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竺可楨全集(第20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879110
- 條形碼:9787542879110 ; 978-7-5428-791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竺可楨全集(第20卷) 本書特色
★竺可楨
20世紀中國杰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
心懷仁愛,吐納四海風云,肩擔民族道義
筆詮求是,窮格天地萬物,盡顯理性光輝
★竺可楨日記
在竺可楨生前,其日記是秘不示人的
作為史料寶庫,如今以全貌公之于世
歷史因細節而生動
往事因親歷而鮮活
38年連續記述,1000余萬字完整存世
一代宗匠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
★本卷收錄1970—1971年的竺可楨日記。
竺可楨全集(第20卷) 內容簡介
《竺可楨全集》收錄迄今可見的竺可楨文稿約2000萬字,共24卷。第1—4卷為學術論文、大學講義、科普文章、演講詞、工作報告、思想自傳、信函、題詞、序跋、詩作等;第5卷為外文著述;第6—21卷為1936—1974年的日記;第22—24卷為補編。各卷附珍貴歷史照片。本書為第20卷,收錄1970—1971年的竺可楨日記。 關于“”時期竺可楨日記的總體情況,請參見《竺可楨全集》第18卷的“第18卷說明”。 試圖通過中共“九大”部署“斗批改”而盡快從“大亂”走向“大治”。1970和1971兩年中,竺可楨在政治安全方面,除了一度因小女兒在清查“五一六”運動中涉險而勞神不安之外,總的說來是比較平靜的。 在“斗批改”的進程中,科學界中有“三科”(國家科委、中國科協和中科院)合并之舉措,成立了中科院黨的核心小組和新的院革委會。由大批判開路,一“破”再“破”,卻始終是“立”得迷惘。遠離了權力核心的竺可楨,仍以“副院長”名義被頻繁地“顧問”于院、所兩級科研方向任務的調查討論之中。他此時*為關注的是中科院如何抓住基礎理論研究和保存基礎學科的研究機構,曾為此多次向有關負責人員和機構提出急切呼吁和具體建議。 “九大”之后,優選領導層有恢復全國人大機構的籌劃,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委員如竺可楨、吳有訓、貝時璋、童第周等統戰對象,是經過多輪整肅之后的幸存者,此時被挖掘出剩余價值,或奉令政治學習,或應召外事迎賓,于國家是顯示開明政策的政治裝潢,于個人則是一種表明平安無事的政治待遇。 在此期間,先有“批陳整風”,后有折戟沉沙的“九一三”事件,屢經理解和不理解的循環之后,竺可楨在日記中時而流露出對于時政的懷疑,如置百姓窮苦生活于不顧的巨額外援,小學語文課本中拋棄古文精華的“一刀切”,新影片中否定知識分子的極左表演,等等,述及此類親聞親歷之事,或有曲筆暗諷,或有憤然批評。 這兩年日記的內容有許多獨具價值的史料:大事如盲目集中全國地學研究力量于地震預報的實施過程,官方主導批判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某些具體細節;小事如歐美同學會的結束,葛庭燧對禮遇楊振寧之不滿和批評,蔣春暄聲言創立“新的狹義相對論”等等。 竺可楨喜歡攝影,平生各個歷史階段中積累照片極多。《全集》各卷插頁所收照片多是從各個角度經過選擇入編的,但至第19卷已驟減,至本卷則只尋到一幅有竺可楨形象的照片,也不失為研究斯世斯人的話題。
竺可楨全集(第20卷) 目錄
前言……………………………………………………………………………………3
關于竺可楨日記…………………………………………………………………9
日記編例 ……………………………………………………………………………13
第20卷說明…………………………………………………………………………15
1970年
日記…………………………………………………………………………………1
雜記…………………………………………………………………………………275
1971年
日記………………………………………………………………………………287
雜記………………………………………………………………………………557
剪報………………………………………………………………………………589
附錄一 第20卷人名簡釋表 …………………………………………591
附錄二 竺可楨家系人物表……………………………………………595
附錄三 張俠魂家系人物表……………………………………………597
附錄四 陳汲家系人物表………………………………………………599
附錄五 竺可楨日記中常見略語符號表…………………………601
竺可楨全集(第20卷) 相關資料
《竺可楨全集》作為竺可楨先生珍貴的精神遺產,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寶庫中獨特的科學文化遺產,將在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揮其鑒往開來的重要作用。《竺可楨全集》的編纂和出版,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今后,我們還要用竺老倡導的‘求是’精神,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竺可楨全集》這個寶藏,通過學術界、出版界和媒體更多更有效的合作,更加全面體現《竺可楨全集》的歷史文化價值,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路甬祥 由中國科學院和其他方面大力協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編輯出版《竺可楨全集》是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從這部歷史文獻中,不僅可以看到竺可楨同志是怎樣治學,怎樣做人,也可以看到我國近代科學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這對于當前社會和年輕人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前人教育后人,后人超過前人。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愿《竺可楨全集》的出版,能給后人以更多的啟示。——張勁夫 《竺可楨全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學資料,特別是竺先生1936—1974年近900萬字的日記,更是在科技界不多見的。不僅可以成為研究中國近代科學發展史的寶貴史料,而且為后人了解竺可楨的科學思想和教育思想,了解竺可楨倡導的“求是”精神,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都可提供具體的資料。這對于進一步貫徹中央關于“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具有積極意義。——葉篤正 以竺可楨的論文和日記為主體編輯而成的《竺可楨全集》,其文字數量之多,涉及內容之廣,在自然科學家中是不多見的。我們可以從中進一步發掘竺可楨的學術遺產,研究他的奮斗、創新、前進的人生軌跡,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中國科教事業和社會發展的歷程。了解過去,是為了未來更好地發展。我深信《竺可楨全集》的出版,對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必將會愈久彌深。——施雅風 《竺可楨全集》的編纂工作自2001年3月正式啟動,十余年的認真和細致打磨,充分保證了《全集》的編纂質量,是值得讀者期待的一道科學文化大餐。——孫鴻烈 魯迅先生評價莊子的文章“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就是說莊子一書的文學藝術性以及他的思想深刻程度,先秦諸子百家里面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我們也可以效仿魯迅所講,竺可楨先生的日記是一片汪洋大海,氣象萬千,里面精彩的資料令人目不暇接,沒有一部民國日記能夠超越它,只有從頭至尾看過一遍,你才能真正的感悟到這是一部在民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空前絕后的大師日記。——張榮明
竺可楨全集(第20卷)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1974),中國現代氣象學、地理學的一代宗師,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國科學社社長、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在氣象學與氣象事業、地理學與自然資源考察、科學史、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科研管理和諸多科學文化領域皆有杰出貢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