屈辱還是成功,都能泰然處之、波瀾不驚。 在**部《到實島去》中,作者講述了她高中之前的生活,“混合了事實、真相和對真相的記憶”。她其貌不揚,一頭紅發、滿臉雀斑的小女孩,不受大家注意。在她的筆下母親記性好、健談,哥哥患有癲癇癥,對家庭氛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吸引同學注意,她偷了她爸爸的錢買口香糖而被老師發現,被罰站。 第二部《我桌旁的天使》講述了在達尼丁師范學院上學,以及她隨后的崩潰及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經歷。她在大學里很孤獨,越來越退縮到自己的文學世界里。在一年的見習教學結束時,她在學校督察訪問期間走出房間并消失了。 在一次自殺未遂之后,她被送往精神病院。她從未想過竟然存在這樣一個世界。在她的描述下,是精神錯亂恐怖的高強度療程。她接受了兩百多次電擊治療,并被安排進行腦白質切斷手術,只因小說集獲得了享有盛譽的獎項而取消。在出院前獲準外住期間,在知名作家薩吉森的小屋里居住寫作。散文和詩集被接受出版后,她獲得資助而出國旅行。 第三部《鏡之城的信使》,講述了她在英國、西班牙旅居寫作的經歷。鏡之城是支撐她的拯救世界。她繼續寫作,后得知她一直背負的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是誤診。憑借一些生活經驗和明智的心理治療,她終于寫下她在精神病院的生活經歷。因為父親去世,七年后終于決定重新回到新西蘭。
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 目錄
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 相關資料
名人推薦 (弗雷姆的自傳是)世上的奇跡。 ——帕特里克·懷特(197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自傳之一。 ——邁克爾·霍爾羅伊德(傳記作者) 我認為,在我讀過的書中,它屬于最有韻味、感人至深的那類,新西蘭人寫作的書籍中無出其右者。 ——簡·坎皮恩(《天使與我同桌》的導演) 媒體推薦 弗雷姆用幾句話就抓住了場景及其背后的情感。 ——《出版人周刊》 (弗雷姆)被賦予了詩人的想象力,她的散文優美、精準、氣勢澎湃,還有不斷給人驚喜的質地…… ——《大西洋雜志》 她思索內在和外在景觀之間的脫節,精神和身體的特征,殘酷和從殘酷中回退,混沌、莫名的邪惡、破碎的感知等經驗…… ——《紐約時報》
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珍妮特·弗雷姆(Janet Frame,1924—2004),二戰之后最有天賦、最有特點、影響最大的新西蘭作家,她以前所未有的新穎風格突破了傳統現實主義,領導了小說創作新潮流。弗雷姆共創作了十二部長篇小說、五部短篇小說集、兩部詩集和三部自傳。
弗雷姆生于新西蘭南島東南部的達尼丁郊區的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為人幫傭。1943 年入達尼丁師范學院,后任教于一所中學。之后接受過精神治療,在精神病醫院休養近十年。20 世紀80 年代起撰寫三部自傳,記述其成長及生活經歷。
但凡有資格角逐的新西蘭文學獎項,弗雷姆均收入囊中,如休伯特·徹奇紀念獎、新西蘭文學基金獎、羅伯特·彭斯獎等。此外,她獲選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榮譽會員,亦斬獲英聯邦文學獎。鑒于其對文學事業的貢獻,于1983 年榮獲大英帝國高級勛位(CBE)、1990年榮獲新西蘭國家勛章,此外還獲得三所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和獎章。
譯者簡介著者簡介
珍妮特·弗雷姆(Janet Frame,1924—2004),二戰之后最有天賦、最有特點、影響最大的新西蘭作家,她以前所未有的新穎風格突破了傳統現實主義,領導了小說創作新潮流。弗雷姆共創作了十二部長篇小說、五部短篇小說集、兩部詩集和三部自傳。
弗雷姆生于新西蘭南島東南部的達尼丁郊區的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為人幫傭。1943 年入達尼丁師范學院,后任教于一所中學。之后接受過精神治療,在精神病醫院休養近十年。20 世紀80 年代起撰寫三部自傳,記述其成長及生活經歷。
但凡有資格角逐的新西蘭文學獎項,弗雷姆均收入囊中,如休伯特·徹奇紀念獎、新西蘭文學基金獎、羅伯特·彭斯獎等。此外,她獲選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榮譽會員,亦斬獲英聯邦文學獎。鑒于其對文學事業的貢獻,于1983 年榮獲大英帝國高級勛位(CBE)、1990年榮獲新西蘭國家勛章,此外還獲得三所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和獎章。
譯者簡介
吳文權,畢業于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后留學德國,現任教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譯作包括《幽默》《文學的讀法》《中國敘事:批評與理論》,《呼吸秋千》(與余楊合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與高韻合譯),《中國文化精要》《西方文化精要》英譯本(主譯之一)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