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殘酷的樂觀主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81322
- 條形碼:9787500881322 ; 978-7-5008-8132-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殘酷的樂觀主義 本書特色
當你渴望實現的事物卻在事實上成為你實現自我的阻礙時,殘酷的樂觀主義便出現了。隨著戰后美國和歐洲對社會民主承諾的背離,勞倫·貝蘭特描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的殘酷樂觀主義,為我們理解和想象今天的時代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盡管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明顯不能為人們提供機會并使其生活“有意義”,但人們依舊執著于那些無法實現的關于美好生活的幻想,包括這種生活承諾的向上流動、工作保障、社會平等以及持久的親密關系。
貝蘭特回溯了情感和美學意義上對戲劇性的調諧過程的回應,這些過程在談論不穩固性、意外和危機中展開。由此,貝蘭特認為在以其他任何方式理解之前,歷史性當下首先是被情感性地感知的。她提出我們延展性的此刻往往以新形式的時間性為特征。同時,她解釋了為什么一旦危機本身被正;,創傷理論便無助于我們理解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中調解和適應的方式。因為創傷理論關注的僅僅是那些動搖我們的生活的正常感的反常事件。
殘酷的樂觀主義 內容簡介
當你渴望實現的事物卻在事實上成為你實現自我的阻礙時,殘酷的樂觀主義便出現了。隨著戰后美國和歐洲對社會民主承諾的背離,勞倫·貝蘭特描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的殘酷樂觀主義,為我們理解和想象今天的時代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盡管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明顯不能為人們提供機會并使其生活“有意義”,但人們依舊執著于那些無法實現的關于美好生活的幻想,包括這種生活承諾的向上流動、工作保障、社會平等以及持久的親密關系。
貝蘭特回溯了情感和美學意義上對戲劇性的調諧過程的回應,這些過程在談論不穩固性、意外和危機中展開。由此,貝蘭特認為在以其他任何方式理解之前,歷史性當下首先是被情感性地感知的。她提出我們延展性的此刻往往以新形式的時間性為特征。同時,她解釋了為什么一旦危機本身被正;,創傷理論便無助于我們理解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中調解和適應的方式。因為創傷理論關注的僅僅是那些動搖我們的生活的正常感的反常事件。
殘酷的樂觀主義 目錄
導論:此刻的情感
**章 殘酷的樂觀主義
第二章 直覺主義者
歷史與情感性事件
第三章 慢性死亡
肥胖、主權、橫向的能動性
第四章 兩個女孩,一胖一瘦
第五章 近乎烏托邦,近乎正常
《一諾千金》和《羅塞塔》中的后福特主義情感
第六章 美好生活之后的僵局
《暫停》、《人力資源》和不穩定當下
第七章 論對“政治感”的渴望
注 釋
參考文獻
殘酷的樂觀主義 相關資料
勞倫·貝蘭特優雅地將當代藝術、文學和電影的解讀交織在一起,揭示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渴望如何一再受挫。閱讀本書是一種激動人心的理論體驗,但它同樣有一種非常實踐性的、直接的和日常的質感。貝蘭特給予我們的是一個如何在僵局中生活的指南。這個僵局便是我們當下的情感和政治境況。
——邁克爾·哈特,合著有《聯邦》
這本精彩的著作將會被大量地閱讀和引用。勞倫·貝蘭特被廣泛地認為是當代文化邏輯非常重要和非常原創性的批判家之一。在這里,通過對殘酷的樂觀主義細致而強有力的解讀,她為我們提供了思考我們所熟悉的過程的嶄新視角——分析那些讓人們不斷接近摧毀他們的事物、幻想和世界的心理和結構的動力機制。
——薩拉·艾哈邁德,著有《幸福的承諾》
殘酷的樂觀主義 作者簡介
勞倫·貝蘭特,美國著名文化理論家,康奈爾大學博士,芝加哥大學英語系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2019年獲得現代語言學會哈貝爾終身成就獎。著有《女性的抱怨》《剖析國家幻想》等。
吳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講師。研究關注家庭、性別與文化政治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