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武器裝備系統概論(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64942
- 條形碼:9787030764942 ; 978-7-03-076494-2
- 裝幀:鎖線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器裝備系統概論(第二版) 內容簡介
《武器裝備系統概論》依據力量投射(送)的觀點將現代武器裝備系統劃分為彈藥、武器、平臺和體系四個層次,包括彈藥,槍炮,導彈,信息作戰武器,陸上、海上、空中和空間作戰平臺,無人作戰系統,指揮信息系統,體系對抗數學模型,武器裝備體系運用與案例等內容,系統地講述武器裝備系統的基本概念、關鍵科技原理、典型裝備體系和作戰運用,共十四章。每章配有思考題和參考文獻,便于教學使用。
武器裝備系統概論(第二版) 目錄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武器的產生 1
1.2 武器裝備的概念與分類 2
1.2.1 武器裝備的概念 2
1.2.2 武器裝備的分類 4
1.3 武器裝備的發展 7
1.3.1 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 7
1.3.2 現代科學技術與武器裝備的發展 10
1.3.3 武器裝備的發展趨勢 14
1.4 作戰能力構成與生成途徑 17
1.4.1 作戰能力構成 17
1.4.2 作戰能力生成途徑 20
1.5 全書總體框架 22
思考題 24
參考文獻 25
第2章 槍械與火炮 26
2.1 槍械與火炮概述 26
2.1.1 槍械與火炮的發展 26
2.1.2 槍械與火炮的分類 27
2.1.3 槍械與火炮的基本組成 28
2.1.4 槍械與火炮自動機及工作循環 31
2.2 槍械與火炮彈道學基本原理 31
2.2.1 內膛構造原理 31
2.2.2 槍炮彈膛內運動過程及其規律 34
2.2.3 彈丸空中飛行的一般運動規律 36
2.3 槍械基本構造原理 38
2.3.1 槍械常用自動方式與槍膛開閉鎖 38
2.3.2 供彈與退殼 42
2.3.3 擊發、發射與保險 44
2.3.4 其他機構與裝置 46
2.4 火炮基本構造原理 46
2.4.1 炮身結構原理 46
2.4.2 反后坐裝置原理 50
2.4.3 火炮架體工作原理 51
2.5 槍械與火炮典型裝備 53
2.5.1 槍械典型裝備 53
2.5.2 火炮典型裝備 57
2.6 槍械與火炮的作戰運用 64
2.6.1 槍械的作戰運用 64
2.6.2 火炮的作戰運用 66
思考題 68
參考文獻 69
第3章 導彈 70
3.1 概述 70
3.1.1 導彈的概念及分類 70
3.1.2 導彈武器的發展 71
3.1.3 導彈武器的作戰性能指標 73
3.2 導彈主要技術原理 74
3.2.1 導彈的結構原理 74
3.2.2 導彈的推進原理 80
3.2.3 導彈的控制原理 90
3.2.4 導彈的飛行原理 101
3.2.5 導彈的攔截與突防原理 109
3.3 典型裝備與系統 111
3.3.1 彈道式導彈 111
3.3.2 飛航式導彈 113
3.3.3 尋的式導彈 114
3.4 作戰運用 117
3.4.1 彈道導彈作戰運用 117
3.4.2 巡航導彈作戰運用 120
3.4.3 防空導彈作戰運用 121
思考題 124
參考文獻 124
第4章 武器彈藥 126
4.1 武器彈藥概述 126
4.1.1 武器彈藥的基本分類 126
4.1.2 武器彈藥的發展歷程 126
4.2 常規彈藥 128
4.2.1 常規彈藥的基本概念 128
4.2.2 常規彈藥的毀傷原理 130
4.2.3 常規彈藥系統與典型裝備 140
4.2.4 典型常規彈藥作戰運用 150
4.3 核武器 153
4.3.1 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153
4.3.2 核武器的毀傷原理 154
4.3.3 核武器結構 158
4.3.4 核武器作戰運用與防護 161
4.4 生化武器 166
4.4.1 生化武器的基本概念 166
4.4.2 生化武器的毀傷原理 167
4.4.3 生化武器結構 171
4.4.4 生化武器作戰運用與防護 173
思考題 174
參考文獻 175
第5章 信息對抗武器裝備 176
5.1 信息對抗武器裝備概述 176
5.1.1 信息對抗武器的概念及分類 176
5.1.2 信息作戰武器發展 178
5.2 電子對抗裝備 180
5.2.1 電子對抗關鍵技術原理 180
5.2.2 電子對抗典型裝備 190
5.2.3 電子對抗裝備的作戰運用 201
5.3 網絡武器 207
5.3.1 網絡攻擊原理 207
5.3.2 網絡進攻武器 211
5.3.3 網絡武器的作戰運用 212
思考題 213
參考文獻 214
第6章 陸上作戰平臺 215
6.1 陸上作戰平臺概述 215
6.1.1 陸上作戰平臺發展概況 215
6.1.2 陸上作戰平臺的組成與分類 216
6.2 陸上作戰平臺技術原理 218
6.2.1 發動機 218
6.2.2 輪式車輛底盤 221
6.2.3 履帶式車輛底盤 231
6.2.4 車輛防護系統 238
6.2.5 武器系統 242
