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財政與金融(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43104
- 條形碼:9787302643104 ; 978-7-302-64310-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政與金融(第4版) 本書特色
《財政與金融》包括財政、金融兩大部分。本教材財政學部分包括認識財政、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國家預算等內容,金融部分包括認識金融、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數字金融、國際金融、貨幣供求、風險管理等內容,*后還安排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等內容。
本課程目標是: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有關財政學、金融學的基礎理論以及財政、金融作為政府的兩大宏觀調控手段在促進國民經濟穩定與可持續增長方面的作用,從而為學生將來的實際工作奠定相應的財經理論基礎。
財政與金融(第4版) 內容簡介
本書吸收財政與金融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新思想和新舉措,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包括財政和金融兩大部分。財政部分包括財政概述、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國家預算等內容;金融部分包括認識金融、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數字金融、國際金融、貨幣供求、風險管理等內容;*后還安排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等內容。 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特別是財經商貿大類專業作為基礎課程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其他大類專業的選修課或必修課教材。本書封面貼有清華大學出版社防偽標簽,無標簽者不得銷售。
財政與金融(第4版) 目錄
1.1財政的含義、特征與本質1
1.1.1財政的基本含義1
1.1.2財政的基本特征4
1.1.3財政的本質5
1.2財政的產生與發展8
1.2.1財政的產生8
1.2.2財政的發展8
1.3財政的職能11
1.3.1財政職能概述11
1.3.2穩定經濟職能11
1.3.3收入分配職能12
1.3.4資源配置職能14
關鍵術語15
案例分析15
思考與練習16 模塊2財政收入19
2.1財政收入概述19
2.1.1財政收入的分類19
2.1.2財政收入的原則21
2.1.3財政收入的規模22
2.2稅收收入24
2.2.1稅收概述24
2.2.2我國現行的主要稅種27
2.3非稅收入46
2.3.1政府非稅收入的含義及特征46
2.3.2政府非稅收入的主要內容46
2.4國債收入48
2.4.1國債的概念及分類48
2.4.2國債的職能49
2.4.3國債的發行51
關鍵術語52
案例分析52
思考與練習53 模塊3財政支出55
3.1財政支出概述55
3.1.1財政支出的概念55
3.1.2財政支出的原則56
3.1.3財政支出的分類56
3.1.4財政支出的規模及結構59
3.2購買性支出62
3.2.1政府投資支出63
3.2.2社會消費性支出64
3.3轉移性支出65
3.3.1社會保障支出65
3.3.2財政補貼67
關鍵術語69
案例分析69
思考與練習69
財政與金融(第4版)目錄
模塊4國家預算71
4.1國家預算概述71
4.1.1國家預算的含義71
4.1.2國家預算的分類73
4.1.3國家預算的組成74
4.1.4國家預算的原則75
4.2國家預算管理76
4.2.1國家預算管理的含義76
4.2.2國家預算的編制77
4.2.3國家預算的執行78
4.2.4國家決算80
4.3國家預算管理體制82
4.3.1預算管理體制的含義82
4.3.2預算管理體制的實質82
4.3.3預算管理體制的內容83
4.3.4我國預算管理體制的演變85
4.3.5分稅制預算管理體制87
4.3.6國地稅合并90
4.3.7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96
關鍵術語99
案例分析99
思考與練習99 模塊5認識金融101
5.1貨幣101
5.1.1貨幣的概念101
5.1.2貨幣的職能103
5.1.3貨幣制度107
5.2信用111
5.2.1信用的概念111
5.2.2信用的形式111
5.3利率113
5.3.1利率的概念113
5.3.2利率的種類114
5.3.3決定和影響利率水平的因素115
關鍵術語116
案例分析117
思考與練習118 模塊6金融機構體系121
6.1金融機構體系概述121
6.1.1金融機構體系的概念121
6.1.2金融機構的性質121
6.1.3金融機構的分類122
6.1.4金融機構的功能122
6.1.5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123
6.2中央銀行123
6.2.1中央銀行的含義123
6.2.2中央銀行制度的類型125
6.2.3中央銀行的職能126
6.2.4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127
6.2.5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128
6.3商業銀行131
6.3.1商業銀行的特征132
6.3.2商業銀行的職能133
6.3.3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133
6.3.4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134
6.3.5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135
6.4政策性銀行138
6.4.1政策性銀行概述138
6.4.2政策性銀行的特征138
6.4.3政策性銀行的主要任務139
6.5非銀行金融機構139
6.5.1證券公司140
6.5.2保險公司140
6.5.3信托投資公司140
6.5.4財務公司140
6.5.5金融租賃公司141
6.5.6金融資產管理公司141
6.5.7信用合作社141
6.6新型農村金融機構142
6.6.1村鎮銀行142
6.6.2小額貸款公司143
6.6.3農村資金互助社143
關鍵術語144
案例分析144
思考與練習145 模塊7金融市場147
7.1金融市場概述147
