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此路曾經: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首部文學作品,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012050
- 條形碼:9787573012050 ; 978-7-5730-1205-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此路曾經: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首部文學作品,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 本書特色
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部文學作品
少年時的文學夢是一壺釀造經年的酒,如今啟封,一杯敬來時路,一杯敬舊時人,一杯敬初心不忘的自己。
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更是一部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文精品。當你走進這里,你會發現一個思想的海洋、一個人文情感的盛宴。讓我們和李建華老師一起開啟這段人生的旅程,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見曾經的自己。
悠記遠憶·濃濃的鄉愁
“反思讓人生苦樂的記憶變得悠遠。”這是一條充滿故事的路,每一步都映照著曾經的辛酸和輝煌,歡喜和憂愁。
格物空靈·生命的禮贊
“靈空之境,亦善,亦美,亦圣,亦高遠。”這是一條充滿禮贊的路,人間溫柔,人生路上所見的自然萬物皆有其靈性。
呻思吟想·人性的探究
“思想可以書寫,可以言說,可以歌唱,也可呻吟。”這是一條充滿思考的路,我遵循著成長的規律,找尋人性的真諦,歲月的風雨洗禮著我的心,潤澤著我的思想。
一個忠實于自己、看重兄弟情義的性情中人,不為了賺取稿費,不為了贏得名聲,而是為了歷數歲月,回望自我,留下對萬物、時序、人倫、親情等的記憶,這樣的文字,應該*接近于文學的本真意義!
——浮石
著名作家、企業家,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走進李建華教授的“曾經”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因為,他的文字就在那里,很坦誠,不矯情,沒有一點遮掩。
——楊雨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部文學作品
少年時的文學夢是一壺釀造經年的酒,如今啟封,一杯敬來時路,一杯敬舊時人,一杯敬初心不忘的自己。
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更是一部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文精品。當你走進這里,你會發現一個思想的海洋、一個人文情感的盛宴。讓我們和李建華老師一起開啟這段人生的旅程,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見曾經的自己。
悠記遠憶·濃濃的鄉愁
“反思讓人生苦樂的記憶變得悠遠。”這是一條充滿故事的路,每一步都映照著曾經的辛酸和輝煌,歡喜和憂愁。
格物空靈·生命的禮贊
“靈空之境,亦善,亦美,亦圣,亦高遠。”這是一條充滿禮贊的路,人間溫柔,人生路上所見的自然萬物皆有其靈性。
呻思吟想·人性的探究
“思想可以書寫,可以言說,可以歌唱,也可呻吟。”這是一條充滿思考的路,我遵循著成長的規律,找尋人性的真諦,歲月的風雨洗禮著我的心,潤澤著我的思想。
一個忠實于自己、看重兄弟情義的性情中人,不為了賺取稿費,不為了贏得名聲,而是為了歷數歲月,回望自我,留下對萬物、時序、人倫、親情等的記憶,這樣的文字,應該*接近于文學的本真意義!
——浮石
著名作家、企業家,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走進李建華教授的“曾經”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因為,他的文字就在那里,很坦誠,不矯情,沒有一點遮掩。
——楊雨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李建華老師的文章里沒有《莊子》里恣意汪洋的文學比喻和浪漫寓言故事,也非《老子》說道那樣深奧難詁,更非《論語》里格言聯璧式的引申和評介。有《呂氏春秋》綜合儒道墨法各派的思想系統,有《淮南子》博大條貫集漢代道家大成的淵府,有《戰國策》里一事一議一思策的智者千慮,有劉義慶《世說新語》里的觀世察時的微言大義,有《容齋隨筆》里的娓娓道來而卒章顯志,有《詩品》里文辭濤濤,錦繡華章的余香滿口,是《文心雕龍》里磅礴大氣、恢宏文勢的說道論道,有《讀史堪輿紀要》索引的精到和感言的適時對事!
——歐陽朝夕
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此路曾經: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首部文學作品,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是有名的倫理學家,多年來在倫理學方面很有成就,作者在大學期間就愛好文學,多年來在各種雜志等發表多篇散文、詩歌、隨筆等,對文學作品也頗有研究。在自己的公眾號“三思齋道德觀察”先后發表散文、詩歌、隨筆、雜談近100余篇。 本書是作者文學作品和對人生思考的合集,也是作者對年少時文學夢的完成。**部分為悠記遠憶,“反思讓人生苦樂的記憶變得悠遠”,這一部分記錄著作者對于家鄉和舊事的追憶與懷念,抒發著濃濃的鄉愁。第二部分為格物空靈,是作者對生命的禮贊,春夏秋冬、花草樹木,無不缺乏令人感悟與贊頌之處。第三部分為呻思吟想,是作者對人性與當代社會的探究,低美感社會為什么產生?如何擺脫“內卷”與“內倦”?怎樣學過美好生活?數據主義與自由的抉擇……作者的文字,不論是對于生命的感悟或是對于人性的評判,都帶著深深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溫度。
此路曾經: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首部文學作品,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 目錄
此路曾經:著名倫理學家李建華的首部文學作品,這本合集不僅是李建華老師的文學回顧, 作者簡介
李建華,男,1959年生,湖南桃江縣人,中共黨員,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曾任湖南城市學院黨委書記。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