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30堂大師文學課:6位文學名家解讀偉大經典/梁實秋 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66338
- 條形碼:9787559666338 ; 978-7-5596-6633-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30堂大師文學課:6位文學名家解讀偉大經典/梁實秋 等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學生、家長、文學愛好者、文學研究者★大師云集,實力奉獻:沈從文、汪曾祺、梁實秋、老舍、傅雷均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師,蘇童為茅盾文學獎獲得者,6位文學巨匠聯袂解讀中國及世界文學名家名著,集體奉獻智慧結晶,給讀者帶來一場豐富的文學盛宴! ★范圍廣泛,內容豐富,無一不是經典:曹雪芹《紅樓夢》,魯迅《華蓋集續編》,老舍《駱駝祥子》《貓城記》,沈從文《邊城》《蕭蕭》《從文自傳》,張愛玲《金鎖記》《傾城之戀》,王安憶《長恨歌》,阿城《棋王》,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奧斯丁《傲慢與偏見》,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卡夫卡《城堡》《饑餓藝術家》,納博科夫《洛麗塔》,亞米契斯《愛的教育》,雨果、蕭伯納…… ★大師解讀大師,見解獨到:文本細讀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名著,像手術刀一般剖析作品的寫作技法、特色、風格、意義。 ★實用性強,有助于閱讀寫作:解讀的對象均為語文教科書推薦作家、書目,能有效幫助讀者延伸閱讀、深入理解偉大經典,尤其適合初高中生、大學生閱讀學習,堪稱一部實用的經典文學閱讀指南。 ★品讀經典不僅是讀書本身,更多的是帶給我們關于生活、命運、人生、愛情的思考,給予我們智慧的啟迪和內在的力量,引領我們自我提升,邁向更加廣闊深遠的人生。
30堂大師文學課:6位文學名家解讀偉大經典/梁實秋 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現當代文學名家聯袂解讀名家名著的文章合集。 在本書中,沈從文、汪曾祺、梁實秋、蘇童、老舍、傅雷一共六位現當代大家從各自的角度出發,每人五篇文章(五堂課),與讀者真誠分享自己多年的閱讀感悟、讀書筆記。六位作家細致解讀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福樓拜、加西亞·馬爾克斯、卡夫卡、納博科夫、《紅樓夢》《邊城》《駱駝祥子》《長恨歌》《包法利夫人》《傲慢與偏見》《約翰·克利斯朵夫》《城堡》《饑餓藝術家》《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洛麗塔》等名家名作,見解精到,豐富深刻,發人深思,帶領讀者深入理解文學經典。 6位知名作家,30堂文學課,一本書讀懂中國及世界文學頗具代表性的名家名著。
30堂大師文學課:6位文學名家解讀偉大經典/梁實秋 等 目錄
魯迅的戰斗 003
學魯迅 012
從徐志摩作品學習“抒情” 016
從周作人、魯迅作品學習抒情 026
由冰心到廢名 043
汪曾祺
沈從文和他的《邊城》 063
又讀《邊城》 087
讀《蕭蕭》 098
沈從文的寂寞——淺談他的散文 108
人之所以為人——讀《棋王》筆記 129
梁實秋
《華蓋集續編》 139
讀《駱駝祥子》 143
《貓城記》 147
《驕傲與偏執》 150
《羅密歐與朱麗葉》 154
蘇 童
談談《包法利夫人》 161
讀納博科夫 178
《城堡》:有一個地方,我們永遠無法抵達 183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是一場美好的霍亂 190
王琦瑤的光芒——談王安憶《長恨歌》的人物形象 196
老 舍
《紅樓夢》并不是夢 213
關于魯迅先生 220
唐代的愛情小說 227
亨利·菲爾丁 238
我*愛的作家——康拉得 243
傅 雷
論張愛玲的小說 259
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284
雨果的少年時代 294
關于喬治·蕭伯訥的戲劇 320
《愛的教育》 327
30堂大師文學課:6位文學名家解讀偉大經典/梁實秋 等 節選
