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基礎化學實驗與技術(宋毛平)(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32582
- 條形碼:9787122432582 ; 978-7-122-43258-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礎化學實驗與技術(宋毛平)(第二版) 內容簡介
《基礎化學實驗與技術》(第二版)將傳統的以化學二級學科為架構分科設立實驗課的體系進行重組統一,以達到基礎化學實驗真正獨立設課之目的。全書立足于課程的基礎性和整體性,強化化學實驗基礎理論、基本方法與技術內容,并以它們為綱引領實驗項目,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加強理論與實驗之間的聯系。全書共由5篇內容組成: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化學實驗常規技術、物質的制備與提取、物質基本物理量測定及性質、綜合提高型實驗。本書編選了172個實驗項目,既有基礎性和驗證性實驗,也有相當數量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構成了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完整框架。書末附錄列出了實驗常用的有關數據。 本書既可作為化學及近化學類本科專業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改革教材使用,也可供材料、礦冶、輕工、環境,醫學、農學類等專業作為化學實驗教材或參考書使用,對于從事有關化學研究和工礦中心化驗室工作的相關人士亦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基礎化學實驗與技術(宋毛平)(第二版) 目錄
**篇化學實驗基礎知識5
1.1基礎化學實驗室導則5
1.2化學實驗的安全與環境5
1.2.1安全守則5
1.2.2化學實驗室各類警示標志7
1.2.3環境保護及三廢處理11
1.2.4有害化學品知識(危險品的使用)13
1.3化學實驗中意外事故預防與處理14
1.3.1預防事故發生措施14
1.3.2意外事故的處理16
1.4化學實驗的量與數據處理19
1.4.1單位與法定計量單位19
1.4.2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24
1.4.3誤差及誤差傳遞25
1.4.4測定結果的數據處理30
1.5實驗預習、操作、記錄和實驗報告35
1.5.1實驗預習35
1.5.2實驗實施36
1.5.3實驗記錄36
1.5.4實驗報告36
1.6化學實驗文獻與資料查詢38
1.6.1工具書39
1.6.2期刊42
1.6.3網絡資源42
第二篇化學實驗常規技術44
2.1玻璃儀器等常規實驗材料的使用44
2.1.1玻璃儀器的使用、洗滌與干燥46
2.1.2常用度量玻璃儀器48
實驗1認識實驗室58
實驗2容量儀器的校準59
2.1.3微型實驗儀器介紹61
2.1.4各類試紙61
2.2質量度量——天平的使用64
2.2.1電子天平64
2.2.2專用天平66
實驗3電子天平的使用練習67
2.3加熱與冷卻67
2.3.1加熱與灼燒67
2.3.2冷卻與制冷73
2.3.3溫度的測量與溫度計75
2.3.4熔點及其測定75
實驗4熔點測定與溫度計校正78
2.3.5沸點及其測定79
實驗5液體沸點及其測定80
實驗6凝固點降低法測定分子量81
2.4物質的分離與提純83
2.4.1固-液分離86
實驗7土壤中可溶性全鹽量的測定(重量法)99
實驗8氯化鈉的提純102
2.4.2結晶、沉淀與重結晶103
實驗9硫酸鋅的制備與提純108
實驗10乙酰苯胺、粗萘及苯甲酸的重結晶純化117
2.4.3離子交換樹脂118
實驗11難溶電解質溶度積的測定120
實驗12離子交換色譜分離鈷、鎳121
2.4.4蒸餾123
實驗13雙液系的氣-液平衡相圖127
實驗14工業乙醇的蒸餾130
實驗15丙酮和水或甲醇和水的蒸餾與簡單分餾131
實驗16溴苯的水蒸氣蒸餾134
實驗17苯甲醛的減壓蒸餾136
實驗18糠醛的減壓蒸餾137
實驗19乙酰乙酸乙酯的減壓蒸餾138
