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起死與采薇:《故事新編》中的古與今(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37753
- 條形碼:9787576037753 ; 978-7-5760-3775-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起死與采薇:《故事新編》中的古與今(精裝) 本書特色
“六點評論”系列原創佳作,重溫魯迅《故事新編》,直面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恩怨與糾葛,回溯隱含的內在精神批判。
★ 魯迅借《鑄劍》《理水》向顧頡剛、胡適隔空喊話?
《起死》中隱含何種道家批判?
王國維自沉昆明湖與魯迅撰寫《采薇》之間有何內在關聯?
魯迅如何展開知識分子批判?
以今釋古還是以古喻今?
……
★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魯迅研究專家祝宇紅,帶我們重溫魯迅的《故事新編》,直面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恩怨與糾葛,回溯隱含的內在精神批判。
★ 條分縷析,揭開歷史的層層面紗
抽絲剝繭,還原古今的多重寓意
★“起死”有“起死人而肉白骨”的“人之再造”之意,“采薇”聯系著包括魯迅在內的中國知識階級的內在思想矛盾批判。
起死與采薇:《故事新編》中的古與今(精裝) 內容簡介
魯迅糅合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并對其進行重構,撰寫了八篇短篇小說(包括《補天》《奔月》《鑄劍》《理水》《采薇》《出關》《非攻》《起死》),合之為《故事新編》。
《起死與采薇》通過對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的細讀,聯系各篇創作過程中的歷史背景,對魯迅糅合今事改寫古事、以今釋古或以古喻今的意旨進行了勾沉索隱式挖掘。本書抽絲剝繭,發掘魯迅文本中的微言,以《起死》始,以《采薇》終,一首一尾串起《故事新編》的文化傳統反思和知識分子批判的雙重主題。
魯迅在這些短篇小說中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同時代知識分子所共同關心的,本書為進一步深入了解近代中國文化界所面對的關切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起死與采薇:《故事新編》中的古與今(精裝) 目錄
1.多重起源
2.初的原點
3.“油滑”與“速寫” 一、《故事新編》中的“新神話”
1.神話與“人之歷史”
2.“神格”與德國浪漫主義“新神話”
3.魯迅與姉崎正治 二、《故事新編》與顧頡剛、胡適的潛在對話
1.公仇非私怨
2.在疑古思潮與民族凝聚力之間
3.諸子學、古史研究與中國傳統思想批判
4.“王道”“天命”的歷史批判和現實諷喻 三、《起死》與道家批判
1.從小說中的道士與道家說起
2.《起死》的敘事淵源
3.“惡境頭”
4.“吃教”
5.不成仙,反見鬼 四、《采薇》與知識分子批判
1.夷齊之死與王國維自沉
2.《采薇》中的民國史
3.為何是梁啟超?
4.魯迅的儒家個人主義批判與現代知識分子問題 引用文獻
起死與采薇:《故事新編》中的古與今(精裝) 作者簡介
祝宇紅,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魯迅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無雙的自我——張愛玲的個人主義文學建構》(上海書店出版社,2018)等。論文《“化俗”之超克——魯迅〈起死〉的敘事淵源與主旨辨析》獲第七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論文《手槍、銀頂針與“古怪的天意”——從魯大海形象修訂重審〈雷雨〉作者意圖與悲劇性質》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0年度論文獎,另有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