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漢語詞匯通史·西周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035904
- 條形碼:9787550035904 ; 978-7-5500-3590-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詞匯通史·西周卷 本書特色
《漢語詞匯通史》首次利用《漢語大詞典》并糾正補充其不足,對漢語史全部 37 萬多個詞進行研究,研究到的詞匯量之多、之全,前所未有,使《漢語詞匯通史》提前出現數十年,同時抓住詞匯隨社會而變的社會性本質和朝代因社會巨變而更替的特點,把詞匯史大致按時代分為 15 個時期,突破了四分法時代過長的局限,更符合詞匯發展實際情況。該書是我國目前規模*大、內容*全面的一部詞匯通史,同時也是我國詞匯史研究的**部,歷史階段劃分方法和各卷的內容、框架是更是全國首創。
漢語詞匯通史·西周卷 內容簡介
《漢語詞匯通史·西周卷》是多卷本《漢語詞匯通史》中的分卷。《漢語詞匯通史》是我國**部多卷本漢語詞匯通史,主要根據漢語詞匯發展演變的內因、外因和事實,把自西周至民國的詞匯史分為15個共時系統,詳細描寫各個共時詞匯系統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新質要素的成長,舊質要素的傳承、消亡,建構較全面的漢語詞匯發展演變的通史系統,深度揭示漢語詞匯發展演變的規律。《漢語詞匯通史》站在發展的立場上,認為一個共時系統的詞匯,包括承古要素、新質要素、消亡要素,而新質要素是重點,新質要素中特征要素是重中之重,突出描寫各個時期的特征詞匯和特征詞匯場;漢語詞匯史上下3500年,涉及文獻13666種,關于詞匯共時系統怎樣描寫,歷時系統怎樣解釋,承古要素、新質要素和消亡要素及其類型和層次如何分析等理論問題、方法論問題,都進行了可貴的探索。
漢語詞匯通史·西周卷 目錄
凡 例
緒 論
**節 西周詞匯史研究的意義及現狀
第二節 西周詞匯史研究的語料
第三節 西周詞匯史研究的方法
**章 反映西周社會特征的標志性新詞語場
**節 反映政治特征的新詞語場
第二節 反映經濟特征的新詞語場
第三節 反映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特征的新詞語場
第二章 西周的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
**節 基本詞匯
第二節 一般詞匯
第三章 西周單音節新詞
**節 字和詞
第二節 西周單音節新詞的概況
第三節 單音節新詞的產生方式 第四章 西周新復音詞
**節 復音詞的判定標準
第二節 新復音單純詞
第三節 雙音節新合成詞(上)
第四節 雙音節新合成詞(下)
第五節 多音節新合成詞
第五章 西周新熟語
**節 新成語
第二節 新諺語
第六章 西周消亡詞
**節 西周消亡詞的義域
第二節 西周消亡詞的消亡原因
第七章 西周承古詞
**節 西周承古詞的界定與基本類型
第二節 西周承古詞的義域
第八章 西周詞義的發展
**節 西周新義位
第二節 西周消亡義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漢語詞匯通史·西周卷 作者簡介
主編:楊端志,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山東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科點學術帶頭人,山東省漢語言文字學強化重點建設學科學術帶頭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985工程“漢語與漢語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兼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通信評委,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通信評委,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委,山東省國外語言學會符號學學會會長,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學術委員等。出版專著《訓詁學》《文言文基礎知識》《漢語史論集》等20部(含合著),發表論文《周易古經韻考韻讀》《論詞義與詞的區別》《試論確定漢語詞的原則》《“誤讀”與新義》等70余篇。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漢語詞匯通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周易》語言學研究”等19項。曾獲省部級等各類獎項20余個,其中《訓詁學》獲多個獎項的一等獎。 著者:侯月明,1981年生,遼寧沈陽人,文學博士。2012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現就職于遼寧教育學院《現代教育管理》編輯部。近年來,主要圍繞漢語詞匯史、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等開展研究。先后主持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4項,其中重點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5篇,主編專著2部。曾榮獲遼寧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