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歷史文獻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89097
- 條形碼:9787303289097 ; 978-7-303-28909-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文獻學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中、下3篇。上編闡述了歷史文獻學的意義, 與傳統文化、時代及歷史學的相互關系。中編分先秦、秦漢、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新中國6個階段,論述歷史文獻學的歷史發展。下編分科論述了目錄、版本、 校勘、辨偽、輯軼、傳注及史源、文獻編纂、藏書等等。本書簡明如要,重點突出,適合大學歷史教學的需要。本書為在白壽彝先生指導下編寫,材料豐富,努力吸納現有學術研究成果,反映文獻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材料、主要問題和近期新研究成就,注重指導學生洞悉和掌握文獻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切合大學教學使用。
中國歷史文獻學 目錄
第二章歷史文獻的著錄16 一、六分法的創始與四分法的確立16 二、著名私人藏書目評析26 三、古文獻著錄的集大成者——《四庫全書總目》36
第三章歷史文獻的版本41 一、版本研究與我國的版刻源流41 二、鑒定版本的諸要素43 三、關于善本和偽本68
第四章歷史文獻的校勘70 一、什么是校勘71 二、歷史文獻為什么要進行校勘76 三、校勘源流及校勘的基本方法81
第五章歷史文獻的注釋106 一、注釋的萌芽及其種類106 二、注釋的主要形式之一——傳108 三、注釋的主要形式之二——章句111 四、注釋的主要形式之三——注112 五、注釋形式的發展——集解119 六、說注的注——疏與正義123 七、說“箋”127 八、子注與自注129
第六章歷史文獻的辨偽132 一、文獻的造偽與辨偽的萌芽132 二、唐宋時期文獻辨偽的進一步發展134 三、《四部正訛》與胡應麟的辨偽成就139 四、清代文獻辨偽說略149
第七章歷史文獻的輯佚153 一、典籍散亡的原因153 二、輯佚的產生與發展157 三、輯佚的淵藪160 四、重要的輯佚書及輯佚之失170
第八章類書、總集及叢書182 一、類書的出現及其發展182 二、總集的編纂189 三、叢書的界定及其編制196
第九章歷史文獻學的新熱點及其他203 一、司馬遷古文今譯的啟示204 二、近現代學者古文今譯的比較207 三、古文今譯的誤區213 四、附說電腦排版217
附錄歷史文獻學主要參考書目敘錄219
中國歷史文獻學 作者簡介
曾貽芬,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為白壽彝先生的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文獻學、古籍整理的教學科研工作。著有《通典食貨典校箋》、《隋書經籍志校注》等,與崔文印合著《中國歷史文獻學史述要》、《籍海零拾》、《古籍校勘說略》等。點校整理《安祿山事跡》、《開元天寶遺事》、《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等。
崔文印,中華書局編審。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分配在中華書局工作。著《大金國志校證》、《靖康稗史箋證》等。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