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574669
- 條形碼:9787554574669 ; 978-7-5545-746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本書特色
專家推薦: 吳曉東(北京大學):“新解讀”研究路徑,重新檢視了一系列事關中國革命、社會現實、文學與政治、文學與歷史等重大議題,卓有成效地建構出“文學”、“歷史”、“社會”三維坐標彼此參證的動態認識,充分釋放了文學性本身的潛能,給文學研究帶來了久違的活力。 薛毅(上海師范大學):“新解讀”嘗試一種全新的解讀文學的方式:把文學與社會發展史高度結合起來,從中探尋被以往忽略和遮蔽的文學活力和可能性,一方面深化我們對文學作品和文學作品所關聯的文學觀念、作家經驗的理解,一方面深化我們對文學所根植與對話的歷史展開、社會存在的理解。 鈴木將久(東京大學):“新解讀”是北京當代史讀書會經過認真扎實的長期工作打造出來的新的文學研究范式。他們通過閱讀大量的多維度的歷史材料,通過認真捕捉歷史深處的多層面脈動,通過揭示與歷史深處脈動有深切賦形、對話關系的文學作品所蘊含的多方面力量,使我們不僅得以深入認識相關文學經驗,而且為我們深度認知有關歷史提供著關鍵契機。
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新解讀叢書”旨在重新回到產生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的歷史現場,進入文學與歷史之間,通過對歷史結構性動力的追索,闡釋歷史,“發明文學”;從思想和人文的角度切入20世紀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歷史經驗,進而以這一歷史洪流為基本背景,闡釋20世紀中國文學及其經典的特質、內生邏輯和藝術魅力。這也構成了“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講好現代中國故事”的重要一環。
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目錄
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作者簡介
賀照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當代中國史讀書會成員,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邀研究員,《人間思想》(大陸版)主編。主要研究中國18世紀中葉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國現當代文學。著有論文集《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革命—后革命》等。 何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當代中國史讀書會成員。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革命史、文學史、思想史。近期發表《“攪動”—“調治”:〈暴風驟雨〉的觀念前提和展開路徑》《〈講話〉的挑戰與“社會”的生成——從〈暴風驟雨〉和〈種谷記〉座談會說起》等論文。 全亞蘭,1975年生于上海,文學博士,現任教于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語文教學等領域的研究。 李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編審。參與編撰了《李贄全集注》,完成多項古籍與文獻整理校勘工作,承擔中國社科院重大項目子課題與紹興文化研究重大項目子課題工作,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李娜,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臺灣文學與社會。著有《林班歌 部落志》《小說·田野:舞鶴創作與臺灣現代性的曲折》,整理編輯《無悔:陳明忠回憶錄》,編有《20世紀7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集》等。 李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近期發表論文有《〈山鄉巨變〉:革命“深處”的潛流》《倫理世界的技術魅影——以〈創業史〉中的“農技員”形象為中心》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