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精)孤絕的火焰: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1143441
- 條形碼:9787541143441 ; 978-7-5411-4344-1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孤絕的火焰: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本書特色
◆受莫言、閻連科、李敬澤贊譽的70后小說家。
◆70后代表作家、2016中國好書獲獎作家——徐則臣文學評論集結(jié),囊括中外文學評論、文藝漫談、書籍序跋、演講發(fā)言等多個部分,全面詳盡,很多更是初次面世!
◆從馬爾克斯到卡爾維諾,從福克納到卡夫卡,從李浩到林白……徐則臣將自己的文學感想融入文學評論中,娓娓道來關(guān)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點滴。
◆2018年,實力派作家徐則臣帶來新的閱讀體驗!
(精)孤絕的火焰: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內(nèi)容簡介
《孤絕的火焰》是70后實力作家,《耶路撒冷》《跑步穿過中關(guān)村》作者徐則臣的散文隨筆集。該書收錄了徐則臣從正式寫作到現(xiàn)在所創(chuàng)作的多篇散文,涉及中外文學評論、文學漫談、序跋發(fā)言等多個部分。
長久以來,身為70后作家的代表,徐則臣一直以小說家的身份為世人熟悉,他的小說屢獲大獎,他筆下的“北京”刻畫了當下北漂一族的生活。但不容忽視的是,作為一名作家和《人民文學》的編輯,徐則臣對于文學,對于創(chuàng)作其實也有著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書正是基于該理念,挑選出徐則臣的散文隨筆,讓讀者進一步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一窺作者十多年的思想變化歷程。從馬爾克斯到卡爾維諾,從福克納到卡夫卡,從李浩到林白……徐則臣將自己的文學感想融入文學評論中,娓娓道來關(guān)于創(chuàng)作的點滴。
(精)孤絕的火焰: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目錄
目錄
/ 外國書評 /
一部值得張揚的偉大小說............................................. 3
把大師掛在嘴上 ............................................................. 13
——讀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jīng)典》
福克納的遺產(chǎn) ................................................................. 19
——看《福克納傳》
天使與魔鬼 ..................................................................... 24
——伊斯梅爾·比亞《長路漫漫》
無用之用 ......................................................................... 28
——《黑書》
世界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33
——《波伏娃:激蕩的一生》
孤絕的火焰 ..................................................................... 38
——重讀黑塞
簡筆畫的奈保爾 ............................................................. 42
——《米格爾街》
從一個蛋開始 ................................................................. 46
——重讀卡夫卡
《純真博物館》和帕慕克............................................. 51
如果我說,卡佛沒那么好............................................. 60
J.貝恩勒夫與《恍惚》 .................................................. 66
瑪格麗特·德·默爾和她的《滅頂》 ........................ 71
與大衛(wèi)·米切爾對話 ..................................................... 78
何人不起故園情 ............................................................. 84
——伊斯梅爾·卡達萊《恥辱龕》
當?shù)赖略庥鲎饑?............................................................. 89
——《生死朗讀》
/ 中國書評 /
一只古典貓的現(xiàn)代玩法 ................................................. 99
——讀吳玄小說集《誰的身體》
那些梗著的脖子 ............................................................. 104
——讀艾偉的小說集《水上的聲音》
李浩小說的幾個關(guān)鍵詞 ................................................. 108
浮華之前 ......................................................................... 118
——看袁遠的兩個小說
異化者的天堂 ................................................................. 122
——評陳繼明的長篇《一人一個天堂》
讓“人”從官場里站出來............................................. 128
——評王秀云的《返青》
把初戀還給大家 ............................................................. 132
——讀鄧菡彬的兩個小說
拿什么為“先鋒”招魂 ................................................. 137
——看葉勐的三個小說
通往寧和與安妥之路 ..................................................... 142
——楊帆小說《瞿紫的陽臺》
《羅坎村》的意義 ......................................................... 146
有本書被大解寫了 ......................................................... 150
