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蘭妮經典作品套裝全2冊 內容簡介
《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是國內抑郁癥文學開山之作,初版于2008年,記錄了作者李蘭妮身患抑郁癥之后艱難自救的漫長之旅。 本書共82個篇章,每個篇章由四部分組成:“認知日記”部分告訴讀者進行自我療救的方法;“隨筆”部分上溯本人家族淵源、追憶往事,意在探究自己形成抑郁疾患的多方面原因;“鏈接”部分主要是作者隨附的早期散文作品,以及知識界對抑郁癥的經典認知;“補白”部分則將前三者串連成珠。四部分渾然一體,通過多重維度,透過醫案、用藥指南、藥物反應、童年創傷、家族追憶、反思、大量的夢境記錄,全面呈現了一位抑郁癥患者的全方位遭遇,觸及了當代文學目前罕有人抵達的生存秘境,展示了深入骨髓、令人感佩的心靈叩問。 誠如作者所言:“它是劫后余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是一本病歷,一本民間紀實資料。在某種程度上是代言書,它想為那些精神疾患說幾句心里話。” 本書出版以來,被眾多抑郁癥患者珍視為救命之作,被醫學界視為教案,被文學評論界譽為曠世奇書……本次為經典作品全新再版。 ★ 一部聚焦抑郁癥、漫游于精神世界的曠世奇書 ★ 一份坦誠的病案實錄,刻印自我療傷的心靈光盤 ★ 一服為自己配伍的藥劑 ★ 用經驗、審美、知識、心血、信念和意志構筑的時代隱喻 ★ 書中關于社會與宗教、醫學與文學、精神分析與女性秘史的別樣敘述熔鑄了豐富的生命和社會信息 《野地靈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作者住院治療的過程以及對于精神病院內部的微觀察,描繪了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作者身處其中,痛并感受著這個沉默而邊緣的群體的憂歡苦樂,揭開的是籠罩其上的誤讀與偏見,還原具體鮮活的人的樣貌。作者記錄了精神病院內的“傷心人”;借以燭照的,則是整個社會人心。 源于自救與救人的強烈意愿,李蘭妮抱病閱讀、參考了中西方大量相關書籍,梳理出精神疾病發生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會原因,書中回顧了中國建立精神病院的百年歷史,提示種種有關精神疾病治療的曲折路徑及發展理念。在這片文學很難觸及的領域,本書以獨特的表現力與強烈的人文關懷具備了超越文學的社會價值。 既是患者又是作家,走出精神病院的李蘭妮說:身處孤獨絕望的人啊,你要相信,野地里,一定會有一束愛的靈光為你而來,陪你走出無人曠野。
李蘭妮經典作品套裝全2冊 目錄
李蘭妮經典作品套裝全2冊 作者簡介
李蘭妮,2006-2021年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2011年至今任深圳市作家協會主席。現為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14歲做靜脈血管瘤手術。17歲患內分泌紊亂、胃下垂,住院半年。198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同年獲廣東省新人新作獎。1983年任深圳報社編輯。1985年任深圳文藝創作室專業作家。1985-1987年入讀魯迅文學院。1986年夏連續噩夢,初次看精神科。1987-1989年入讀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1988年12月做右甲狀腺癌全切除手術。1989年獲第二屆“莊重文文學獎”。1997年創作影視作品《傍海人家》,獲中國電視“飛天獎”。1998年癌轉移,再次手術。1999年創作影視作品《澳門的故事》,獲中國電視“飛天獎”及中宣部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2000年2月做淋巴轉移癌清掃手術,化療5個月。2003年春節后確診為抑郁癥,4月抑郁癥狀爆發。自此開始服用抗抑郁藥物。2005至2008年寫作并出版《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后陷入重度抑郁。《曠野無人》2009年入選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文學名著系列,2016年法國巴黎友豐出版社出版法文版并發行,2019年英國ACA(查爾斯出版公司)出版英文版并發行。2011至2013年寫作并出版《我因思愛成病——狗醫生周樂樂和病人李蘭妮》,再度陷入重度抑郁。2015年進入廣州惠愛醫院住院,經歷電休克療法。2016年進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住院。2019年至2021年寫作并出版《野地靈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野地靈光》入選2021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收獲》文學榜年度長篇非虛構榜榜單,2022年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提名。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