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精選集V)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5246
- 條形碼:9787532795246 ; 978-7-5327-9524-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精選集V) 本書特色
“自由的人寫下真正的書,給自由的人讀,這何其珍貴。”
★ 小說大師納博科夫懷著鄉愁的文學課
★ 重返俄羅斯文學黃金年代
★ 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高爾基……
★ 探究偉大作品背后的創作軌跡
二十世紀杰出的小說大師納博科夫離開故國之后,曾于一九四〇至一九五〇年代在美國高校開設俄羅斯文學課。《俄羅斯文學講稿》是在該課程講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納博科夫深入分析了俄羅斯六位重要作家——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和高爾基及其代表作品,重現俄羅斯文學的黃金年代。
這些帶著鄉愁的講稿絕非枯燥的文學批評理論,而是以同為作家的靈感和天才之光,帶領讀者穿梭于那片未經砍伐的俄羅斯文學森林,那是納博科夫失落的家園,是他從幼年時代即納入血液的精神養分。他從細節著手,深入剖析文本,其中不乏極具個人風格的褒貶,尤其突出的是對純粹的藝術性的贊美,對“庸俗”的深刻洞見,以及對文化管制背景下催生的虛偽乏味文學的嘲諷。這些講稿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學價值觀,同時顯示出相當獨特的文本分析方法,是俄羅斯文學及納博科夫研究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納博科夫深深感受到文字的魔力:“藝術是一場神圣的游戲。”科學家對事實的尊重,作家對充滿想象力的偉大作品背后復雜微妙的激情軌跡的理解,這兩者的結合正是納博科夫的精髓,也是《俄羅斯文學講稿》的獨特魅力之一。走進納博科夫的文學課堂,讓閱讀回歸閱讀,品嘗細節的魔力,與鮮活的文字初遇的欣喜。
“納博科夫精通托爾斯泰、果戈理和契訶夫,認為他們是19世紀俄羅斯*棒的小說家。當然,他更精通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后者生于1899年。閱讀納博科夫對其他作家的批評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洛麗塔》《愛達或愛欲》《微暗的火》,等等。”——《時代》雜志
“納博科夫的想象力和風格令其講稿不囿于教學之樊籬而達致怡人的境地。”
——《新共和》
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精選集V)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二十世紀杰出的小說大師納博科夫離開故國之后,曾于一九四〇至一九五〇年代在美國高校開設俄羅斯文學課。《俄羅斯文學講稿》是在該課程講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納博科夫深入分析了俄羅斯六位重要作家——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和高爾基及其代表作品,重現俄羅斯文學的黃金年代。 這些帶著鄉愁的講稿絕非枯燥的文學批評理論,而是以同為作家的靈感和天才之光,帶領讀者穿梭于一片未經砍伐的俄羅斯文學森林,那是納博科夫失落的家園。他從細節著手,深入剖析文本,其中不乏極具個人風格的褒貶,尤其突出的是對純粹的藝術性的贊美,對“庸俗”的深刻洞見,以及對文化管制背景下催生的虛偽乏味文學的嘲諷。這些講稿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學價值觀,同時顯示出相當獨特的文本分析方法,是俄羅斯文學及納博科夫研究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
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精選集V) 目錄
《死魂靈》
《外套》 伊凡• 屠格涅夫
《父與子》 費奧多爾•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
《鼠洞回憶錄》
《白癡》
《群魔》
《卡拉馬佐夫兄弟》 列夫• 托爾斯泰
《安娜• 卡列寧》
《伊凡• 伊里奇之死》 安東• 契訶夫
《帶小狗的女人》
《在溝里》
《海鷗》筆記 馬克西姆• 高爾基
《在木筏上》 非利士人和非利士主義 翻譯的藝術 跋 附錄
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精選集V) 相關資料
納博科夫精通托爾斯泰、果戈理和契訶夫,認為他們是19世紀俄羅斯最棒的小說家。當然,他更精通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后者生于1899年。閱讀納博科夫對其他作家的批評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洛麗塔》《愛達或愛欲》《微暗的火》,等等。
——《時代》
納博科夫的想象力和風格令其講稿不囿于教學之樊籬而達致怡人的境地。
——《新共和》
我們時代最具原創性和創造力的作家。——《金融時報》
納博科夫的天賦不僅在于他能將一切主題都轉化成清晰的視覺意象,
他還有近乎放肆的幽默感,任何悲劇在他筆下都能荒誕畢現。——《觀察者》
鮮活的記憶縈繞其中,面對命運的惡意嘲諷,或游戲其間,或與之抗爭…納博科夫幽暗跌宕的故事之中閃爍著救贖的微光。
——《新聞日報》
他所使用的語言是一件神奇的工具,微妙至極,卻又充滿力量:
我們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作者,包括喬伊斯,能像他這樣,捕捉世界瞬息萬變的光影。
——《波士頓環球報》
天才之作……
遣詞造句,精雕細琢,奔瀉無隘,直抵始終如一的獨造意象,
于無形中將思維的邏輯演繹到了極致。
——《沃斯堡星報》
任何一個認為人、人的思想及缺陷極為重要的個體,
自能發現其中的意趣。
——《里士滿時訊報》
在塑造個人經歷并賦予其意義上,心靈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納博科夫對其刻畫之生動、探索之靈活有力,無人能出其右,
由此推及,對于理解和包容個人的經歷,亦無人能與他比肩。
——《華盛頓時報》
【讀者評論】:
1、俄羅斯文學猶如一個陰云密布之下的厚重海洋,尤其是納博科夫將這些無數偉大的俄羅斯作家匯聚在一起之后,這種感覺是更加的強烈。本書我正是從此角度入手。你會看到這其中原來各作家竟是一脈相承,有著如此共通之處,直到最后匯聚成一個偉大身影。想要快速了解俄羅斯文學,也正可以從本書入手。作為一名作家,納博科夫更是從專業水準的角度,分析了讀者所不能看到的、忽視的精華。
2、納博科夫不厭其煩地告誡讀者,文學和藝術,只不過是五光十色的多棱鏡,而很多人只把它看作平面鏡。他們認為,藝術反映生活,還真實無誤地反映生活。其實,這不是藝術的用途,也貶低了藝術的價值。所以要當一名優秀的讀者,你要運用你的脊椎去讀,反復閱讀,沉浸于作家所創造出來的獨特的世界。
3、《俄羅斯文學講稿》的可讀性不僅僅在于其內容的深度廣度,也在于作者的文字表達既生動且幽默,精彩的比喻常常信手拈來,畢竟納博科夫本人也是一位可與他的評論對象們平起平坐的大作家。
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精選集V)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爭議。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