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詞話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536931
- 條形碼:9787570536931 ; 978-7-5705-3693-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詞話史 本書特色
①本書從歷時性即縱向的角度,對歷代詞話的產生、發展、繁榮直至衰落的過程作了系統的梳理介紹、敘述評論、探討總結,從而*大限度地接近乃至還原了中國詞話千年歷史發展演進的原貌。
②本書將復雜的詞學主體、紛繁的詞話對象、曲折漫長的詞話發展歷程,建構為一個有機整體,對中國歷代詞話作出了獨特闡釋。
③詞話是中國詩學文獻的重要組成成分,本書對于繼承和發展這筆巨大的詩學文化遺產,建立中國詩學在世界詩學體系的話語權有重要意義。
中國詞話史 內容簡介
詞話是中國古代詩學文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詞話史》運用歷史學的觀點與方法,對中國歷代詞話作出了歷史化的闡述,對詞話文獻具體內容進行介紹、梳理、評點、總結,從而*大限度地接近乃至還原詞話歷史發展的面貌,以期描述評論歷代詞話產生、發展、繁榮直至衰落的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晚唐五代詞話的開端、北宋詞話的成立、北宋蘇軾及其門生幕吏、南渡前后詞話的繁榮、南宋中后期詞話、金元詞話、明代詞話、清前期詞話、近代詞話等。
中國詞話史 目錄
新版前言
自序
緒論
**節 詞話的定義
第二節 歷代詞話的基本狀況
第三節 詞話史的研究
**章 晚唐五代:詞話的開端
**節 唐代歌曲的有關文獻
第二節 詞籍、史部、筆記雜著中的詞話
第三節 《花間集序》與矛盾詞學觀的開始
第四節 “詞”的概念之確立
第二章 北宋:詞話的成立
**節 北宋前期
第二節 北宋后期:筆記小說中的詞話
第三節 北宋后期:詩話及詞籍序跋題記
第四節 詞話專著的出現
第三章 北宋:蘇軾及其門生幕吏
**節 蘇軾的詞學觀
第二節 蘇門四學士及李廌
第三節 陳師道、李之儀、趙令畤
第四章 南渡前后:詞話的繁榮
**節 南渡前后的詞話專著
第二節 李清照《詞論》
第三節 南渡前后成卷詞話
第四節 南渡時期詩話筆記中的詞話
第五節 南渡前后詞籍序跋題記
第五章 南宋中后期詞話
**節 南宋中后期詞話概述
第二節 南宋中后期筆記小說中的詞話資料
第三節 南宋中后期史部、集部中的詞話資料
第四節 以學為詞及詞學考證的興起
第五節 詞籍序跋題記的興盛
第六節 對于北宋詞人的評價
第七節 文章政事的新聲
第八節 南宋中后期重要話詞者及成卷
第六章 張炎《詞源》及宋末元初詞話專著
**節 楊纘《作詞五要》
第二節 周密《浩然齋詞話》及其他
第三節 張炎《詞源》
第四節 沈義父《樂府指迷》
第五節 陸輔之《詞旨》
第六節 雅正派詞話專著的理論意義及影響
第七章 金元詞話
**節 南北文化的交流與金代詞話
第二節 元好問的詞學觀
第三節 元代前期詞話
第四節 元代后期詞話
第八章 明代詞話
**節 明代詞話的概況及特色
第二節 明代詞話專著
第三節 明代詞話的主情率性傾向
第四節 明代詞話的“花草之風”
第九章 清前期詞話
**節 詞學的中興與詞話的繁榮
第二節 云間派及東南文士群
第三節 陽羨派及萬樹的詞學觀
第四節 歷代詞話的整理集成
第十章 浙西派
**節 浙西派前期:朱彝尊與汪森
第二節 浙西派中期:厲鶚與王昶
第三節 浙西派后期:吳錫麒與郭麐
第四節 浙西派的影響及流變
第十一章 清中期詞話
**節 清中期詞話專著
第二節 清中期散見詞話
第十二章 常州派
**節 張惠言《詞選》的開山意義
第二節 周濟對常派詞學的發揚光大
第三節 浙常二派之交替
第十三章 近代詞話
**節 近代前期
第二節 劉熙載《藝概·詞概》
第三節 近代后期
第十四章 常派的推廣及中興
**節 譚獻與陳廷焯
第二節 端木埰、況周頤與“重拙大”
第三節 常派之流風余韻
第十五章 王國維與古典詞學的終結
**節 《人間詞話》:中國現代詩學的開端
第二節 《人間詞話》:中國古典詩學終結的標志
第三節 《人間詞話》:對現代中國詩學轉型的影響
附錄一 引用書目(按拼音排序)
附錄二 詞學術語索引(按拼音排序)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詞話史 作者簡介
朱崇才,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字美學、宋詞和詞學理論研究,曾師從著名詞學大師唐圭璋教授。主持《詞學研究電子資料庫》的建設,研制《詞學電腦專家系統》。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詞美學研究》。著有詞學專著多部,論文數十篇。承擔高校古委會直撥項目《詞話叢編三編》(2012)。科研項目獲得過多項獎項:《詞話學》(詞學專著)獲夏承燾詞學獎二等獎,《詞話叢編:續編》(詞學資料匯編)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