——《傻子寓言》
小說、世界和女作家林白............................................. 155
/ 文學漫談 /
我所見聞的中國文學在英國......................................... 161
小說的聲音之旅 ............................................................. 165
轉(zhuǎn) 身 ............................................................................177
——我的文學自傳
遙如古人的師兄越來越近.............................................183
靈魂鏡視者 ..................................................................... 188
——列夫·托爾斯泰
經(jīng)典、難度和動蕩的名單............................................. 192
創(chuàng)作談:局限與創(chuàng)造 ..................................................... 197
文學是另外一種方程式 ................................................. 201
出走、火車和到世界去 ................................................. 206
——創(chuàng)作感想
“不等人”的新人之書 ................................................. 210
《收獲》或“巨鹿路675號”....................................... 214
除了年輕,我們還有年輕............................................. 219
/ 序跋發(fā)言 /
以自己的方式 ................................................................. 227
——為卞心宇小說序
《通往烏托邦的旅程》自序......................................... 232
說,為什么說 ................................................................. 235
——序李浩《閱讀頌,虛構(gòu)頌》
能有多復雜,就可以有多緩慢..................................... 240
——《耶路撒冷》跋
《所有的名字》序 ......................................................... 245
致沉默的生活 ................................................................. 259
——小說集《古代的夜晚》自序
《王城如海》后記 ......................................................... 268
《跑步穿過中關(guān)村》自序............................................. 280
《青云谷童話》后記 ..................................................... 283
零距離想象世界 ............................................................. 289
——上海青創(chuàng)會上的發(fā)言
新媒體時代與文學 ......................................................... 297
——在復旦大學“新世紀十年文學:現(xiàn)在和未來” 國際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302
——在“中日青年作家論壇”上的發(fā)言
中國文學的世界之路 ..................................................... 308
——在愛荷華大學“今日世界文學”課上的發(fā)言
(精)孤絕的火焰: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相關(guān)資料
徐則臣已然是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他總能貼著生活的邊緣走,開掘出一條彎曲卻執(zhí)拗的屬于自己的路徑,這回要走到很遠,走到“耶路撒冷”。這部作品顯現(xiàn)出徐則臣不同尋常的氣象,他無疑會成為這個時代重要的小說家。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 出現(xiàn)徐則臣,在中國文學寫作的語境里是一個值得心中暗喜的信息,它從學院傳出來,意味著中國文學被忽視甚至部分地或者說曾經(jīng)斷裂的學院寫作的傳統(tǒng)有了新的生機。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zhàn)軍 徐則臣的寫作,已經(jīng)充分顯露了一個小說家的能力和氣象:他對充滿差異的生活世界具有寬闊的認識能力,對這個時代的人心有貼切的體察;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具有充分精神和藝術(shù)準備的小說家,他對小說藝術(shù)懷有一種根植于傳統(tǒng)的正派和大氣的理解,這使他的小說具有樸茂、雅正的藝術(shù)品格。 ——評論家李敬澤孤絕的火焰
——重讀黑塞
十幾年前讀黑塞,留下來的印象是,這是個我很喜歡的散 文家;現(xiàn)在重讀黑塞,我覺得他是一個詩人和人生哲學家;而 真正讓黑塞名世的當然是他的小說,我過去和現(xiàn)在讀的也基本 上都是他的小說——這就有意思了,為什么我讀著小說卻偏偏 無視他的小說家身份呢?
得好好想想。十幾年前我剛念大學,正值年少,半瓶醋生瓜蛋子往往張狂。似乎年少時都如此,你憋了一肚子情要抒,你滿腦門 的歪理邪說想對人講,你都靜不下來去踏踏實實體會一個長故 事,也沒那個耐心去認真打撈詩歌分行后漏掉的那部分意蘊,你以為什么都理解什么都能理解,喜歡摘抄和使用甜得發(fā)膩的 抒情段落和那些峨冠博帶的哲理篇章,那么,讀黑塞正合適。他的情感比我還泛濫,文字比我還美麗憂傷,對人生和精神的 思索更是我所莫及——他把我鎮(zhèn)住了,一肚子的情和話硬生生 地咽回去。無知者可以無畏,即便我從黑塞那里得到了不少見識,依然無所畏懼,有的反倒是同盟者的會意與竊喜。我在他那里看到了我想抒的情和我想說的話,他如此善解人意,仿佛下筆時想到了世上還有另外一個人;他說得又如此之好,我完全可以拿過來就用,我振振有黑塞詞,滿可以把別人唬得一愣 一愣,半瓶醋晃蕩起來的感覺也很好。如果沒看過《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你能知道精神屬父、藝術(shù)屬母不是我說的?
