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lián)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生命科學的進程:英漢對照:Ⅲ: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29292
- 條形碼:9787521329292 ; 978-7-5213-2929-2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科學的進程:英漢對照:Ⅲ:Ⅲ 本書特色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由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擔任總顧問,并由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路甬祥院士、《自然》雜志前任主編約翰·馬多克斯爵士(Sir John Maddox)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主編菲利普·坎貝爾爵士(Sir Philip Campbell)出任總主編。
《〈自然〉學科經典系列》是一套英漢對照版的科學主題叢書,包括化學、物理、生命科學、天文和地球科學五個學科分卷。叢書收錄并翻譯了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自1869年創(chuàng)刊以來發(fā)表過的各個學科領域代表意義的精華論文,再現(xiàn)了自然科學各個學科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程!其中《生命科學的進程》由北京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擔任中方主編。
生命科學的進程:英漢對照:Ⅲ:Ⅲ 內容簡介
《生命科學的進程III(英漢對照)》是《生命科學的進程》中的一冊,精選了《自然》雜志1971年至1977年期間發(fā)表的重要生命科學論文近百余篇。在這期間,奧爾特曼和史密斯的發(fā)現(xiàn)提示了RNA可能具有催化活性,巴爾的摩等發(fā)現(xiàn)RNA引物分子可以用于啟動從mRNA開始的基因生產,約翰森等發(fā)現(xiàn)了重要的古人類化石——“露西”,米爾斯坦和克勒發(fā)現(xiàn)了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原理,薩克曼和內爾報道了能夠記錄細胞膜單個離子通道電流的膜片鉗技術,桑格等首次實現(xiàn)DNA基因組的完全測序……
生命科學的進程:英漢對照:Ⅲ:Ⅲ 目錄
2.美洲蜚蠊的性外激素類似物
3.谷氨酸一鈉誘發(fā)大鼠痙攣性障礙
4.在坦桑尼亞奧杜威峽谷第 I 層中新發(fā)現(xiàn)的原始人類頭骨
5.母馬騾和母驢騾的X染色體非隨機表達
6.馬騾和驢騾中X染色體的非隨機復制延遲
7.母馬騾中含馬活性X染色體的細胞和含驢活性X染色體的細胞之間選擇差異的證據
8.進入人體的核彈14C
9.鋰在精神病學中的應用
10.部分傳入神經阻滯后成年大鼠腦內新聯(lián)系的形成
11.大腸桿菌中春日霉素抗性突變與16S核糖體RNA的甲基化變化相關
12.關于人工受精的幾個難題
13.酪氨酸轉運RNA前體分子的多聚核苷酸序列
14.兔球蛋白信使RNA 3′末端的多聚腺苷酸序列
15.關于乳糖操縱子阻遏物的作用機理
16.功能性遺傳物質是分子進化過程中的產物
17.RNA腫瘤病毒DNA聚合酶的初產物是通過共價鍵連接的RNA-DNA分子
18.口服尼古丁的攝入量與猴子的吸煙行為
19.抗免疫球蛋白抗體誘導的淋巴細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的重分布和胞飲現(xiàn)象
20.免疫球蛋白E(反應素)與過敏反應
21.家畜卵移植
22.兔卵子從單細胞到囊胚階段的體外培養(yǎng)
23.橫紋肌產生力量的建議機制
24.人類起源過程中的分子進化
25.DDE殘留量對數(shù)與蛋殼薄化的關系
26.在褐鵜鶘蛋蛋殼薄化原因上的不同意見
27.關于在殺蟲劑/蛋殼研究中使用“全蛋殘留數(shù)據”
28.褐鵜鶘蛋和胚胎中的DDE
29.關于瘙癢癥病原體的待解決問題
30.快速診斷小鼠瘙癢癥
31.瘙癢癥病原體與神經元
32.鈣離子與肌肉收縮
33.接種8年后庫魯病從人傳染到恒河猴(獼猴)
34.對大腦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可以解釋撲熱息痛(4-乙酰氨基酚)的退熱作用
35.組蛋白在DNA合成中的可能角色
36.大腸桿菌DNA雙向復制的生物化學證據
37.哺乳動物細胞核內的DNA復制位點
38.大鼠卵細胞的體外受精
39.蜜蜂有語言嗎?
40.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與免疫應答
41.真核生物功能基因數(shù)的估計
42.大鼠與小鼠桑葚胚的融合以及嵌合囊胚的形成
43.人類體細胞遺傳學連鎖分析
44.用于移植的朗格漢斯島(胰島)的分離
45.來自肯尼亞魯?shù)婪蚝詵|的一個高級上新世-更新世人科動物證據
46.針刺鎮(zhèn)痛的實際應用
47.鹽生鹽桿菌中類感光色素的共振拉曼光譜
48.原子分辨率的雙螺旋
49.通過5S核糖體RNA序列估計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化
50.三個φХ174啟動子區(qū)的分離和基因定位
51.一種南極魚類的糖蛋白具有降低凝固點的作用
52.肌肉收縮與細胞運動
53.鋰對于大腦中多巴胺的作用
54.帕金森氏癥中的L–谷氨酸脫羧酶:L–多巴的治療效果
55.中性突變
56.1973年在肯尼亞北部魯?shù)婪蚝詵|下更新統(tǒng)發(fā)現(xiàn)更多人科動物證據
57.有扭結的螺旋
58.可分泌特異性抗體的融合細胞的連續(xù)培養(yǎng)
59.在埃塞俄比亞哈達爾發(fā)現(xiàn)的上新世-更新世時期的人科動物
60.切除神經的青蛙肌纖維膜上的單通道電流
61.具有極復雜動力學行為的簡單數(shù)學模型
62.南方古猿、直立人及單物種假說
63.在萊托利爾層發(fā)現(xiàn)的人科動物化石
64.噬菌體ΦX174的DNA核苷酸序列
生命科學的進程:英漢對照:Ⅲ:Ⅲ 相關資料
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版過如此大部頭的《自然》雜志的科學論文精選集,這套選集將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科學史研究甚而近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研究的一手資料。
——英國著名科學和科普作家 《自然》雜志顧問編輯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
在《自然》上,發(fā)表的是新穎的、創(chuàng)新的、對世界確實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內容。這不僅對新一代的人去思考問題,產生一些新的思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學科交叉中有重大的發(fā)現(xiàn)。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
滕吉文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國外的一些出版單位合作,把《自然》一百多年來出版的論文的精選部分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可以幫助讀者追蹤自然科學發(fā)展的軌跡與脈絡,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yǎng)和對于科學方法的認識。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中科院院士
吳新智
經過嚴格的、高水平的英文翻譯,再經過嚴格的審校,能幫助我們對一百多年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
尚仁成
生命科學的進程:英漢對照:Ⅲ:Ⅲ 作者簡介
許智宏,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校長。現(xiàn)任國際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生物技術協(xié)會主席、UNESCO人與生物圈中國委員會主席。
- >
山海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