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22704
- 條形碼:9787300322704 ; 978-7-300-32270-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 本書特色
本卷的主題是重新認識和理解媒介,感知媒介的威力。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注重內容及其影響的研究范式受到挑戰,研究者開始關注媒介本身的意義及影響。 重新認識媒介——一是認識抽象的普通媒介,媒介是界面、內容和物質的三位一體;二是認識具體的媒介,如平臺、基礎設施、身體、導航媒介等。 透過媒介的視角,將媒介作為方法,我們可體會到世界萬象。 點面結合,一冊在手,既可概覽學科發展“面”上的現狀,又在“點”上知曉*新的研究進展。 權威而前沿,書中收錄的綜述、報告、學術文章均正式發表于本學科核心期刊或新銳出版物。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 內容簡介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自2006年出版以來,已形成品牌,受到新聞傳播專業師生和研究者的關注。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梳理的內容橫跨兩年,從學術層面、熱點話題研究層面對近兩年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做了概述。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部分為綜述與報告,包括2021和2022年中國的新聞學研究、中國的傳播學研究和全球新聞創新報告,主要針對這兩年新聞傳播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和歸納;第二部分為新聞研究的新場景與新面向,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新聞傳播領域的新動向進行了剖析;第三部分為傳播研究的新問題與新視角,著重從新技術對傳媒的影響角度重新解讀當下新聞傳播的新業態,研究內容富有現實意義和學術前瞻性。
本書對前沿領域的研究話題做了集中展示,其中論文的議題選擇、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們可以隨著作者的視角去觀察智能新聞生產、數字媒介時代的都市新聞業、新聞業數字化轉型中的編輯室,也可以重新認識媒介與歷史、重新發現和理解互聯網基礎設施、重新觀察中國互聯網技術和網絡社會的關系,探討數字平臺勞動者空間生產的能動性與局限性,了解中國新聞業視頻創新與行動策略。
本書的特色在于:點面結合,一冊在手,既可概覽學科發展“面”上的現狀,又可在“點”上知曉近期新的研究進展;權威而前沿,書中收錄的綜述、報告、學術文章均正式發表于本學科核心期刊或新銳出版物。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 目錄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 作者簡介
劉海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系主任,《國際新聞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研究所主任,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方向為傳播思想史、政治傳播、傳媒文化。著有《宣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重訪灰色地帶:傳播研究史的書寫與記憶》《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等。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