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主體教育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333981
- 條形碼:9787570333981 ; 978-7-5703-3398-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主體教育哲學 內容簡介
主體教育是當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主體教育研究一開始就富有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的價值訴求。依據馬克思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理論,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從古代社會的無主體到近代社會的有主體,從近現代的個人主體到當代和未來社會的類主體。本書依據這樣一個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邏輯,探討了主體性教育、主體間性教育、他者性教育、公共性教育和類主體教育等主題,在每個主題中說明了每種類型的教育在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上的體現。*后總結了我國主體教育研究四十年的成就,為構建中國教育學提供了范例。
主體教育哲學 目錄
**節 人的主體地位的發現與教育理論的發展
一、古希臘哲學中主客體認識的混沌狀態及分化在意識上的*初萌芽
二、歐洲中世紀上帝的絕對主體性與人的主體性的喪失
三、近代哲學對人的探討:自然主體與精神主體之爭
四、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的主體觀
第二節 主體的歷史生成與教育的三種形態
一、主體的歷史生成
二、工具性教育
三、個人主體教育
四、類主體教育
第二章 主體性教育
**節 走向主體性的教育哲學觀
一、主體性教育:21世紀教育的新走向、新發展
二、從工具論到主體論:教育哲學觀的變革
第二節 人的道德主體性與主體道德教育
一、人的道德主體性內涵及其表現
二、主體道德教育
三、主體道德教育的時代條件
第三節 公民主體性及其教育
一、公民的主體性
二、主體性公民品格
三、主體性公民品格培育
第三章 主體間性教育
**節 主體教育理論: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
一、主體性教育理論的困境
二、主體間性的內涵
三、主體間性的教育學意義
第二節 主體間性及其教育
一、個人主體性的“黃昏”與主體間性的出現
二、主體間性教育:當代教育變革的路向
第三節 主體間性與教育交往
一、現代教育中交往的缺失
二、走向交往式教育
第四節 公民主體間性品格及其培育
一、公民主體間性
二、主體間性公民品格
三、主體間性公民品格培育
第四章 他者性教育
**節 同一性的困境與他者的差異性
一、同一性與他者的消失
二、他者:絕對性與差異性
第二節 他者性教育:面對他者的回應
一、教育不是主體對客體的灌輸
二、教育不是“輸入與輸出”的制造
三、教育不是主體間對稱的交往活動
四、教育是對他者負責任的回應
第三節 他者性教育:與他者共存
一、教育的理性共同體與他者的消失
二、教育的他者性共生體:與他者共存
三、他者性教育的限度
第四節 他者性:超越主體間性的師生關系
一、從主體性到外在主體間性
二、從外在主體間性到內在主體間性
三、從主體間性到他者性
第五節 他者性視野中的公民品格及其培育
一、“為他者”的責任主體
二、他者性視野中的公民品格
三、他者性視野中的公民品格培育
第五章 公共性教育
**節 共生主體的公共性教育
一、公共性:共生體的主體間性
二、他者性承認:走向共生主體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體間關系:共在、共生、共育
第二節 公共人及其培育:公共領域的視角
一、公共人:公共領域的行動主體
二、公共人:時代發展和當前中國社會的迫切需要
三、開啟公共人的培育
第三節 道德教育如何引導公共品格建構
一、“孤立人”與公共冷漠
二、培育“公共人”:道德教育的應有之義
三、道德教育:引導公共品格的建構
第六章 類主體教育
**節 類主體的凸現
一、群體主體—個人主體—類主體: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
二、類主體:時代的呼喚
第二節 類主體及其特征
一、何謂類主體
二、主體間性是類主體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個人主體教育的反思與類主體教育的建構
一、從個人主義到共同體主義:教育目的觀的轉變
二、從對象化活動到交往活動:教育實踐觀的轉變
三、從片面到完整:教育內容和課程觀的轉換
第四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道德教育何為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人的發展的新要求
三、道德教育:喚醒人的“類倫理”覺悟
結語
主體教育研究四十年
參考文獻
主體教育哲學 作者簡介
馮建軍,博士,特聘教授。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學科教育學原理帶頭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學原理》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理事長、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哲學、生命與道德教育研究。主持承擔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出版《當代主體教育論》《生命與教育》《教育公正:政治哲學的視角》《差異與共生:多元文化下學生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教育研究》《公民身份認同與學校公民教育》《教育的人學視野》《當代道德教育的人學論域》等專著,主編及參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20年(1990—2010)》《中國教育哲學研究:回顧與展望》以及《當代教育原理》《現代教育學基礎》《教育哲學》等高校教材,在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百余篇,其中五十余篇被權威報刊二次轉載,多項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