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碳中和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55054
- 條形碼:9787511155054 ; 978-7-5111-550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中和之路 內容簡介
《碳中和之路》對碳中和的發展、內涵、機理、意義等各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對以往研究中較為模糊甚至是錯誤的概念進行精確定義,形成對碳中和及相關概念的系統性的完整綜述。同時對中國碳中和的實際操作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和分析,對中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以及相關政策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對中國碳中和行動的各方面的優勢和困難進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礎上分別在政府、企業以及個人層面針對如何實現碳中和目標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該書不僅包含了對能源和技術方面的分析,還將碳金融等投資工具納入碳中和實現路徑的研究,創新性地將國際新流行的ESG投資理念融入碳中和的體系。目前,國外資本市場已將氣候變化廣泛納入ESG投資范疇,中國企業也正在積極踐行ESG投資,讓ESG理念成為未來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
《碳中和之路》可作為碳中和學習和研究的一個重要工具。
碳中和之路 目錄
1 碳中和的基本概念
1.1 碳中和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定義
1.1.1 碳排放和氣候變化
1.1.2 碳中和的定義和內涵
1.1.3 與碳中和相關的國際氣候談判
1.1.4 為什么要實現碳中和
1.2 影響碳中和的主要因素
1.2.1 能源結構、能源效率及產業結構
1.2.2 減排新技術因素
1.2.3 政策和市場因素
1.3 碳中和的重大意義
1.3.1 應對氣候變化
1.3.2 促進資源循環節約
1.3.3 推動經濟發展模式轉型
1.3.4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4 中國實現碳中和所面臨的挑戰
1.4.1 碳減排時間緊迫
1.4.2 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難度大
1.4.3 能源結構轉型挑戰多
2 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及實現路徑
2.1 碳排放影響因素及碳減排機理
2.1.1 碳排放影響因素
2.1.2 我國碳減排機理
2.2 碳中和的目標和原則
2.2.1 全球碳中和整體目標
2.2.2 中國碳中和目標
2.2.3 碳中和的基本原則
2.3 碳中和實現路徑
2.3.1 實現碳中和的基本路徑
2.3.2 行業實現碳中和路徑
2.3.3 個人參與碳中和路徑
2.4 碳中和重點方向
2.4.1 清潔能源的發展
2.4.2 傳統化石能源轉型
2.4.3 能源消費全面實現電能替代
2.4.4 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2.5 碳中和關鍵技術
2.5.1 清潔發電技術
2.5.2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2.5.3 負排放技術
2.5.4 先進輸電技術
2.5.5 大規模儲能技術
3 碳金融
3.1 碳金融的產生背景及相關理論
3.1.1 碳金融的產生背景
3.1.2 碳金融的相關概念
3.1.3 碳交易的理論基礎
3.2 主要碳金融產品
3.2.1 碳資產
3.2.2 碳金融產品
3.3 碳交易價格及影響因素分析
3.3.1 供給因素
3.3.2 需求因素
……
4 ESG與碳中和
5 個人如何參與碳中和
6 碳中和綜合效益和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致謝
1.1 碳中和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定義
1.1.1 碳排放和氣候變化
1.1.2 碳中和的定義和內涵
1.1.3 與碳中和相關的國際氣候談判
1.1.4 為什么要實現碳中和
1.2 影響碳中和的主要因素
1.2.1 能源結構、能源效率及產業結構
1.2.2 減排新技術因素
1.2.3 政策和市場因素
1.3 碳中和的重大意義
1.3.1 應對氣候變化
1.3.2 促進資源循環節約
1.3.3 推動經濟發展模式轉型
1.3.4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4 中國實現碳中和所面臨的挑戰
1.4.1 碳減排時間緊迫
1.4.2 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難度大
1.4.3 能源結構轉型挑戰多
2 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及實現路徑
2.1 碳排放影響因素及碳減排機理
2.1.1 碳排放影響因素
2.1.2 我國碳減排機理
2.2 碳中和的目標和原則
2.2.1 全球碳中和整體目標
2.2.2 中國碳中和目標
2.2.3 碳中和的基本原則
2.3 碳中和實現路徑
2.3.1 實現碳中和的基本路徑
2.3.2 行業實現碳中和路徑
2.3.3 個人參與碳中和路徑
2.4 碳中和重點方向
2.4.1 清潔能源的發展
2.4.2 傳統化石能源轉型
2.4.3 能源消費全面實現電能替代
2.4.4 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2.5 碳中和關鍵技術
2.5.1 清潔發電技術
2.5.2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2.5.3 負排放技術
2.5.4 先進輸電技術
2.5.5 大規模儲能技術
3 碳金融
3.1 碳金融的產生背景及相關理論
3.1.1 碳金融的產生背景
3.1.2 碳金融的相關概念
3.1.3 碳交易的理論基礎
3.2 主要碳金融產品
3.2.1 碳資產
3.2.2 碳金融產品
3.3 碳交易價格及影響因素分析
3.3.1 供給因素
3.3.2 需求因素
……
4 ESG與碳中和
5 個人如何參與碳中和
6 碳中和綜合效益和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致謝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