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現代國家成長的法理要素與法律體系的中國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67108
- 條形碼:9787309167108 ; 978-7-309-1671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國家成長的法理要素與法律體系的中國觀 內容簡介
面對秩序供給與有效治理的訴求,西方社會和中國社會都必須解決現代國家成長的法理要素構建與現代法律體系發展的問題:現代國家建構的正當性與國家治理的現代性如何在法理上表現?如何通過完善法律體系增強社會成員對現代立憲國家的認同和對規則之治的接受程度?本書以法理要素和法律體系這兩個核心概念為切人點,深人地總結、分析和把握現代國家的法理要素在當代中國社會成長中的歷史經驗、模式選擇和發展方向,意在揭示符合現代國家成長方向的當代中國秩序體系的形成、發展與革新背后的法理邏輯,確立一種不同于自由主義國家觀的現代國家的初始定義,重構現代國家的法理基礎。
現代國家成長的法理要素與法律體系的中國觀 目錄
引論 從法理把握現代中國
一、現代 生成的法理要素
二、中國現代 建構的法理依據
三、中國現代 成長的法理邏輯
**章 何謂現代 ?
**節 革命后現代 的定義與重構
一、現代 初始定義的展開:光榮革命后英國范式
二、現代 初始定義的重構:進步時代后美國范式
第二節 自由主義 觀及其當代轉型
一、自由主義 觀的緣起
二、自由主義 觀的當代轉型
三、自由主義 觀的悖論
第二章 革命后中國社會如何走向現代 ?
**節 革命的法理邏輯與現代 的憲法建構
一、革命的法理邏輯:如何面對法的現代性?
二、現代 的憲法建構:如何安頓革命?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 觀與建國的法理
一、馬克思主義 觀:如何走出自由主義 觀?
二、建國的法理:如何擺脫現代性的教條?
第三章 有效的現代 何以法理重構與法律表達?
節 有效的現代 的法理重構
一、法的現代性是手段還是目的?
二、法的現代性如何重構有效的現代 的法理要素?
第二節 有效的現代 的法律表達
一、構建有效的現代 的法律體系
二、回應邁向有生命力的現代 的法理訴求
第四章 法理如何回應邁向有生命力的現代 的法治轉型?
節 建設的新目標與法治體系的新訴求
一、社會發展的新矛盾與 建設的新目標:法理邏輯何在?
二、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制度訴求如何?
第二節 尋找有生命力的現代 的法理基礎
一、從有效的現代 邁向有生命力的現代 :法理依據何在?
二、從法治體系的中國意義看 治理的中國觀:如何 現代性?
第五章 重塑現代 成長的法理要素與法律體系的中國觀
節 治理體系現代化重塑現代 成長的法理要素
一、如何包容多樣化的社會結構?
二、如何應對 化的沖擊?
三、如何推進現代性的 建構?
第二節 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觀詮釋法律體系的中國觀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觀:處理好三個結構性關系
二、法律體系的中國觀:認真對待三個規律性條件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現代國家成長的法理要素與法律體系的中國觀 作者簡介
潘偉杰,男,1971年12月生,浙江桐廬人。1999年1月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政治學理論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3月起任教于復旦大學法學院,現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教授。個人代表性學術作品有:《現代政治的憲法基礎》《憲法的理念與制度》《制度、制度變遷與政府規制研究》《法治與現代國家的成長》《當代中國立法制度研究》《革命后現代國家法律體系構建研究》。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