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人生不必太糾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936335
- 條形碼:9787563936335 ; 978-7-5639-363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生不必太糾結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凡事大度一點,看開一點;心胸廣闊一點,寬容一點;處世淡定一點,從容一點,久而久之,你會發現,糾結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生不必太糾結 內容簡介
漫漫人生路,誰不是在櫛風沐雨前行,有悲傷也有歡笑?與其對小事糾結在心,不如抬起頭,邁開腳,放下負擔,讓自己坦然前行。 有所舍棄,才有成就:有所放下,才有收獲。愿我們都能在今后的人生中,告別所有的糾結和迷茫,用嶄新的微笑迎接每一天的曙光。
人生不必太糾結 目錄
**章 樹立人生目標,不因迷茫而糾結
找到自己的生命坐標
成功從目標開始
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做自己*擅長的事
人生之路由自己來鋪
規劃人生,讓人生不再迷茫和糾結
第二章 堅定信念,不因困難挫折而糾結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不因困難和挫折而糾結
敢于迎難而上
積極面對人生中的逆境
逆境是成功的墊腳石
信念不倒,反敗為勝
第三章 堅決果敢,不因猶豫彷徨而糾結
做事要果斷
不要拖延,果斷行動起來
不要逃避,要勇于面對
即使一無所有,也要勇往直前
不要在悔恨中自我糾結
第四章 做*好的自己,不因抱怨而糾結
抱怨于事無補
不要為抱怨找借口
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開始
停止抱怨,善于反省
遠離抱怨,人生*大的對手是自己
成功,從不抱怨開始
第五章 從容淡定,不因生氣而糾結
生氣是跟自己過不去
生氣不如爭氣
不要因忌妒而生悶氣
任何時候都應保持冷靜
凡事保持一顆平常心
為人處世要淡定從容
第六章 寬容忍讓,不因計較而糾結
不要因小事而糾結
凡事不要太較真
寬容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
讓人者為上,吃虧者有福
第七章 淡泊名利,不因得失而糾結
淡看名利,不受名利羈絆
貪婪之心是做人大忌
不圖虛名,不為虛名所累
“舍得”,是一種生活的哲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生的大智慧
第八章 拿得起放得下,不因進退而糾結
做人要想得開
懂得選擇和放棄
拿得起還要放得下
有所為,有所不為
第九章 錢財終是身外之物,不因財富而糾結
不要因為貧窮而自卑
別做財富的奴隸
貧窮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人窮志不能短
快樂和貧富無關
不管貧富,都要懂得知足
第十章 真誠相待,不因情感而糾結
緣來緣盡不糾結
男人要懂得寬容大度
女人也要大氣一點
胡亂猜疑是大忌
沒有十全十美的婚姻
溝通要及時到位
第十一章 成就職場精英,不因工作而糾結
不要糾結地尋找借口
不因加班而糾結
不要只為薪水工作
沒有絕對的公平
感謝競爭對手
究竟要不要跳槽
職場糾結的根源——壓力
第十二章 遠離糾結心理,學會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過好每一天
再苦再累也要笑一笑
不要苛刻地追求完美
懂得安慰自己
時刻擁有幸福的心態
人生不必太糾結 節選
《人生不必太糾結 路不通,選擇變通 情不快,選擇看淡 心漸遠,選擇隨緣》: 生活中,很多人為自己所面臨的逆境感到糾結,甚至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然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逆境卻有著特殊的意義。 有這樣一個故事:著名球星貝利的兒子出生時,許多記者問了貝利一個問題:“您覺得您的兒子幸福嗎?”貝利是這樣回答的:“他的許多方面都比我好,但是,他缺少苦難。”苦難,也就是逆境。貝利的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逆境是成功的墊腳石。 一個女兒對父親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艱難。她說自己不知該如何應付生活,想要自暴自棄了。 她的父親是一位廚師,他把她帶進廚房。他先往三只鍋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鍋放在旺火上燒。不久,鍋里的水燒開了。他往**只鍋里放些胡蘿卜,往第二只鍋里放了一只雞蛋,往*后一只鍋里放人碾成粉末的咖啡豆。他將它們浸入開水中煮,一句話也沒有說。 女兒不耐煩地等待著,納悶父親在做什么。20分鐘后,父親把火關掉,把胡蘿卜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內,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里。做完這些后,他才轉過身問女兒:“親愛的,你看見什么了?”“胡蘿卜、雞蛋、咖啡。”女兒回答。 父親讓女兒走近些并讓她用手摸摸胡蘿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們變軟了。父親又讓女兒拿起雞蛋并打破它。將殼剝掉后,女兒看到的是只煮熟的雞蛋。*后,父親讓女兒喝了咖啡。品嘗到香濃的咖啡,女兒笑了。她怯生生地問父親:“父親,這意味著什么?” 父親解釋說,這三樣東西面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毫不示弱,但進入開水之后,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臟,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臟變硬了;而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之后,它們反而改變了水。“哪個是你呢?”父親問女兒,“當逆境找上門來時,你該如何反應?你是胡蘿卜,是雞蛋,還是咖啡豆?” 前進的路沒有一帆風順的,而一個人在逆境時的表現往往決定了其人生走向。 面對逆境,有的人努力奮爭,百折不撓;有的人淺嘗輒止,一番爭取之后便偃旗息鼓;有的人-陷入困境,就心懷恐懼,繞著問題走。不同的態度導致了不同的結局——或是到達理想的彼岸,或是碌碌無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經過逆境的磨礪方能取得成就。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就是逆境的作用。 綜觀古今可以發現,許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從逆境中走過來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正是逆境激勵他奮發圖強,刻苦讀書,是逆境造就了這位杰出的政治家;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正是由于逆境激發了斗志,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越王勾踐受到吳王夫差的攻打,家破國亡,正是這樣的家仇國恨,促使他勵精圖治,*終打敗了敵人,奪回江山,成就了“臥薪嘗膽”的千古佳話……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們生動地證明了逆境能促使人成才。 美國第18任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里。他深深地懂得,當他向母親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也沒有時是什么滋味。為了謀生,他在10歲時就離開了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僅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在做完11年的艱辛工作之后,他得到了一頭牛和六只綿羊作為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 從出生一直到21歲那年為止,他從來沒有浪費過任何錢,每個美分都是經過精心計算后花出去的。他完全清楚拖著疲憊的腳步在漫無盡頭的盤山路上行走是什么樣的感覺…… 在他21歲生日之后的**個月,他隨著一隊人馬進入人跡罕至的大森林里,去采伐那里的大圓木。每天,他都是在天際的**抹曙光出現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探出頭來為止。在一個月夜以繼日的辛勞之后,他獲得了六美元的報酬——當時在他看來這可真是一個大數目啊! 就在這樣的困境中,威爾遜下決心,絕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緊緊地抓住了零星的時間,不讓一分一秒從指縫間流走。 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好書——想一想看,對于一個農場里的孩子來說,這是多么艱巨的任務啊!在離開農場之后,他徒步到100英里之外的馬薩諸塞州去學習皮匠手藝。一年之后,他在當地的一個辯論俱樂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后來,他在馬薩諸塞州的議會發表了著名的反對奴隸制度的演說。12年之后,他進入了國會。 ……
人生不必太糾結 作者簡介
孫向榮,筆名孫朦,1974年出生吉林,2008年畢業于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曾在中央電視臺二套商橋欄目組,擔任記者工作,至今現為北京瀚文錦繡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成功策劃并出版了1000多部暢銷書作品,銷量并在全國名列前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