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蠡海文叢: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7104
- 條形碼:9787573207104 ; 978-7-5732-071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蠡海文叢: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精裝) 本書特色
★該書運用藝術生產的理論,從社會發展、禮制建設、時代風尚、文化需求等方面,對魏晉南北朝樂府與歌詩的生成機制、創作內容、表現方式、藝術特征等諸多方面,做了細致的考察與分析,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觀賞魏晉南北朝文學風貌的新的窗口,是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 ——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燕京人文講席教授、中國樂府學會會長)
蠡海文叢: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精裝) 內容簡介
"本課題研究旨在從世界、作家、作品、讀者四個維度重新審視民初上海小說界,以呈現其“興味化”主潮特征。 意義在于有力打破和糾正民初主流小說家遭遇的百年遮蔽和誤讀,對其“舊派”“鴛鴦蝴蝶派”“禮拜六派”“通俗文學家”等命名進行辨析,將其正名為“興味派”;客觀揭示民初小說的獨特價值,確認民初“小說興味化熱潮”是中國小說現代轉型的重要一環。另外,在如何賡續文學傳統,如何處理文學與市場關系,如何運用新媒介,以及如何形成實事求是的批評風氣等方面亦可為當代小說界提供借鏡。 "
蠡海文叢: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精裝) 目錄
上編 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沿革與歌詩生產
**章 三國及西晉樂府官署的演變與清商樂的早期發展
**節 曹魏及蜀、吳樂府官署的演變
第二節 西晉樂府官署的演變
第二章 東晉南朝樂府官署的簡化與清商樂的新變
**節 東晉樂府官署的簡化
第二節 南朝樂府官署的演變
第三章 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的變革與胡樂的流行
**節 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的變革
第二節 胡樂的流行
第三節 清樂與胡樂由各領風騷到融合匯流
第四章 曹魏及西晉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節 朝廷禮樂中的歌詩創作與表演——以西晉元會禮為例
第二節 帝王的歌詩愛好與創作
第三節 貴族階層的歌詩消費
第四節 文人的音樂修養和歌舞活動
第五節 歌舞藝人在歌詩傳播中的貢獻
第六節 民間歌詩的發展
第五章 東晉南朝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節 帝王的歌詩活動
第二節 王公貴族的歌詩活動
第三節 士人的音樂歌舞修養與歌詩
第四節 藝人的歌舞技藝與民間歌詩活動
第六章 北魏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節 北魏帝王的賦詩和歌詩活動
第二節 宗室子弟和士人的歌詩創作
第三節 元魏諸王的歌詩活動
第四節 藝人的歌舞技藝和歌詩表演
第七章 北齊、北周及隋代的歌詩生產與消費
**節 北齊以來帝王的歌詩活動與胡樂
第二節 北齊以來貴族與士人的歌詩活動與胡樂
第三節 北齊以來的民間歌詩
第四節 北齊以來的歌舞藝人與胡樂
小結
中編 魏晉南北朝歌詩藝術生產的個案考察
第八章 西邸交游、齊梁士風與梁武帝對歌詩的推動
**節 西邸交游與梁武帝學養的形成
第二節 齊梁士人博學能文的風尚
第三節 聲酒之好、宴會賦詩與梁武帝的文人政策
第四節 梁武帝的歌詩創作及其對梁代文人歌詩的影響
……
下編 藝術生產與歌詩藝術成就的重新解讀
結語 魏晉南北朝歌詩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價值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再版后記
蠡海文叢: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精裝) 作者簡介
劉懷榮,文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魏晉南北朝文學。出版《魏晉南北朝歌詩研究》等著作多部,在《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 宋亞莉,文學博士,青島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先秦兩漢文學。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東漢晚期士人活動與文學批評》等著作。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