2.4.5萃取139
實驗20半開放實驗——由糠醛生產廢水中萃取有機酸141
實驗21由油料作物種子中提取油脂143
實驗22半開放實驗——對甲苯胺、β-萘酚和萘的分離144
2.4.6升華145
實驗23樟腦的升華146
2.4.7物質的干燥146
實驗24小麥面粉水分、粗灰分的測定148
實驗25氯化鋇中結晶水的測定149
2.4.8吸附153
實驗26染色廢水的脫色處理156
實驗27研究型實驗——固體吸附特性的研究157
2.4.9氣體發生與凈化163
實驗28硫酸亞鐵晶體對H2S、氨的吸收170
2.4.10色譜分離技術172
實驗29植物葉片色素提取及薄層色譜分離174
實驗30偶氮苯和蘇丹Ⅲ的薄層色譜分離鑒定175
實驗31APC藥片組分薄層色譜鑒定176
實驗32熒光黃和亞甲基藍的色譜分離178
實驗33鄰硝基苯胺和對硝基苯胺的分離178
實驗34紙色譜法分離與鑒定Fe3 、Co2 、 Ni2 和Cu2 180
實驗35氨基酸的紙色譜及薄層色譜分離181
實驗36氣相色譜內標法測定正丁醇的含量185
實驗37液相色譜中影響分離度的主要因素186
2.5反應操作技術188
2.5.1攪拌188
2.5.2加料方法193
2.5.3高壓反應操作199
2.6化學試劑與化學藥品201
2.6.1化學試劑的規格和存取201
2.6.2常用溶劑與溶液203
2.6.3水溶液配制與濃度表示方法207
實驗38溶液的配制208
2.7物質的定性鑒定技術209
2.7.1無機離子鑒定209
實驗39水溶液中陽離子的分離和檢出214
實驗40常見陰離子的分離與檢出217
實驗41開放實驗——未知無機混合物的分離與定性檢出219
2.7.2有機化合物的定性鑒定219
實驗42有機物中雜元素的定性鑒定——鈉熔法221
實驗43有機化合物官能團定性鑒定222
2.8化學樣品定量分析的程序與方法225
2.8.1樣品采集與預處理225
2.8.2化學滴定分析230
實驗44酸堿中和滴定235
實驗45有機酸摩爾質量的測定237
實驗46銨鹽中氮含量的測定(甲醛法)238
實驗47半開放實驗——啤酒總酸度測定240
實驗48綜合性實驗——碳酸鈉的制備及組成測定(雙指示劑法)241
實驗49半開放實驗——EDTA制備及其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246
實驗50粗硫酸鋅中鋅含量的測定249
實驗51合金中鋁含量的測定250
實驗52鐵、鋁混合液中Fe3 、Al3 含量的連續測定252
實驗53鉛、鉍混合液中Pb2 、Bi3 的連續測定254
實驗54水樣總硬度的測定255
實驗55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鈣、鎂含量的測定257
實驗56軟錳礦(MnO2)氧化力的測定263
實驗57鐵礦石中全鐵的測定(K2Cr2O7法)265
實驗58綜合性實驗——Na2S2O3制備及其標準溶液配制與標定267
實驗59工業苯酚純度的測定(溴酸鉀法)271
實驗60維生素C(藥片)的測定(碘量法)273
實驗61設計性實驗——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測定275
實驗62莫爾法測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278
實驗63銀合金中銀含量的測定(佛爾哈德法)279
實驗64雙乙酸鈉中乙酸鈉含量的測定(非水溶液法)281
實驗65α-氨基酸的測定(非水滴定)282
2.8.3重量分析法283
實驗66土壤中硫酸根含量的測定288
2.9光學量測定與光譜技術簡介290
2.9.1折射率與旋光度290
實驗67商品味精純度的測定292
2.9.2分子的電子光譜——紫外-可見光譜293
實驗68光度法測定配位化合物的組成和穩定常數300
實驗69溶液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積302
2.9.3紅外光譜304
實驗70紅外吸收光譜306
2.9.4核磁共振307
2.9.5分子熒光法309
實驗71分子熒光法檢測熒光物質的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313
實驗72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法測定廢水中的汞315