6.2.6 電氣與信息系統 248
6.3 典型陸上作戰平臺 249
6.3.1 軍用車輛 250
6.3.2 坦克 253
6.3.3 裝甲車輛 259
6.4 陸上作戰平臺運用 264
6.4.1 陸上作戰平臺運用的一般原則 265
6.4.2 裝甲裝備的使用原則 266
6.4.3 陸軍突擊部隊裝備作戰運用特點 267
6.4.4 陸軍突擊部隊作戰案例——伊拉克戰爭–法奧戰役 268
思考題 269
參考文獻 270
第7章 海上作戰平臺 271
7.1 概述 271
7.1.1 海上作戰平臺的發展簡史 271
7.1.2 海上作戰平臺的類型 275
7.1.3 海上作戰的主要作戰樣式 278
7.2 海上作戰平臺的原理與關鍵技術 280
7.2.1 水面船體運動原理 280
7.2.2 水聲探測原理 288
7.2.3 航海導航原理 291
7.2.4 魚雷 294
7.2.5 水雷 296
7.2.6 航母艦載機工作原理 297
7.3 典型海上作戰平臺 304
7.3.1 驅護艦系統 304
7.3.2 潛艇系統 308
7.3.3 航空母艦系統 312
7.3.4 海上作戰平臺發展趨勢 318
7.4 海上作戰平臺作戰運用 319
7.4.1 反艦作戰及裝備運用 319
7.4.2 反潛作戰及裝備運用 321
7.4.3 防空作戰及裝備運用 324
7.4.4 對岸作戰及裝備運用 325
思考題 326
參考文獻 326
第8章 空中作戰平臺 328
8.1 概述 328
8.1.1 空中作戰平臺 328
8.1.2 軍用飛機發展概況 331
8.1.3 軍用飛機基本組成與分類 335
8.1.4 空中作戰樣式 338
8.2 空中作戰平臺的主要技術原理 339
8.2.1 飛機飛行原理 339
8.2.2 推進系統原理 369
8.2.3 操縱系統原理 378
8.2.4 火控系統原理 381
8.2.5 直升機飛行原理 383
8.3 典型空中作戰平臺 388
8.3.1 殲擊機 388
8.3.2 強(攻)擊機 389
8.3.3 轟炸機 390
8.3.4 預警機 392
8.3.5 直升機 393
8.4 空中作戰平臺運用 395
8.4.1 空對面攻擊 395
8.4.2 空戰 397
8.4.3 航空偵察 401
8.4.4 空降 402
思考題 405
參考文獻 406
第9章 空間作戰平臺 407
9.1 概述 407
9.1.1 發展概況 407
9.1.2 基本組成 409
9.1.3 分類及功能特點 412
9.2 技術原理 414
9.2.1 軌道原理 414
9.2.2 發射入軌 419
9.2.3 軌道機動 425
9.2.4 再入返回 426
9.3 典型裝備 430
9.3.1 偵察衛星 431
9.3.2 導航衛星 432
9.3.3 通信衛星 434
9.3.4 氣象衛星 435
9.4 作戰運用 436
9.4.1 聯合作戰信息支援 437
9.4.2 空間攻防對抗 443
思考題 452
參考文獻 453
第10章 無人作戰系統 454
10.1 概述 454
10.1.1 發展簡史 454
10.1.2 無人作戰系統的基本概念 460
10.1.3 無人作戰系統的分類 461
10.1.4 無人作戰系統的特點 463
10.2 關鍵技術原理 466
10.2.1 無人作戰系統的系統結構 466
10.2.2 無人作戰系統的自主控制分級 467
10.2.3 自主運動控制 469
10.2.4 指揮控制 473
10.2.5 無人集群系統 475
10.3 典型無人作戰系統 480
10.3.1 空中無人作戰系統 480
10.3.2 水中無人作戰系統 486
10.3.3 地面無人作戰系統 489
10.4 典型作戰運用與案例 493
10.4.1 電子偵察的得力干將 494
10.4.2 察打一體化的無人作戰 495
10.4.3 初試身手的戰斗機器人 496
10.4.4 有人–無人協同正在成為現實 497
10.4.5 進攻型無人蜂群呼之欲出 498
思考題 500
參考文獻 500
第11章 指揮信息系統 501
11.1 概述 501
11.1.1 指揮控制面臨的挑戰 501
11.1.2 指揮信息系統發展歷程 502
11.1.3 指揮信息系統功能與組成 505
11.1.4 指揮信息系統的分類 508
11.1.5 指揮信息系統的特點 509
11.2 指揮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 510
11.2.1 信息及熵不增原理 510
11.2.2 指揮控制過程 511
11.2.3 OODA 與武器系統 516
11.2.4 指揮信息系統的集成 519
11.3 典型指揮信息系統 523
11.3.1 炮兵指揮信息系統 523
11.3.2 預警機系統 525
11.3.3 美軍“宙斯盾”系統 530
11.3.4 美軍先進作戰管理系統 533
11.4 指揮信息系統作戰運用 536
11.4.1 指揮信息系統保障作戰指揮全過程 536
11.4.2 指揮信息系統為作戰單元提供統一態勢 537
11.4.3 指揮信息系統提升作戰單元的作戰效能 538
思考題 543
參考文獻 543
第12章 武器裝備體系對抗及其效能評估 544
12.1 基本概念與方法 54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