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知識經濟學 本書特色
本書的讀者為,知識經濟學的理論研究者、企業家及其他經濟界的從業者。
新知識經濟學 內容簡介
不同于已有知識經濟學從介紹西方知識經濟發展歷程切入的慣例,《新知識經濟學》從哲學認識論和價值論切入,深入研究知識的價值,揭示了知識價值的本質、導致財富創造方面差異的關鍵原因、使用價值可以復制、價值有交換和非交換兩種實現方式、哲學價值與經濟學價值互通等規律,提出了知識價值的本質是知識的使用價值、生產力有差異的根本是知識有差異、產品使用價值有差異的關鍵是生產產品的知識技術有差異、財富創造有差異的關鍵是掌握和運用的知識有差異等新觀點,為承認腦力勞動價值找到了正確認識、提供了理論支撐。
新知識經濟學 目錄
節 實踐的概念 2
第二節 實踐的特性 5
第三節 人的需要——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9
第四節 實踐的目的 13
第五節 主體與客體的互動共生關系 16
第六節 實踐產生知識 22
第七節 知識生產有哪些特殊性 32
第八節 知識丟失與失真 35
第九節 什么是游離無主狀態的知識 37
第二章 外部性 39
節 外部性的基本概念和表現 40
第二節 思想的外部性 43
第三節 行為的外部性 44
第四節 物質產品的外部性 46
第五節 知識產品的外部性 48
第六節 外部性的全息性 50
第七節 外部效應 50
第八節 建構新的物質關系和社會關系 53
第九節 外部性呈幾何式增長 54
第十節 外部性與收益關系 56
第三章 社會分工 57
節 社會分工的基本含義 58
第二節 社會分工的基本類型 61
第三節 社會合理分工產生的前提條件 65
第四節 社會分工的成因 66
第五節 社會分工的條件、意義 70
第六節 分工者之間的相互影響 73
第七節 社會分工與合作的幾種方式 75
第四章 勞動的目的——獲得使用價值 79
節 為什么說勞動的目的是獲得使用價值 80
第二節 什么是使用價值 86
第三節 不同的知識導致不同的使用價值 94
第四節 使用價值是人類的追求 96
第五章 商品與非商品 101
節 什么是商品 102
第二節 什么是非商品 107
第三節 非商品與商品存在相互轉化現象 114
第六章 社會知識和社會文化 119
節 社會 120
第二節 社會知識 121
第三節 社會文化基本概念 124
第四節 社會文化現象 127
第七章 知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131
節 知識對實踐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132
第二節 作用的途徑、方式、形式、成效、本質 134
第八章 理性的缺陷 139
節 自然的缺陷 140
第二節 實踐與認識上的缺陷 141
第三節 目標的缺陷 145
第四節 合成謬誤與合成真理 146
第九章 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 149
節 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基本含義 150
第二節 勞動力簡單再生產的關鍵是知識能力沒有變化 153
第三節 勞動力擴大再生產的關鍵是知識能力有擴大 156
第四節 勞動力擴大再生產是人類必然 163
第十章 物質產品使用價值 165
節 物質產品使用價值的基本含義 166
第二節 物質產品的基本分類 169
第三節 物質產品使用價值的基本呈現 172
第四節 物質產品使用價值來源于生產者的知識技能 175
第五節 不同使用價值可以相互轉變 177
第六節 被使用是物質產品使用價值的主要實現方式 180
第七節 使用價值可以衡量 183
第十一章 知識的使用價值 185
節 什么是知識的使用價值 186
第二節 知識使用價值有哪些基本特性 187
第三節 知識使用價值具有放大效應 191
第四節 商品知識和非商品知識的使用價值的相互轉化 193
第五節 知識產權保護必須科學 196
第十二章 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及勞動力的使用 199
節 什么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和勞動力的使用 200
第二節 勞動力使用價值形成于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全過程 205
第三節 勞動力的勞動價值形成于勞動力再生產過程和勞動過程 211
第四節 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熟練勞動和生疏勞動 213
第五節 創新勞動的關鍵是知識技能創新 219
第十三章 勞動價值——商品的勞動價值和非商品的勞動價值 223
節 勞動價值是凝結在勞動產品中的被人接受的無差別的
一般人類勞動 224
第二節 具體勞動由勞動者的知識技能決定,抽象勞動凝結成產品
無差別的勞動即勞動價值 227
第三節 如何衡量勞動價值 231
第四節 勞動價值可通過交換方式和非交換方式實現 233
第五節 商品的勞動價值與非商品的勞動價值可以相互轉化 240
第六節 本書勞動價值論承認存在非商品價值 242
第七節 勞動是勞動價值構成 246
第八節 為什么說創新勞動有利于勞動價值增殖 251
第九節 勞動產品與價值觀有什么關系 252
第十節 勞動價值為什么會有守恒與不守恒現象 254
第十一節 什么是勞動價值的客觀性與主觀性、單方面性與兩方面性 256
第十二節 勞動生產率提高與勞動價值的關系 257
第十四章 知識的勞動價值 259
節 知識勞動價值的含義 260
第二節 知識的勞動價值來源具有獨立性和社會性 262
第三節 知識勞動價值的實現方式 266
第四節 知識的勞動價值與使用價值的遞減遞增關系 267
第五節 知識勞動價值運動與勞動力再生產是如何融合的 269
第六節 如何衡量知識的勞動價值 274
第十五章 效用價值 277
節 效用價值的基本含義 278
第二節 效用價值基本衡量 281
第三節 效用價值與勞動價值、使用價值的關系 282
第四節 商品和非商品的效用價值 285
第五節 知識對效用價值的影響 285
第六節 影響效用價值的因素 287
第七節 效用價值衡量 290
第十六章 交換價值 293
節 交換價值與哪些價值高度相關 294
第二節 交換價值實現的條件是什么 302
第三節 交換有什么失與得 305
第四節 交換價值隱含了哪些內容 307
第五節 什么是等價交換 309
第六節 交換雙方有哪些考慮 310
第七節 知識應用差異導致收入差距 319
第十七章 價值綜述 321
節 正確地理解價值 322
第二節 幾種常見的價值 329
第三節 價值實現方式 332
第四節 價值轉化 333
第五節 價值等式 336
該如何定義經濟學 339
該如何定義企業家 343
后記 347
新知識經濟學 作者簡介
余青山,男,1965年10月生,大專學歷,公務員,從事知識經濟學學習與研究四十余年,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過多篇文章。2019年,出版知識經濟學專著《關于知識價值的若干思考》,從哲學認識論和價值論切入,研究知識價值及知識價值的經濟學特性,開創了知識經濟學研究新范式。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