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2022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504444
- 條形碼:9787523504444 ; 978-7-5235-044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2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 內容簡介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的地方,也是中國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的區域之一。
自2017年以來,連續6年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全國**,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高
效能區域創新體系,以區域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赴廣
東考察調研,指引廣東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
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期間,強調廣東作為改革排頭兵作用,先后
提出廣東應該“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努力創造出令世
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
劃綱要》《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等文件的頒布實施,進一步賦
予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使命和擔當。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的地方,也是中國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的區域之一。
自2017年以來,連續6年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全國**,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高
效能區域創新體系,以區域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赴廣
東考察調研,指引廣東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
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期間,強調廣東作為改革排頭兵作用,先后
提出廣東應該“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努力創造出令世
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
劃綱要》《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等文件的頒布實施,進一步賦
予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使命和擔當。
在過去10年里,廣東創新能力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是區域創新能力全國領先。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綜合得分連續6年排名全國**,從各維度來看,2022年,廣東在企業創新、
創新環境、創新績效中均排名**,在研發人員全時當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等基礎指標
方面也居全國首位,國家級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居全國前列。二是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廣東不僅擁
有較強創新實力,同時也保持較快增長速度,2022年創新潛力排名第二,創新能力相對得分的領
先優勢不斷擴大;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011年的1.96%提高到2022年的3.14%,增加1.18個百分
點,增加量全國**。三是建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得益于改革開放示范區建設,廣東市
場化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企業創新較為活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入、產出等多個企業相關指標
均居全國首位。四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效顯著;浉郯拇鬄硡^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
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位列全球第二、國內**,PCT專利申請量明顯高于京津冀、長三角等城
市群。
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廣東創新發展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一是國際形勢深刻變革
下,先行示范區建設要有新擔當。廣東必須風雨兼程,銳意進取,以新擔當、新作為繼續在全面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發揮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二是需要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廣東作為重要的沿海省份,毗鄰港澳,也是連接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必須著眼
大局、立足實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三
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下,應對區域協調有新要求。從廣東內部區域創新協調發展來看,區域發展
不協調問題依然存在。廣東應立足區域現狀,依托產業特色和資源稟賦,推動高質量區域協調發
展。四是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當前,國內制造業出口增長受到抑制,發達國家在關鍵核心
領域對國內制造業發展的限制升級,要求廣東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動廣東科技和產業
創新優勢在新的高度立起來、強起來。
我們承擔《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研究任務以來,有不少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探索。
這份*新報告總結了前幾年的經驗,對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調整,以便更全
面反映廣東各地市的創新能力。隨著指標體系調整和數據消長,各地市評價得分和排位結果可能
會出現較大變化。本報告關于區域創新能力年度變化的分析,均是基于新指標體系的新得分、新
排位,而不是將新舊兩套指標體系得分放在一起比較。為此我們采用新的指標體系做了2018年以
來5年的廣東區域創新能力追溯研究,但報告的重點仍是2022年。
與國內外相關報告的慣例一致,2022年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是基于2020年的數據進行
的,分析的是各地市在2020年表現出來的創新能力,特此說明。由于本報告是集體完成的,文字
風格不盡統一,加之經驗有限,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歡迎各界批評指正。
本課題受到“全省區域創新能力建設相關研究(2021A1010010003)”的資助,得到了廣東省
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特此感謝。
2022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 目錄
第二篇 區域創新能力分地市報告47 第5章 各地市創新能力分析48 51 廣州市創新能力分析48 52 深圳市創新能力分析56 53 珠海市創新能力分析68 54 汕頭市創新能力分析78 55 佛山市創新能力分析85 56 韶關市創新能力分析92 57 河源市創新能力分析99 58 梅州市創新能力分析107 59 惠州市創新能力分析115 510 汕尾市創新能力分析125 511 東莞市創新能力分析133 512 中山市創新能力分析142 513 江門市創新能力分析150 514 陽江市創新能力分析158 515 湛江市創新能力分析167 516 茂名市創新能力分析175 517 肇慶市創新能力分析183 518 清遠市創新能力分析192 519 潮州市創新能力分析200 520 揭陽市創新能力分析209 521 云浮市創新能力分析219 第6章 區域創新能力評價的方法與意義231 61 區域創新能力評價的意義231 62 評價體系與分析框架231
2022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 作者簡介
柳卸林,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楊博旭,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何健文,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副研究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