7.1.1金融市場的含義與構成要素147
7.1.2金融市場的分類149
7.1.3金融市場的功能150
7.2貨幣市場151
7.2.1同業拆借市場151
7.2.2商業票據市場153
7.2.3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154
7.2.4短期債券市場155
7.2.5回購協議市場157
7.3資本市場158
7.3.1資本市場的特點與功能158
7.3.2資本市場工具159
7.3.3證券市場的運作163
7.4其他金融市場169
7.4.1外匯市場169
7.4.2黃金市場171
關鍵術語173
案例分析173
思考與練習173 模塊8數字金融176
8.1認識數字金融176
8.1.1數字金融的概念176
8.1.2數字金融的特點177
8.1.3數字金融的發展階段177
8.2數字金融底層技術178
8.2.1人工智能178
8.2.2區塊鏈179
8.2.3云計算182
8.2.4大數據183
8.3數字金融的主要應用185
8.3.1數字支付185
8.3.2數字貸款187
8.3.3數字證券188
關鍵術語188
案例分析188
思考與練習190 模塊9國際金融192
9.1國際貨幣體系192
9.1.1國際貨幣體系的概念192
9.1.2金本位制度193
9.1.3布雷頓森林體系193
9.1.4牙買加體系195
9.2國際金融機構196
9.2.1國際金融機構的概念196
9.2.2國際金融機構的產生與發展196
9.2.3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196
9.2.4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198
9.3國際收支200
9.3.1國際收支的概念200
9.3.2國際收支平衡表200
9.3.3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經濟影響202
9.4國際儲備203
9.4.1國際儲備的概念203
9.4.2國際儲備的構成203
9.4.3國際儲備的作用204
9.5國際信用205
9.5.1國際信用的概念205
9.5.2國際信用的種類205
9.5.3信用評級207
關鍵術語208
案例分析208
思考與練習209 模塊10貨幣供求211
10.1貨幣需求211
10.1.1認識貨幣需求211
10.1.2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212
10.2貨幣供給215
10.2.1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215
10.2.2貨幣供給的過程215
10.3貨幣均衡218
10.3.1貨幣均衡的含義218
10.3.2貨幣均衡的理解218
10.3.3貨幣均衡的標志218
10.3.4利率與貨幣均衡218
10.4通貨膨脹219
10.4.1認識通貨膨脹219
10.4.2通貨膨脹的原因分析220
10.4.3通貨膨脹的表現形式222
10.4.4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223
10.4.5通貨膨脹的對策223
10.5通貨緊縮225
10.5.1通貨緊縮的含義和測度225
10.5.2通貨緊縮的類型226
10.5.3通貨緊縮的成因229
10.5.4通貨緊縮的治理229
關鍵術語230
案例分析230
思考與練習231 模塊11風險管理233
11.1認識風險233
11.1.1風險的概念234
11.1.2風險的類型235
11.1.3風險的本質238
11.2認識風險管理239
11.2.1風險管理的內涵和目標239
11.2.2經濟主體的常見風險241
11.2.3風險管理的過程241
11.2.4風險管理的方法242
11.3信用風險管理243
11.3.1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的特點243
11.3.2現代信用風險管理方法的演變244
11.3.3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247
11.4投資風險管理249
11.4.1投資風險的含義249
11.4.2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249
11.4.3投資風險管理的程序250
11.4.4投資風險控制策略252
11.5匯率風險管理254
11.5.1匯率風險的含義及種類254
11.5.2企業匯率風險的內部控制257
11.5.3運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匯率風險259
11.6財務風險管理260
11.6.1財務風險的界定260
11.6.2財務風險管理的程序262
11.6.3化解財務風險的措施264
關鍵術語268
案例分析268
思考與練習268 模塊1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271
12.1宏觀調控概述271
12.1.1宏觀調控271
12.1.2宏觀調控的手段272
12.1.3宏觀調控的目標272
12.2財政政策273
12.2.1財政政策的內涵273
12.2.2財政政策的類型275
12.2.3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276
12.3貨幣政策277
12.3.1貨幣政策的概念和類型277
12.3.2貨幣政策的目標277
12.3.3貨幣政策工具279
12.3.4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280
12.4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282
12.4.1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82
12.4.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的形式283
關鍵術語284
案例分析284
思考與練習286 參考文獻288
財政與金融(第4版) 作者簡介
陳國勝,現任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經貿管理學院院長,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浙江省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職教育工商管理大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精品課程《農產品營銷》主持人。主要著作有《財政與金融》《農產品營銷》《創新創意創業》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