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國學浮沉 本書特色
1、三十年前風靡中國的漫說文化叢書,由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攜手十余位中青年骨干學者,再續新章。陳平原總編、總序,講述編選原則與架構。 2、漫說文化續編,從80年代起編選,直到2020年,記錄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社會、文化、生活變遷。 3、漫說文化叢書 漫說文化叢書續編,兩個甲子的風起云涌,鳥語花香,借助千篇左右的短文得以呈現。 4、一部以文學為經、以文化為緯、兼及思考與休閑的專題散文集,一套文章好讀、裝幀好看的小書。 5、國學與現代中國的文化認同,與現代中國人的身心安頓息息相關。《國學浮沉》記錄、觀察了90年代和新世紀兩次“國學熱”,包括了贊成與反對雙方的意見,也不乏對國學復興提出建議的文章。由新銳學者袁一丹導讀,敘述本書各輯主題與內容,介紹國學之爭的起源流變與本書全貌。 6、《國學浮沉》匯集季羨林、王小波、錢理群、徐友漁、葛兆光、陳平原等共28位著名作家學者,34篇文章,兼顧各方立場,力圖呈現眾聲喧嘩的思想現場。如何讓中國文化重新“血脈貫通”,是每一位關心國學命運的讀書人都應該思考的大問題。 7、漫說文化叢書及續編,封面使用雅美紋紙,內文使用JM書紙。2023年美國傳達藝術獎(CA獎)獲獎者、插畫師stano,繪制封面平涂插畫,切合主題,使用中國傳統配色,兼具復古與現代氣息。特別繪制書脊叢書logo,符合中國文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理念,和“筆寫山河”的叢書主題。裝幀雅致精美,閱讀、收藏、贈送皆宜。 8、隨書贈送全文有聲書,隨時可聽可讀。
國學浮沉 內容簡介
“國學”與現代中國的文化認同,與現代中國人的身心安頓息息相關。從社會學與心態史的角度觀察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學”沉浮,除了學理上的孰是孰非,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學熱”折射出的時代氛圍、精神需求、民眾心理。本書盡可能兼顧各方立場,力圖呈現眾聲喧嘩的思想現場。全書共分四輯,**輯正面聚焦“國學”之爭,兼及“國學熱”引發的反思;第二輯討論孔夫子及儒家傳統在當代中國的命運;第三輯的關鍵詞是“傳統”,著重從時間意識切入古今中西之爭;第四輯引入對“五四”的紀念與反思,與國學展開對話。
國學浮沉 目錄
國學浮沉 作者簡介
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主要研究領域有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中國小說史、中國散文史等。先后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 : 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 : 晚清畫報研究》《大學何為》《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等著作三十余種。 袁一丹,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及近代思想史研究。著有《另起的新文化運動》《此時懷抱向誰開》,曾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讀書》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