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尋求意義 本書特色
李澤厚的文章,文字灑脫,不多修飾,余味深長。本書篇什皆為李澤厚20世紀90年代后所作,其中十多篇為首次收入書中。李澤厚生前審訂本。 本書分為四部分:憶往、雜記、思想、序跋,內容寬泛,形式不一。書中,李澤厚講述自己的生平故事,求學經歷、與親人的交往、學術之路、思想歷程,等等,并且表達出對人生、社會以及世界、人類文明和未來的關懷和探索。在寫人懷事中,表現出李澤厚自然、坦率的個性,以及堅持自己學術道路的求索和無悔精神。
尋求意義 內容簡介
李澤厚的文章,意蘊之深厚,情感之飽滿,文辭之清麗,一直以來備受學界稱頌,即便是那些周正的學術類文章,亦文字凝練,余味悠長,有時引用詩句來推進其論題,全然沒有學院派枯燥繁瑣之病。
20世紀80年代,李澤厚正處于“籠罩性影響”(甘陽)之際,文化界就有人稱他為“當代梁啟超”。李澤厚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深刻而新穎的思想常常包裹在清新流麗的筆墨之中,情景中飽含時空玄思與人生哲理,這或許也是李澤厚的思想、論著,能在青年學子中迅速而廣泛地接受和喜歡的重要原因。
何謂哲學?李澤厚曾答:“我以為就是研究‘命運’:人類的命運、中國的和個人的命運。”收入這本隨筆集里的文章,其所記、所議,與人的存在或本質、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的命運和詩情糾纏在一起,正是探索“命運”的路途上之“尋求意義”。晚年,李澤厚把他的哲學歸納為“人類學歷史本體論”。
李澤厚曰“四大皆空,還得活”,為啥?李澤厚自己也做出了回答,“青年聲色狂歡,中年辛勤事業(yè),晚歲恬淡灑脫。盡管說浮生若夢,人間如寄;旅途回首,又仍然非常真實和珍貴,令人眷戀感傷。雖知萬相皆非相,道是無情卻有情。”《這后面,刪除了一段。》李澤厚的文章,意蘊之深厚,情感之飽滿,文辭之清麗,一直以來備受學界稱頌,即便是那些周正的學術類文章,亦文字凝練,余味悠長,有時引用詩句來推進其論題,全然沒有學院派枯燥繁瑣之病。
20世紀80年代,李澤厚正處于“籠罩性影響”(甘陽)之際,文化界就有人稱他為“當代梁啟超”。李澤厚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深刻而新穎的思想常常包裹在清新流麗的筆墨之中,情景中飽含時空玄思與人生哲理,這或許也是李澤厚的思想、論著,能在青年學子中迅速而廣泛地接受和喜歡的重要原因。
何謂哲學?李澤厚曾答:“我以為就是研究‘命運’:人類的命運、中國的和個人的命運。”收入這本隨筆集里的文章,其所記、所議,與人的存在或本質、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的命運和詩情糾纏在一起,正是探索“命運”的路途上之“尋求意義”。晚年,李澤厚把他的哲學歸納為“人類學歷史本體論”。
李澤厚曰“四大皆空,還得活”,為啥?李澤厚自己也做出了回答,“青年聲色狂歡,中年辛勤事業(yè),晚歲恬淡灑脫。盡管說浮生若夢,人間如寄;旅途回首,又仍然非常真實和珍貴,令人眷戀感傷。雖知萬相皆非相,道是無情卻有情。”《這后面,刪除了一段。》
《孤獨》《重視武俠小說的文學地位——悼金庸先生》《關于“美學譯文叢書”》《書院憶往》《憶馮友蘭》《憶幾位前輩美學家》《八十年代的幾本書》《關于錢鍾書》《與周有光的對話》《試談中國的智慧(提綱)》《我所理解的儒學(提綱)》《探尋語碎》《希望你無往不勝——黃梅〈結婚話語權〉代序》《顧明棟〈原創(chuàng)的焦慮:語言、文學、文化研究的多元途徑〉序》等文,是首次收入李澤厚的書中。
尋求意義 目錄
尋求意義 相關資料
李澤厚《尋求意義》是一本隨筆集,讓我們看到了嚴肅哲學討論以外的這位大學問家的思考、寫作和人際關系。從書中,我們聽他談論生死,講述人生,以及與人的交往。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個性,他的生活,對老朋友的回憶,還透露了和許多著名學者之間交流的軼聞趣事。本書也記錄了關于李澤厚寫作、出版以及學界對他作品的反映,是研究李澤厚思想的非常重要的資料。該書包括了許多珍貴的信件,例如馮友蘭、錢學森等與他的通信,還有他對現代中國著名作家魯迅、金庸、巴金、茅盾、老舍、冰心、張愛玲等的評價。對于想了解現代中國哲學、文化以及學術界內幕的讀者來說,是一本珍貴圖書。 ——王 笛(著名歷史學家) 讀李澤厚先生的文章,是一種令我心存感激的享受經歷,同時還有一種語言表達的享受,就是“懇切”二字。語言的懇切情感是大學者、是仁人君子的美德。什么是“懇切”?“懇”就是真誠,“切”就是滲透。 —— 周汝昌(著名紅學家) 回過頭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歷史,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八十年代,影響思想文化界全局的有李澤厚……我們回顧這幾十年,我們現在能舉出來的就是李澤厚,這樣一個全局性影響的就這一個……我們需要李澤厚式的思想家,李澤厚式的哲學家。我們不是超越李澤厚,我們要達到他的水平,我覺得這可能是當下中國知識界、思想界很迫切的問題。 ——錢理群(著名學者) 李先生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和美學家,……李先生的美學理論不僅反映了二十世紀中國哲學和美學的最高成就,而且其構建的美學體系和美學理論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創(chuàng)性,……李先生的原創(chuàng)性足以使他當之無愧地躋身于世界最偉大的文藝理論家之列。 ——[美]顧明棟 3 中國哲學家李澤厚可以稱得上是20世紀審美文化領域中偉大的思想家。……有關美學與文化之間關系的所有重要問題在他這里都得到了考察。……他對中國文化思想的精妙之處的把握如此深刻有見地,同樣令人驚嘆。 ——[意]馬里奧·佩爾尼奧拉(Mario Perniola) 李澤厚是中國近三十年來最有影響、最受關注的哲學家。……他晚年的哲學訪談,擺脫了世俗哲學寫作的繁瑣無謂的論證和舞文弄墨的鋪陳,以簡白直接的方式,陳述了其哲學的要義,對中國哲學的當代建構提出了重要的意見和主張。 ——陳來(著名學者) 李澤厚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不大奉承人,不大巴結人,但也不苛求于人,不注意小事,與人相處友善而真誠。 ——周來祥(著名美學家)
尋求意義 作者簡介
李澤厚(1930-2021),湖南長沙人。中國當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學、思想史、美學、倫理學等多個領域均有重大建樹。195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1988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國,先后任美國、德國等多所大學的客席講座教授。1998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入選世界權威的《諾頓理論和批評選集》。 主要著作:《批判哲學的批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論語今讀》《人類學歷史本體論》《倫理學新說》《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等。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