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李思田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56763
- 條形碼:9787562556763 ; 978-7-5625-56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思田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李思田教授畢生研究成果。上世紀70-80年代中期,李思田教授率先對我國中、新生代斷陷和大型拗陷盆地開展了整體分析和聚煤規律研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盆地分析與富煤帶預測理論。90年代面向國家油氣資源的戰略需求,聚焦于大型含油氣盆地動力學與油氣預測研究,提出了陸相盆地構造-層序模式、低位扇等重要概念和理論,揭示了環太平洋帶構造演化和深部過程與我國東部含油氣盆地的動力學關系,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本書包括3部分:中新生代盆地整體分析和富煤帶預測、陸相盆地層序地層學和隱蔽油氣勘探、大陸邊緣盆地動力學和海洋油氣勘探。
李思田文集 目錄
**章 從盆地分析到盆地動力學
論沉積盆地分析系統
論聚煤盆地分析的基本參數和流程
論沉積盆地分析領域的追蹤與創新
沉積盆地的動力學分析——盆地研究領域的主要趨向
大型陸相盆地層序地層學研究——以鄂爾多斯中生代盆地為例
論沉積盆地的等時地層格架和基本建造單元
層序地層分析與海平面變化研究——進展與爭論
盆地動力學與能源資源——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
用新思路和新技術開拓油氣資源新領域(序2)
沉積盆地動力學研究的進展、發展趨向與面臨的挑戰
中國沉積學若干領域的回顧與展望——慶祝《沉積學報》創刊二十周年
第二章 中新生代盆地整體分析和富煤帶預測
盆地分析與煤地質學研究
中國東北部晚中生代裂陷作用和東北亞斷陷盆地系
中國東北部晚中生代斷陷型煤盆地的沉積作用和構造演化
從第11屆國際沉積學大會和近期文獻看含煤巖系沉積學發展動向
霍林河煤盆地晚中生代沉積構造史和聚煤特征
大興安嶺以西地區能源礦產遠景和找煤的建議
阜新盆地晚中生代沙海組濁流沉積和相的空間關系
中國東北部晚中生代斷陷盆地模式在松遼深部煤成氣預測中的可能應用
沉積盆地分析中的沉積體系研究
沉積盆地演化的歷史分析和“系統工程”研究
含煤盆地層序地層分析的幾個基本問題
焦坪礦區南部封閉狀無煤區的特征及成因探討
江西豐城礦區障壁壩砂體內部構成及沉積模式
撫順煤田煤變質特征
大慶油田成藏條件及油氣系統研究
膠萊盆地東北緣中生界粗碎屑巖段的沉積層序及含金性
第三章 大型疊合盆地與能源資源勘探
活動論構造古地理與中國大型疊合盆地海相油氣聚集研究
王鴻禎先生陸內大地構造域的概念體系及其在大型疊合盆地研究中的應用
聯合古陸演化周期中超大型含煤及含油氣盆地的形成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的深部結構及對盆地形成和演化的意義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演化階段的古構造格局與古地理演化
鄂爾多斯西南緣前陸盆地沉降和沉積過程模擬
塔中地區奧陶系白云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機理分析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卡拉沙依組旋回地層與層序地層綜合研究
鄂爾多斯盆地東北緣神木地區淺湖三角洲沉積作用及煤聚集
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及聚煤研究——以鄂爾多斯盆地神木地區延安組II單元為例
塔中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與油氣聚集帶
熱流體對深埋白云巖儲集性影響及其油氣勘探意義——塔里木盆地柯坪露頭區研究
柴達木盆地東部第四系局部構造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規律
Dynamic Processes of the Paleozoic Tarim Basi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第四章 大陸邊緣盆地動力學和海洋油氣勘探
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盆地幕式裂陷的動力過程及10Ma以來的構造事件
鶯歌海-瓊東南盆地的有機成熟作用及油氣生成模式
沉積盆地泥質巖石的水力破裂和幕式壓實作用
西太平洋邊緣海盆地的擴張過程和動力學背景
鶯歌海盆地超壓體系的成因及與油氣的關系
東海陸架盆地第三系層序地層格架與海平面變化
油氣儲集層地質學研究體系
Evidence for Episodic Expulsion of Hot Fluids Along Faults Near Diapiric Structures of the Yinggehai Basin,South China Sea
Geology,Compositional Heterogeneities, and Geochemical Origin of theYacheng Gas Field, Qiongdongnan Basin, South China Sea
Two Petroleum Systems Charge the YA13-1 Gas Field in Yinggehai and Qiongdongnan Basins, South China Sea
Lateral Migration Pathways of Petroleum in the Zhu I Subbasi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第五章 陸相盆地層序地層學和隱蔽油氣勘探
斷陷湖盆隱蔽油藏預測及勘探的關鍵技術——高精度地震探測基礎上的層序地層學研究
大型油氣系統形成的盆地動力學背景
陸相盆地層序地層研究特點
斷陷湖盆層序地層研究和計算機模擬——以二連盆地烏里雅斯太斷陷為例
間斷面缺失時間的計算問題——以貴州紫云上二疊統臺地邊緣礁剖面為例
伊通地塹的沉積充填序列及其對轉換-伸展過程的響應
松遼盆地深層孔隙流體壓力預測
扇三角洲相與副層序關系的探討
有機質成烴動力學模型研究綜述
南陽凹陷隱蔽油氣藏的分類及勘探思路
層序地層地球化學及其在油氣勘探中的作用
錦州25-1S大型混合花崗巖潛山油藏發現的啟示
陸相盆地露頭儲層地質建模研究與概念體系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Importance of Syndepositional Structural Slopebreak for Architecture of Paleogene Syn-rift Lacustrine Strata, Bohai Bay Basin, E. China
Upper Triassic Jurassic Foreland Sequences of The Ordos Basin in China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