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7282
- 條形碼:9787214277282 ; 978-7-214-27728-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 本書特色
· 英語世界di一部《聊齋志異》研究專著
· 獨特關注,通過“異”的話語譜系呈現中國古典小說的文本吸引力
· 視角新穎,從癖好、性別錯位、夢境三大主題進入撲朔迷離的聊齋世界
· 深入剖析,探究蒲松齡如何帶領讀者跨越主/客、男/女、真/幻的邊界
· 重新闡釋,結合志怪文學傳統和明清社會思潮重構17—19世紀歷史語境
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 內容簡介
“異”在中國思想史上是一個復雜而有趣的重要話題。本書正是通過對“異”這一話語的揭橥,將《聊齋志異》這部兩百多年來廣受歡迎的經典作品所蘊含的獨特價值和深層意義呈現在讀者面前。本書梳理了17—19世紀基于文學點評傳統的《聊齋志異》闡釋史,揭示了蒲松齡關于構建“異史氏”這一敘事者形象的多重策略,并獨具眼光地探討了三種故事主題:癖好、性別錯位、夢境。在對故事文本的探索中,蔡九迪表現出非凡的博識和敏銳,以其清晰縝密的文本細讀、洞察中西的比較分析,闡明了《聊齋志異》中大量幽微的互文細節和不斷越界的意義空間,展現了在虛構與真實之間游移的明清文人精神世界。
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 目錄
致 謝 引 言 編 話語
章 關于《聊齋志異》“異”之話語
階段 “異”的合法化
第二階段 自我表達與寓言
第三階段 風格及與通俗小說的類比 第二章 異史氏自介
論《聊齋·自志》
視自我為他者
幽靈作家 第二編 故事
第三章 癖好
中國關于“癖”的概念
癖之簡史
晚明“癖”潮
論《石清虛》
嗜好與諷刺 第四章 性別錯位
論《人妖》
女化男
男扮女裝的桑沖
女中丈夫
另類女性
悍婦 第五章 夢境
蒲松齡之夢
晚明夢趣
釋夢
夢與經歷
夢與情
夢與虛構
論《狐夢》 結語 論《畫壁》
越界
幻非幻
“異”的清晰化 附錄一 《聊齋·自志》英譯文
附錄二 《石清虛》《顏氏》《狐夢》《畫壁》英譯文
參考文獻
譯后記
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 相關資料
蔡九迪所著《異史氏》一書將《聊齋志異》中的故事置于其文化和跨文化的語境下展開研究。她從“癖好”“性別錯位”與“夢境”這三大主題出發,分析了《聊齋志異》中的相關故事……每一章均內容豐富、文獻翔實,在核心主題之下涵蓋了一系列的相關話題,同時使各章的主題得以升華。蔡九迪不僅以流暢、優美的文筆為這些文化語境提供了學術性的專業論述,而且對一批引人入勝的中國文言小說進行了極具深度的精彩解讀……她的學術敏感度和細致剖析文本的能力,無疑為中國文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典范。
——《哈佛亞洲研究學刊》
很高興能看到一本關于《聊齋志異》的專著問世。《異史氏》一書討論了《聊齋志異》的成書背景及生成的世界,論述翔實、引人入勝。這是《聊齋志異》理應獲得的嚴肅的學術研究。
——《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刊》
蔡九迪將西方漢學界的《聊齋志異》研究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通過規避陳舊的社會批評和人物塑造等議題,而選擇單刀直入作品所宣稱的相關主題,如實地呈現了作者及其讀者所關切的核心內容。這是國際漢學界的一項杰出成果,對中國文學和思想史研究領域的讀者而言,必將是開卷有益和令人愉悅的。
——伊維德(Wilt L. Idema),荷蘭漢學家,哈佛大學教授
一項成熟而詳細的研究,向我們介紹蒲松齡的晦澀難懂的小說世界。
——馬克夢(Keith McMahon),美國堪薩斯大學東亞系歷史學教授
本書對蒲松齡《聊齋志異》進行的這項迷人研究,為我們理解《聊齋志異》如何適應17世紀巨大變革提供了所需的信息:不僅是從明到清的朝代更迭,而且是從關聯性和普遍性到特殊性和懷疑性的思維模式轉變。正如蔡九迪向我們展示的那樣,《聊齋志異》就是我們可以期待其呈現了明清時代復雜性的那一類作品。……讀者如果直接由《異史氏》取徑而進入《聊齋志異》,則會在閱讀時大大提高欣賞力和參與度。
——柯麗德(Katherine Carlitz),美國漢學家
蔡九迪教授的這本書是我近年來所見研治中國名著《聊齋志異》的為杰出的一部著述,既能入得其中,又能踱步其外,對文本及與之有深邃連帶關系的文化與文學慣習等做了令人嘆服的分析。
——黃卓越,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
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蔡九迪(Judith T. Zeitlin),198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文學、戲劇和視覺文化。著有《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芳魂:明末清初中國文學中的女鬼與性別》《蔡九迪自選集》等。目前,正與中國作曲家合作創作《聊齋》題材歌劇,并計劃開展《聊齋志異》全書的英譯工作。
【譯者簡介】
任增強,文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國家重點文化工程“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研究編編輯室主任,兼任文化與旅游部–北京語言大學共建“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高校海外漢學研究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海外漢學與漢籍。出版著作有《英美聊齋學研究》和《中國文化概要》(英文版)。圍繞漢學與漢籍發表論文多篇,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等摘編轉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