第三篇物質的制備與提取317
3.1無機物的制備與提取317
3.1.1復分解反應法317
3.1.2分子間化合物的制備318
3.1.3無水化合物的制備319
3.1.4由礦石、廢渣 (液)制取無機化合物320
實驗73硫酸亞鐵銨的制備323
實驗74半開放綜合實驗——液體堿式氯化鋁的制備、性質與組成測定324
實驗75沉淀法制備二氧化硅327
實驗76焦磷酸鈣的制備328
實驗77鐵黃顏料的制備及其氫氧根含量的測定329
實驗78氯化亞銅的制備與性質330
實驗79氫氧化銅的制備與組成分析332
實驗80開放實驗——NH4FePO4制備及Fe(Ⅱ)含量的測定333
實驗81設計實驗——過碳酸鈉制備及活性氧的測定(KMnO4法)335
3.2有機化合物制備336
3.2.1簡單有機物的制備336
實驗82環己烯的制備——醇的消除反應337
實驗83溴乙烷和1-氯戊烷的制備339
實驗84叔丁基氯的制備341
實驗853-溴環己烯的制備342
實驗86四溴雙酚A的制備343
實驗872-甲基己-2-醇的制備345
實驗88α-苯乙醇的制備347
實驗89二苯甲醇的制備348
實驗90乙醚和異戊醚的制備349
實驗91正丁醚的制備352
實驗92β-萘甲醚的制備(微波加熱法)353
實驗93苯乙酮的制備354
實驗94二苯甲酮的制備356
實驗95己二酸的制備358
實驗96乙酸乙酯和乙酸異戊酯的制備359
實驗97綜合實驗——乙酰水楊酸的制備及含量測定362
實驗98富馬酸及其二甲酯的制備363
實驗99硝基苯的制備365
實驗1002-硝基雷鎖辛的制備366
實驗101苯胺的制備368
實驗102鄰氨基苯甲酸的制備369
實驗103甲基橙的制備370
3.2.2利用特殊反應完成有機物合成371
實驗104肉桂酸的制備371
實驗105扁桃酸的制備373
實驗106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備374
實驗107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備376
實驗108ε-己內酰胺的制備377
實驗109綜合實驗——8-羥基喹啉的制備380
實驗110綜合實驗——非那西汀的制備384
實驗111綜合實驗——2,4-二氯苯氧乙酸及其含量測定387
實驗112止咳酮的制備389
實驗113苯佐卡因的制備392
3.3配位化合物的制備395
實驗114三草酸合鐵(Ⅲ)酸鉀制備及其光化學性質395
實驗115三氯化六氨合鈷(Ⅲ)的合成與組成測定396
實驗116設計實驗——EDTA-Ca鈉鹽的制備399
實驗117四氯合銅二乙基銨鹽及其熱致變色400
實驗118設計實驗——固相反應制備Cr(Ⅲ)草酸根配合物401
實驗119由蠶砂出發制取葉綠素銅鈉鹽402
3.4由天然產物出發提取純物質403
實驗120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404
實驗121從槐花米中提取蘆丁405
實驗122從黃連中提取黃連素406
實驗123由黃花煙草葉片出發制取煙堿苦味酸鹽407
實驗124銀杏葉中黃酮類有效成分的提取408
實驗125從黑胡椒中提取胡椒堿408
第四篇物質基本物理量測定及性質410
4.1氣體壓力的測量與真空技術410
4.1.1氣體壓力的測量410
4.1.2真空技術412
實驗126純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416
實驗127*大氣泡法測定溶液表面張力419
4.2物質密度的測定423
4.2.1液體密度的測定423
4.2.2固體密度的測定425
實驗128密度瓶法測定醬油的相對密度426
實驗129浸液法測定粉體真密度427
4.3熱力學量的測定428
4.3.1溫度的測量429
4.3.2溫度的控制434
4.3.3量熱技術438
實驗130置換法測定摩爾氣體常數R438
實驗131化學反應熱效應的簡易測定440
實驗132燃燒熱測定442
實驗133設計實驗——測定苯的穩定化能445
4.4電化學測量方法446
4.4.1對消法446
4.4.2惠斯登電橋法446
4.4.3電極的種類及其選擇447
實驗134原電池電動勢和電極電勢的測定448
實驗135弱酸電離常數的測定453
實驗136難溶電解質溶度積的測定454
