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學研究(第16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7672
- 條形碼:9787208187672 ; 978-7-208-1876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學研究(第16卷) 內容簡介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產生和發展必然引發社會生產力的新一輪變革,進而導致生產關系發生重大改變。因此,刑法理論上有必要對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涉及的各種犯罪類型,以及可能對傳統刑法理論造成的沖擊作出深度考量和前瞻性思考。本書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刑事責任認定,侵犯知識產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以及數據被遺忘權等問題予以深入考察與分析,以期能夠助益廣大學者對于人工智能時代刑法規制的理解與適用。本書分為“博士論壇”“專題筆談”“理論前沿”“熱點透視”四個部分。
刑法學研究(第16卷) 目錄
前言
博士論壇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責任認定與刑事規制研究 李金珂
法域協調視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物涉知識產權問題芻議
——以ChatGPT為例 劉繼琨 專題筆談
生成式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認定邏輯 金以豪
ChatGPT與爬蟲程序協同運作的刑事風險及應對研究 熊浩宇
預防目的導向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犯罪中過失犯的刑事規制 張銳 理論前沿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的適用困境及出路 譚智欣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保護法益的再思考——以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術應用為背景 季政齊
強人工智能刑事責任主體地位之證成——以ChatGPT為視角 李嘉欣
后人工智能時代的刑法理論變革與刑事立法建構 李素美 熱點透視
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犯罪中刑事責任的認定——以侵犯知識
產權類犯罪為視角 楊子安
生成式人工智能涉知識產權犯罪研究 上官子燕
數據被遺忘權的刑法保護:以ChatGPT為例 葉芳汝
法域協調視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物涉知識產權問題芻議
——以ChatGPT為例 劉繼琨 專題筆談
生成式人工智能刑事責任的認定邏輯 金以豪
ChatGPT與爬蟲程序協同運作的刑事風險及應對研究 熊浩宇
預防目的導向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犯罪中過失犯的刑事規制 張銳 理論前沿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的適用困境及出路 譚智欣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保護法益的再思考——以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術應用為背景 季政齊
強人工智能刑事責任主體地位之證成——以ChatGPT為視角 李嘉欣
后人工智能時代的刑法理論變革與刑事立法建構 李素美 熱點透視
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犯罪中刑事責任的認定——以侵犯知識
產權類犯罪為視角 楊子安
生成式人工智能涉知識產權犯罪研究 上官子燕
數據被遺忘權的刑法保護:以ChatGPT為例 葉芳汝
展開全部
刑法學研究(第16卷) 作者簡介
劉憲權,華東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荷蘭伊拉斯謨大學法學博士。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研究院院長,上海市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兼任上海市委、市紀委監察委、市委政法委、市教衛工作黨委等法律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9年10月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