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10990
- 條形碼:9787576410990 ; 978-7-5764-109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基礎研究兩部分,內容包括:司法證明的數字化轉型;證據標準的具象維度與實踐糾偏;有罪判決證明標準的具象維度與數字化構建;事實認定的主要障礙與破解思路——基于“未知空間”理論的探索;刑事證據標準與證明標準之異同;“發生優勢”:一種新證明力觀——狹義證明力的概率認知與評價進路;概率推理:實現“審判智能決策”的結構化進路。
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研究 目錄
上篇 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
**章 司法證明的數字化轉型
一、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與實踐
二、大數據技術在證據分析環節的應用探索
三、大數據技術在證據評價中的功能分析
四、結語
第二章 證據標準的具象維度與實踐糾偏——兼論類案證據標準的數字化統一
一、問題的提出
二、證據標準適用實踐考察
三、證據標準的具象維度
四、實踐糾偏:從事實判斷標準回歸案件準入門檻
五、數字化統一證據標準的原理及潛在風險
第三章 有罪判決證明標準的具象維度與數字化構建
一、引言:具象證明標準及其數字化建構必要性
二、有罪判決證明標準的理論爭議與現狀考察
三、認識論下有罪判決證明標準的功能與研究局限
四、有罪判決證明標準的量化進路及其困境分析
五、證明科學視角下有罪判決證明標準重釋
六、第三層次有罪判決證明標準的數字化構建
七、結論
下篇 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基礎研究
第四章 事實認定的主要障礙與破解思路——基于“未知空間”理論的探索
一、事實認定的主要障礙:“未知空間”
二、“未知空間”及其特性探究
三、“未知空間”的產生過程與成因分析
四、破解“未知空間”的基本思路
五、結語:正視事實的“未知空間”
第五章 刑事證據標準與證明標準之異同
一、問題的提出
二、歷史考察:從混同到表象分野
三、實質關系辨析:同與不同
四、統一證明標準抑或統一證據標準
五、結論
第六章 “發生優勢”:一種新證明力卿——狹義證明力的概率認知與評價進路
一、證明力評價的困境與出路
二、比較法視野中的證明力觀念
三、證明力的具象面孔與全新評價思維
四、證明力概率評價進路的潛在危險及應對
五、結語:邁向證明力科學評價主義
第七章 概率推理:實現“審判智能決策”的結構化進路
一、問題的提出
二、“審判智能決策”的發展困境與破解思路
三、概率推理何以能夠實現“審判智能決策”
四、概率推理誤區澄明與問題檢視
五、結語
關鍵詞索引
致謝
展開全部
司法證明數字化轉型研究 作者簡介
熊曉彪,法學博士,中山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廣東省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公派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證據法學、訴訟法學、人工智能法律推理。在《法學研究》《中外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中國刑事法雜志》等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刑事證據理論體系研究”,主持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年度開放課題、廣東省法學會課題等。榮獲“第五屆陳光中訴訟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首屆全國高校證據科學博士生博士后論壇”一等獎、“首屆數字正義論壇”一等獎、“第二屆證據法學論壇”一等獎、“首屆全國刑事證據祛學專業論壇”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和榮譽。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