實驗137用電導率儀測定電離平衡常數455
實驗138界面移動法測離子遷移數460
實驗139鎳電極極化曲線的測定462
實驗140氫超電勢的測定464
實驗141設計實驗——電極材料與電催化性能467
4.5化學動力學實驗470
實驗142過二硫酸根氧化碘離子反應動力學參數的簡易測定470
實驗143二級反應——乙酸乙酯皂化反應472
實驗144旋光法測定蔗糖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475
實驗145復雜反應——丙酮碘化反應477
實驗146過氧化氫催化分解反應481
實驗147連續流動法研究催化反應動力學483
實驗148催化劑活性與選擇性486
4.6無機物及其在水溶液中的性質488
實驗149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489
實驗150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491
實驗151鹵素492
實驗152過氧化氫與硫的化合物494
實驗153鉻和錳的化合物497
實驗154ⅠB和ⅡB元素性質499
實驗155鐵、鈷、鎳502
4.7結構性質實驗505
實驗156超細粒子的粒度分析505
實驗157配合物磁矩的測定509
實驗158偶極矩的測定512
第五篇綜合提高型實驗518
實驗159負載型雜多酸催化劑制備與酯化反應應用518
實驗160透明氧化鐵黃的制備520
實驗161DL-蘇氨酸的化學合成521
實驗162乳酸亞鐵的制備523
實驗163水垢樣品成分分析524
實驗164卡爾·費休法測定植物油脂中水含量525
實驗165化學放大法測定地表水中微量Mn2 526
實驗166腈菌唑的合成526
實驗167磺胺的合成527
實驗168催化氧化法由葡萄糖制取葡萄糖酸鹽528
實驗169綠色催化酯化反應及其動力學530
實驗170微乳液法制備TiO2光催化劑531
實驗171手性1,1′-聯-2-萘酚合成及拆分532
實驗172模板實驗——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和2-甲基-9,10-蒽醌的制備533
附錄536
1.化學實驗中常用基本物理常數536
2.基礎化學實驗部分常用基本玻璃儀器、用具簡介536
3.常見無機化合物性質543
3.1常見單質的電導率、熱導率、密度、熔點和沸點543
3.2常見無機化合物的一般性質544
3.3常見無機化合物的標準熱力學數據551
3.4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常數555
3.5某些無機化合物在部分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556
3.6水的各種數據556
4.常見有機化合物的性質558
4.1常用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性質558
4.2常見有機化合物的標準熱力學數據559
5.物質水溶液的性質562
5.1常見酸、堿水溶液的密度與溶解度562
5.2常見無機物水溶液密度與質量分數566
5.3弱酸、弱堿的解離常數567
5.4標準電極電勢569
5.5常用pH緩沖溶液的配制和pH值572
5.6常用各種指示劑572
5.7配合物穩定常數576
6.常見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組成和沸騰溫度578
主要參考書目580
基礎化學實驗與技術(宋毛平)(第二版) 作者簡介
宋毛平,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鄭州大學化學系畢業,1988年獲碩士學位,1992年獲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赴美國堪薩思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和博士后研究。1998年被確定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河南省管優秀專家”等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