《城堡》:有一個地方,我們永遠無法抵達?? /蘇 童 卡夫卡是一位我認為要“打包”推薦的作家,他的太多作品都值得我們去讀。因為我們的中學課本收錄了《變形記》的一部分,所以幾乎我們每個人都讀過卡夫卡的作品。 《變形記》的厲害之處在于,在整個世界——無論是哲學思潮還是文學史背景上——都還沒有出現“異化”這個詞的時候,卡夫卡就已經用小說為我們定義了“異化”!蹲冃斡洝房梢源砜ǚ蚩ㄗ髌返哪骋环N風格,但只讀《變形記》,還是讀不出卡夫卡作品真正的深度。 卡夫卡是小說家中的哲學家,或者說是一個哲學家走入“歧途”,寫了小說,讓哲學有了敘事、人物的因素。他的每部小說看似不是在寫現實,但其實處處都在寫現實,這些小說被賦予了哲學意義,其實就是對人類生活做出的某種預言和判斷。 《城堡》就是這樣一部典型的作品。小說的故事非常簡單,土地測量員K整天在小鎮里跑來跑去,目的是要進入城堡。很多次他能很近、很清楚地看到城堡,但怎么也抵達不了。 按照我們的常識,你想要去某個城堡,一定會有很多條路可以到達。但《城堡》告訴你的是,你看見了目的地——一座城堡,也看到了有很多路可以通向那兒,但是每一條路對你都是關閉的,都是死路,肉眼可見的、不遠處的城堡,你始終無法進入。這樣的問題其實完全是一個哲學問題,你能看見某一個地方,但就是無法抵達。 小說以捷克為背景。那時的法律,在現在看來是一部漏洞百出、無比荒唐的法律。比如小說中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公文,被隨意滯留在某一個地方,公文上的信息沒有被順利傳達出去,使得小鎮居民都不知道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這是一種對現實社會的影射。 小說里這樣的隱喻和表達很多,你可以理解為荒誕,也可以理解為黑色幽默,還可以理解為政治諷喻?傊@部小說里藏著豐富的可闡述的意義。而主人公土地測量員K就成了這種哲學表達、政治表達,甚至是社會學表達的一個符號,當然,更多的是文學表達的符號——一個人看見了一座城堡,卻無法到達。 不同于很多小說家所慣用的敘事、描寫以及人物的塑造,卡夫卡將這個過程壓得很扁、很小。如果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對《城堡》進行文本分析,那么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難以捕捉到的。然而讀完這部小說,每個人都會有一種感受,就是人生當中的某一個時刻,你會發現你自己就是那個土地測量員K,你的命運有可能就像這樣:你每天在看著“城堡”說,我要到那里去。然而你走**條路走不過去,你想反正人生還很長,那就走第二條路吧;但是第二條路也不通,幸好現在正逢中年,還可以走第三條路……但是你發現每一條路走到*后都是不通的。你一開始讀這部小說可能覺得有隔膜,但讀著讀著,你能進入到這本書里,領悟到原來這本書講的是自己,講的是自己生命中的某一個時刻,或者說是命運當中*幽暗的、*幽閉的某一個階段。所以,每個人在每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成為卡夫卡筆下的K,那個土地測量員。 《城堡》描寫的不是我們日常生活里的世界,而是一個荒誕的寓言。但卡夫卡就是用這種荒誕的寓言式的闡述方式,對人類生活做出某種充滿哲學性的預言,用一個“寓言”完成另外一個“預言”,用《伊索寓言》的這種“寓言”完成“諾查丹馬斯預言”的那種“預言”——這是卡夫卡作品*大的意義。這也是為什么一百多年以后,人們——無論是文學界的專業人士、愛好嚴肅文學的讀者,還是大眾讀者,把《城堡》看作是《圣經》一樣的經典文本,并且列為卡夫卡必讀的作品。 卡夫卡的另一部短篇小說《饑餓藝術家》,與《城堡》所表達的主題有些許類似。《饑餓藝術家》寫了一個雜耍藝人,他不耍刀槍棍棒,也不耍猴子寵物。他的雜耍是指把自己關在鐵籠里,一直不吃飯,只“表演饑餓”。旁邊有一個像審判員一樣的人,帶著這位“饑餓藝術家”到處表演。饑餓藝術家有一個臺子,每天展示自己已經饑餓到了第幾天,第三天……第三十天……*后餓得皮包骨頭。 他們每到一個鄉村,就給這個鄉村帶來歡樂。大家都想看一個人關在鐵籠里不吃飯能維持多長時間。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殘忍的文化,但更殘酷的是,饑餓藝術家的籠子,漸漸無人問津,因為熱鬧的馬戲團出現了,大家都去看新興的、時尚的馬戲表演。所有人都繞過了“人”的表演而去看動物的表演,甚至幫饑餓藝術家完成儀式的人——饑餓藝術家旁邊的那個審判員,也去圍觀獅子表演了。*終,饑餓藝術家被遺忘了。 