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論行走(八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273664
- 條形碼:9787544273664 ; 978-7-5442-736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行走(八品) 本書特色
1.風靡歐洲的療愈哲學,當代青年的抗焦慮修行書。雞湯肩負不起生活的重壓,哲學可以。 2.幫助疲憊的都市人,抵御當下生活的瑣碎無聊,在繁雜的聲音中找到心靈的安寧。 3.尼采、梭羅、康德、本雅明……為什么所有的哲學家都愛走路?《論行走》,帶領我們在行走中尋找意義,找回自我。 4.再不愛運動的人也會被這本絕妙的小書激勵。行走,是一場自我療愈。 5.法國新銳哲學家,當代法國極受大眾歡迎的年輕哲學家,作品被譯為30多種語言。 6.小開本假精裝,芬蘭輕型內文紙,手感輕盈;通勤路上、睡前時間、午后閑暇……碎片時間,隨手翻閱,隨時給心靈來點氧。
海報:
論行走(八品) 內容簡介
尼采通過行走,在誕生的悲劇中發現向上的力量;蘭波通過行走,在風暴中抒寫激情的詩篇;梭羅通過行走,在瓦爾登湖邊完成對野性的征服;本雅明通過行走,在城市游蕩中成為詩意的漫游者。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行走,我們都在行走中尋找意義。而日常的行走,是簡單的療愈。 看完這本書,你會迫不及待地想要放下手機行走起來,去激發創造、喚醒自由,同時也令靈魂獲得平靜。
論行走(八品) 節選
我為什么是一個如此出色的行走者(尼采)
“盡量少坐:只能對在露天、在身體自由擺動、在肌肉恣意活動情況下得出的想法頂禮膜拜。所有的偏見都來源于封閉的心靈。我再重復一遍:成為一個閉門不出的人,是對思想犯下的滔天罪行!
尼采寫道,斷絕關系總是很困難,也總讓人備受折磨,因為切斷的是本來緊密的聯系。但是,就尼采的生平來看,絕交有時也可為人們插上自由之翼。尼采的一生充斥著絕交、孤立,他總在切斷各種不同的關系:與這個世界、社會、旅伴、工作伙伴、女人、朋友、親人的關系。然而,每次寂寞的加深就意味著向自由又邁近了一步:不再需要向誰匯報,無須受到妥協的牽絆,視野也因此變得更為開闊、明朗。
看得出,尼采一定是一個堅韌卓越的行走者。他自己也經常提到這點。在露天的行走儼然已經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個要素,是他寫作時不變的伴侶。
他的一生可以劃分成四個重要時期。
首先是求學階段:從他出生開始到被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他的父親是一名正直、誠實的牧師,可惜英年早逝。尼采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某一波蘭貴族*后一代后裔。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他也從此成為母親、祖母、姐姐唯一的希望和熱切關懷的對象。尼采天資聰穎,他在以訓練嚴格著稱的普夫達中學完成了中學學業,接受了良好的古典教育。尼采在后來意識到了這段嚴苛訓練的偉大之處,正如古希臘諺語所言:要想學會指揮,首先要學會服從。尼采的母親無條件地信任兒子,并對他表現出了*高崇拜,希望他用自己無與倫比的智慧為上帝服務。她期盼尼采能成為一個神學家。當時,尼采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小伙子,只是患有嚴重的近視,后來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矯正。之后,他在波恩大學繼續深造,隨后來到萊比錫大學求學。二十四歲那年,經學者謝爾思的推薦,他被任命為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這一成就在他那個年紀實屬難得。尼采人生的第二個階段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他教了十年的希臘古典語言學,這十年充滿了艱辛和失敗。首先,工作量大得驚人:除了在巴塞爾大學授課,他還需要在一所教育學院兼課?墒,尼采真的只想當一名古典語言學者嗎?他曾長時間癡迷于音樂,后來又狂熱地迷戀上了哲學。誠然,確實是古典語言學*先向尼采張開懷抱,但投入對方懷抱時,他卻略帶苦澀,因為他并不以成為古典語言學者為其*終的天職。然而,無論如何,這一學科幫助他閱讀了許多古希臘名著: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作品,荷馬、赫西俄德的詩歌,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學著作,以及第歐根尼·拉爾修的歷史作品(尼采很喜歡他的作品,他說在拉爾修的作品中,他讀到了人是凌駕于系統之上的)。工作的**年過得十分美好:尼采充滿熱忱地準備著上課內容,他的課也受到了學生的大力追捧。同時,豐富的教學生活也讓尼采結識了新的同事,有一位名叫弗蘭茨·奧弗爾貝克的神學教授很快成為他親近而忠誠的朋友。這位朋友后來成為尼采一生的摯友,總在危難之時向他伸出援手—正是他,在那場災難后,在都靈接納了尼采。一八六九年,尼采輾轉來到盧塞恩,為的是能夠更便捷地到達特里布森去拜訪棲身在當地豪宅里的“大師”瓦格納。在那里,他為瓦格納夫人科茜瑪的魅力所傾倒。在后來寫給科茜瑪的熾熱信件中,尼采把她喚作:“我的公主阿麗亞娜,我心愛的人—外界流傳我應該會成為一個人物,然而,事實卻是:很久以來我只是有幸和真正的人物們保持著聯系罷了!
對藝術的激情和對大學工作的熱忱讓尼采良好的身體狀況并沒有保持多久。他的身體開始變差,并時常伴有疾病發作。自此,尼采的身體開始在各種沉重的誤解中開始了它的報復。
尼采遭遇的首先是事業上的誤解。事件的導火索來自他一八七一年出版的《悲劇的誕生》。這本著作震驚了當時的知識界,也激怒了一批古典語言學教授。是否隱隱之中他們本來自己也打算寫一本這樣的書?這不是一本以嚴肅研究為基調的著作,全書充滿了模糊的直覺判斷和抽象的形而上觀點,展現了混沌和規范的永恒沖突。緊接著是友誼上的打擊。雖然他還會經常懷著朝圣般的心情前往拜羅伊特去拜訪音樂大師,然后回到特里布森,順帶游歷歐洲。然而,每次拜訪完畢,尼采都能夠更深切地感受到瓦格納狂熱的教條主義和盛氣凌人的作風,而且這一切都已經浸潤到他的音樂創作中,以至于聽到他的作品總讓尼采感到胃不舒服,甚至有種病態的體驗。尼采寫道:“瓦格納的音樂讓人消沉,又讓人沉溺,只有懂得在他的音樂汪洋中不斷劃水才能幸存。因為瓦格納的作品就像一陣無序擾人的波浪將人淹沒,每次聽到他的作品都會讓我不知所措。相反,羅西尼的作品會讓人產生跳舞的沖動。更不用說比才的《卡門》了!彪S后到來的是情感上的重創:他的多次求婚請求都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后是社交上的失敗。因為尼采始終無法在拜羅伊特花哨的上流社會圈里左右逢源,也無法融
入質樸的教授、學者圈。
論行走(八品)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格魯(Frédéric Gros),生于1965年,法國哲學家,30歲即成為教授,任職于巴黎政治學院、巴黎十二大等學府,學術研究領域涵蓋精神醫學史、刑罰哲學、西方戰爭思想等。他曾負責編輯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在法蘭西公學院講授的幾堂課,是法國中生代福柯研究的重要代表。著作包括《福柯與瘋狂》《創造與瘋狂》《暴力的狀態:論戰爭終結》等。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