反正那時候我是把黑塞當成了摘抄本,一個剛剛看見文學 和思想的影子的準文學青年,只會對他作斷章取義的欣賞和理 解,指點和傾訴欲望洶涌澎湃,等不及我從整體上把握一個作家。因為言說和滿足言說是年少的要務,我看見的黑塞文 字,只能是散文,不會是詩或者小說。
那么時至今日,為什么他依然不能重新做回他的小說家? 或者說,在他的小說里,為何我看到的黑塞更為清晰的形象乃 是一個詩人和一個哲學家,而非小說家?
孤絕的火焰
——重讀黑塞
十幾年前讀黑塞,留下來的印象是,這是個我很喜歡的散 文家;現(xiàn)在重讀黑塞,我覺得他是一個詩人和人生哲學家;而 真正讓黑塞名世的當然是他的小說,我過去和現(xiàn)在讀的也基本 上都是他的小說——這就有意思了,為什么我讀著小說卻偏偏 無視他的小說家身份呢?
得好好想想。十幾年前我剛念大學,正值年少,半瓶醋生瓜蛋子往往張狂。似乎年少時都如此,你憋了一肚子情要抒,你滿腦門 的歪理邪說想對人講,你都靜不下來去踏踏實實體會一個長故 事,也沒那個耐心去認真打撈詩歌分行后漏掉的那部分意蘊,你以為什么都理解什么都能理解,喜歡摘抄和使用甜得發(fā)膩的 抒情段落和那些峨冠博帶的哲理篇章,那么,讀黑塞正合適。他的情感比我還泛濫,文字比我還美麗憂傷,對人生和精神的 思索更是我所莫及——他把我鎮(zhèn)住了,一肚子的情和話硬生生 地咽回去。無知者可以無畏,即便我從黑塞那里得到了不少見識,依然無所畏懼,有的反倒是同盟者的會意與竊喜。我在他那里看到了我想抒的情和我想說的話,他如此善解人意,仿佛下筆時想到了世上還有另外一個人;他說得又如此之好,我完全可以拿過來就用,我振振有黑塞詞,滿可以把別人唬得一愣 一愣,半瓶醋晃蕩起來的感覺也很好。如果沒看過《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你能知道精神屬父、藝術(shù)屬母不是我說的?
反正那時候我是把黑塞當成了摘抄本,一個剛剛看見文學 和思想的影子的準文學青年,只會對他作斷章取義的欣賞和理 解,指點和傾訴欲望洶涌澎湃,等不及我從整體上把握一個作家。因為言說和滿足言說是年少的要務,我看見的黑塞文 字,只能是散文,不會是詩或者小說。
那么時至今日,為什么他依然不能重新做回他的小說家? 或者說,在他的小說里,為何我看到的黑塞更為清晰的形象乃 是一個詩人和一個哲學家,而非小說家?