漸漸地,鐵籠旁邊堆滿了雜物,以至于人們都繞著鐵籠走,他每天都聽得到路過之人的歡聲笑語,但是所有的聲音都是向著動物而去,他的表演失去了意義,而且他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突然有一天,一個像村長一樣的人物,突然發現路邊上的鐵籠里還有一個人。那個人消瘦得只剩一副皮囊,睡在草堆里。他就去跟饑餓藝術家說話:“人家都不看你,為什么不出來吃點兒東西?反正你的表演已經失去意義。”饑餓藝術家回答:“不是我愛饑餓,而是因為我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我的食物。” 世界上有這么多食物,但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的食物,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和卡夫卡在《城堡》里想要表達的“世界上有那么一個地方,看得見但就是不可抵達”的主題是類似的?ǚ蚩◤膩聿恢苯尤戧P于孤獨、決絕類的詞語,但人與這個世界*深的隔閡,他只用那么一句話,就表達出來了。 《城堡》是一部沒完成的作品,但它成了傳世巨作,這是作者卡夫卡絕對預料不到的。 卡夫卡生前是個公務員,在法律事務所工作,這個法律事務所專門負責給底層的勞動人民、工人上保險?ǚ蚩刻斓墓ぷ骱芊泵,但他又熱愛寫作,他認為自己的寫作就是寫著玩兒,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大作家、好作家,這也是卡夫卡沒有寫完一部長篇小說的原因。 中外文學史上很少有作家在生前是沒有一點兒自覺的,別的作家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受到追捧,卡夫卡卻認為自己“在文學史上可能沒名氣,可能會留下幾筆”,他生前對自己的評價和認識低到了什么程度?現在所謂的卡夫卡博物館里,幾乎沒有卡夫卡的創作手稿,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創作不應該留下來,而應該一把火燒掉?ǚ蚩ㄅR死時囑咐一個*好的朋友,在他死后要幫他把所有的、自認為不成器的作品燒光。但是他的朋友違背了他的遺愿,因為這個朋友明白卡夫卡文稿的價值。他把卡夫卡的很多手稿、作品都帶到了以色列,并讓其面世。一百多年來,卡夫卡這個名字變得越來越響亮,我想這也是卡夫卡生前沒有預料到的。 因為他的朋友把他的很多手稿、作品都帶到了以色列,所以出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幾乎所有卡夫卡的文稿都在以色列,而布拉格的卡夫卡博物館里只有卡夫卡的請假條! 卡夫卡從年輕的時候就不停地生病。他做的是基層比較辛苦的工作,經常需要出差,出差回來后就會生病,需要去醫院,需要請假。所以在卡夫卡的博物館里,你看到的是一個病人不停地向老板、上司請假,寫的各種各樣的請假條。 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死后聲名鵲起,這種差別在文學史上是罕見的,但是這就是卡夫卡?ǚ蚩ǖ男≌f,隱喻著人類的困境,并且這種龐大的隱喻可以穿越時間空間影響現在的我們。他小說中那些看似無意的句子,卻像預言一樣。 這就是卡夫卡在哲學上的意義,以及他真正的價值所在。
30堂大師文學課:6位文學名家解讀偉大經典/梁實秋 等 作者簡介
沈從文,小說、散文大師,代表作:《邊城》《長河》《湘行散記》等。 汪曾祺,小說、散文大師,代表作:《受戒》《邂逅集》《蒲橋集》等。 梁實秋,散文大師,代表作:《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云集》《槐園夢憶》等。 老舍,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 蘇童,當代小說大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黃雀記》《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等。 傅雷,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代表作:《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談藝錄》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