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時期文學中的身體敘事研究(1978—198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88442
- 條形碼:9787513088442 ; 978-7-5130-884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期文學中的身體敘事研究(1978—1985) 本書特色
一本對改革開放早期文學創作的反思之作,可以從中看出作家們如何用作品表達自己的主張。
新時期文學中的身體敘事研究(1978—1985)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時期文學作品中的身體敘事為研究對象,分析1978—1985年的文學作品怎樣講述“有關身體的故事”、怎樣表征(或再現)身體的形象。作者指出,“身體敘事”是文學參與社會轉型的重要途徑,身體是人們重建“身份認同”的*終根據,處于社會重大轉型期的人們需要重新定位自我,他們會通過文學中的各種意象生產建構關于身體的話語,以呼應人們對社會轉型中個體身份問題的探尋。通過研究文學作品中的身體敘事,可以得知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作家們如何為新時期的個體創造“新身份”,在創造社會意義的過程中,對文學形式的新追求也被激發,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新時期文學的美學傾向。
新時期文學中的身體敘事研究(1978—1985) 目錄
導 言 新時期為何需要身體敘事?
**節 概念界定
第二節 “文化研究”作為方法
第三節 研究綜述
第四節 研究框架
**章 感覺的主題
**節 感覺世界中的政治能量
第二節 “新時期”與口號化的感覺革命
第三節 知識分子話語與“深度感覺”模式
第二章 食的主題
**節 “食物與饑餓”成為文學主題的歷史語境
第二節 饑餓、食物與國家改革話語
第三節 食欲、人性與知識分子的意義生產
第三章 性的主題
**節 性敘事在改革開放早期復蘇及其原因
第二節 “人性論模式”下的性敘事
第三節 “新感性模式”下的性敘事
第四章 “身體-主體”的主題
**節 社會轉型與身體意識變遷
第二節 國家主流話語形塑的“身體-主體”
第三節 被知識分子話語形塑的“身體-主體”
第五章 結論:身體敘事的雙重價值
**節 身體敘事的社會價值
第二節 身體敘事的文學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附 錄 本書涉及的小說目錄整理表
后 記
新時期文學中的身體敘事研究(1978—1985) 作者簡介
孟隋,河北大學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博士。主要研究領域 :文藝美學、大眾文化、網絡文藝。在《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文化研究》《文化與詩學》等刊物發表論文 20 余篇;主持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獲省教育廳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市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