前段時間朋友短信我:一定要看《悉達多》。她的意思或 許是,我與黑塞有相同的職業(yè),既為典范,且是她千里挑一的 鐘愛之書,我應該看一看。朋友的眼光素來令我敬佩,我趕緊 往書店跑,拿到這個三月份剛出的新譯版本。恰好之前剛讀過 菲利普·羅斯的小說《凡人》,和《悉達多》一樣,是個薄薄 的小冊子,題旨也頗類似,都是對人一生的證悟:前者凡俗, 一生瑣碎卑微,死有無奈也有清明;后者修道,艱辛破執(zhí)求 索,終得了晚年寧和的正果。兩相比較,我回朋友短信:我更 喜歡《凡人》而非《悉達多》。原因是,我在《凡人》中看見 了小說應有的豐沛的人間煙火和日常細節(jié),看見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如何一點點死去,他遵循著在這個世界里生活的邏輯;而在《悉達多》中,我看到的只是一個人在往一個抽象的真理狂奔——盡管悉達多悟道的歷程緩慢曲折,但他的歷程如公交車 線路一樣早就被黑塞預設好了,悉達多只要不出軌,必定能如 愿抵達終點。黑塞在小說里給了形而上充分的空間,形而下的 世界則寥寥幾筆,我看不到一個人在通往未知的征程中必將面 對的無數(shù)的偶然性,也看不到他在眾多偶然性面前的彷徨、疑 難、否定和否定之否定,那些現(xiàn)實的復雜性被提前過濾掉了,生命的過程因此缺少了足夠的駁雜和可能性。
不唯《悉達多》,《蓋特露德》《羅斯哈爾德》《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納爾齊斯和歌爾德 蒙》,等等,大多皆如此。我知道它們都是振聾發(fā)聵的經(jīng)典, 作為小說從它們誕生之日起即開始惠及眾生,我在閱讀中也時時為之欷歔動容,但我仍然要說,我看到的更像是一個卓越的詩人和哲學家在講故事——故事從來不是詩人和哲學家的目 的,他們只在借故事表達古怪的激情和某種涉及精神疑難的真 理。他的小說如同一個詩人自閉在修道院里寫就的,少了市聲、雜音和喧囂,他激情難抑,但少有鮮活澎湃的生命感;他對靈魂的追問一意孤行,以至無暇顧及紛擾的日常細節(jié)和現(xiàn)實邏輯,人物和故事因此自在地在意念的空間里生長,主人公很容易抬腳就邁上一條純粹的精神之路上。
的確,很少有作家有能力像黑塞這般深入我們的精神困境,因為很少有作家有能力面臨黑塞那樣多的精神問題。這個從小就以逃學來反抗陳腐的教育制度和枯燥的宗教家庭氛圍的德國人,敏感,多思,對浪漫的幻想永無饜足;浪漫主義者從來都是理想主義者,而理想主義者中幾乎所有人都只能是失敗者,世界永遠不會給他們提供匹配的時代和生活,黑塞在其 中,注定與世界為敵。當他的信仰為世所傷,他會像堂吉訶德 一樣提槍上馬,大戰(zhàn)風車。設想一下他火焰般的激情,以及他 追尋內(nèi)心的孤絕的志向,再設想一下,如果一個認死理的人瘋 狂起來,結(jié)果會是什么?——他必定身陷重圍。有黑塞的一生 為證:一個人反戰(zhàn),一個人隱居,一個人獨自承擔畸形殘缺的 家庭生活,不出問題才是怪事。所以他不斷經(jīng)歷精神危機,不得不求助于榮格的弟子。
由此,就能理解為什么內(nèi)心、精神、信仰、意義等宏大抽 象的命題充滿了黑塞的文學,甚至很多小說本身就是破解一次 次精神危機的產(chǎn)物。也由此,可以解我的疑惑:黑塞想做的其 實是正視內(nèi)心,尋找靈魂的出路,小說不過是用來展示他尋找 的歷程;他懷抱如此巨大的激情和精神焦慮,小說也只好趨于詩化和哲學化了。
2009-9-22,知春里
(精)孤絕的火焰:在世界文學的坐標中寫作 作者簡介
徐則臣,1978年生于江蘇東海,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供職于人民文學雜志社,江蘇省作協(xié)簽約作家。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過中關(guān)村》《青云谷童話》等。曾獲馮牧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2015年度中國青年領(lǐng)袖”。《如果大雪封門》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同名短篇小說集《如果大雪封門》獲CCTV“2016中國好書”獎。長篇小說《耶路撒冷》被評為“《亞洲周刊》2014年度十大小說”名,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第六屆香港“紅樓夢獎”決審團獎、首屆騰訊書院文學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德、英、日、韓、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種語言。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