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黃宗智對話周黎安 實踐社會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64642
- 條形碼:9787559864642 ; 978-7-5598-6464-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宗智對話周黎安 實踐社會科學 本書特色
本書賣點
1.“大學問·實踐社會科學系列”011號圖書,叢書主編“超級教授”黃宗智與著名學者周黎安合著。
2.本書基本囊括了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在研究中的重要經驗發現和理論概括,如黃宗智教授的“內卷化”“第三領域”“集權的簡約治理”“實用道德主義”、周黎安教授的“晉升錦標賽”“行政發包制”“‘官場 市場’模式”等等,兩位教授的這些標志性提法已經在中外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3.探尋扎根中國實際的社會科學研究。從西方舶來的理論體系與“中國經驗”之間存在著巨大脫節,黃宗智教授大力提倡的“實踐社會科學”研究進路,是近年來社會科學界尋求構建本土性學科理論體系的重要嘗試。該研究進路倡導從中國實際出發,從中國經驗提煉中國概念,用中國理論解釋中國道路,以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
4.貫穿歷史和現實,探討未來中國發展走向。如何處理中國問題研究與西方理論經驗的關系,進而正視中國自身的傳統和現代化的內在邏輯,這是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共同關心的問題。對于大家關注的“歷史中國與現代中國之間的連續與斷裂”“如何解釋中國經濟奇跡的發生”等問題,兩位教授在書中各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看法。
5.一部寫給有志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青年學者的書,干貨滿滿。大到如何確定研究主題、怎么看待理論,小到如何精準閱讀學術著作、怎么撰寫學術論文,等等,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在書中都有經驗分享。
編輯推薦本書賣點
1.“大學問·實踐社會科學系列”011號圖書,叢書主編“超級教授”黃宗智與著名學者周黎安合著。
2.本書基本囊括了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在研究中的重要經驗發現和理論概括,如黃宗智教授的“內卷化”“第三領域”“集權的簡約治理”“實用道德主義”、周黎安教授的“晉升錦標賽”“行政發包制”“‘官場 市場’模式”等等,兩位教授的這些標志性提法已經在中外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3.探尋扎根中國實際的社會科學研究。從西方舶來的理論體系與“中國經驗”之間存在著巨大脫節,黃宗智教授大力提倡的“實踐社會科學”研究進路,是近年來社會科學界尋求構建本土性學科理論體系的重要嘗試。該研究進路倡導從中國實際出發,從中國經驗提煉中國概念,用中國理論解釋中國道路,以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
4.貫穿歷史和現實,探討未來中國發展走向。如何處理中國問題研究與西方理論經驗的關系,進而正視中國自身的傳統和現代化的內在邏輯,這是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共同關心的問題。對于大家關注的“歷史中國與現代中國之間的連續與斷裂”“如何解釋中國經濟奇跡的發生”等問題,兩位教授在書中各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看法。
5.一部寫給有志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青年學者的書,干貨滿滿。大到如何確定研究主題、怎么看待理論,小到如何精準閱讀學術著作、怎么撰寫學術論文,等等,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在書中都有經驗分享。
編輯推薦
本書收錄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的代表作15篇,議題涉及國家治理、國家轉型等。如何處理中國問題研究與西方理論經驗的關系,進而正視中國自身的傳統和現代化的內在邏輯,這是兩位教授共同關心的問題。對于大家關心的“歷史中國與現代中國之間的連續與斷裂”“如何解釋中國經濟奇跡的發生”等問題,兩位教授在書中各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獨到的看法。如黃宗智教授以“內卷化”來解釋中國長期以來“沒有發展的增長”,以“去內卷化”解釋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的發展。周黎安教授則以“官場 市場”模式來解釋中國經濟奇跡的發生。兩位教授的諸多經驗發現和原創性概念,已經在中外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相信閱讀此書,必能幫助讀者加深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理解。
黃宗智對話周黎安 實踐社會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有關中國研究的代表作15篇,囊括了兩位很好學者的重要經驗發現和理論概括,如黃宗智教授的“內卷化”“第三領域”“集權的簡約治理”“實用道德主義”、周黎安教授的“晉升錦標賽”“行政發包制”“‘官場+市場’模式”等等。在本書中,黃宗智、周黎安兩位教授各自圍繞國家治理、國家能力等議題,在西方理論的“話語叢林”中穿梭往來,既與之對話,又面向實際,試圖還中國一個本來的面目。他們的對話并非一問一答,也不是直接對應,而是在各自獨立的探索中遙相呼應、相映成趣,書中也不乏爭論碰撞。兩位教授還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對有志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青年學者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黃宗智對話周黎安 實踐社會科學 目錄
黃宗智對話周黎安 實踐社會科學 相關資料
我認為,我們應該把理論當作問題而不是答案來使用。學術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認識真實世界,而不是闡明某一現有理論或意識形態。 ——黃宗智(UCLA歷史系教授) 研究中國問題是不能從童話世界出發的,也就是不能從理論的理想狀態出發。我給自己的定位是觀潮者,所以我更愿意處在中間。 ——周黎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作為一個學者最成功的是,當提到某個學者時,你會想到某個理論;或者當提到某個理論時,你會想到某個學者。我認為周黎安教授在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聶輝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通過研讀黃宗智的著述并結合自己的研究體會,我認為,一個認知中國的好理論一定能夠穿透歷史與現實,連接理論與經驗,超越左與右,融合東西方。我們的學術探索一定是基于實踐的認知,基于實證和經驗的探索,在與西方理論對話的同時,特別需要甄別西方理論所隱含的假定條件,尤其是那些與西方獨特經驗“綁定”的隱含假設,警覺這些理論所蘊含的價值指向和規范設定。作為更高的目標,我們應該尋求能夠結合東西方經驗的更為一般化的理論建構。 ——周黎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最近十年,中國社會科學領域出現了明顯的本土化和歷史化轉向。由于來自西方的理論體系與“中國經驗”之間存在著巨大脫節,當代中國實踐在學術上沒有得到充分的概括與總結,于是從歷史中尋找“本土性”,成為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共通路徑。歷史社會學在近年的急遽升溫以及“社會學本土化”問題的熱烈探討,成為這一本土化轉向最顯明的表征之一。黃宗智的研究是近年來社會科學界尋求構建本土性學科理論體系的代表性嘗試。同時也顯示出,從中國經驗提煉中國概念,用中國理論解釋中國道路,以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已經成為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界的共識和自覺。 ——《文史哲》雜志與《中華讀書報》2022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結果
黃宗智對話周黎安 實踐社會科學 作者簡介
黃宗智,普林斯頓大學學士,華盛頓大學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UCLA歷史系,1991年晉升“超級教授”,2004年榮休。主要著作有《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長江三角洲的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獲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等。 周黎安,北京大學學士、碩士,斯坦福大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教育bu“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國內外頂級經濟學和管理學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員激勵與治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