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旅游環境學概論(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4499
- 條形碼:9787543234499 ; 978-7-5432-344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旅游環境學概論(第三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在第二版的基礎上,修改了書中的部分用語,更新并添加了一些案例和數據。這些改動緊貼時事,提升了可讀性和實用性,為旅游學科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提供了更好的導引。
旅游環境學概論(第三版)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業也因此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不錯金、產業規模優選的行業之一。旅游業是對環境很敏感的產業,極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干擾和破壞。因而,旅游環境方面的直視和技能成為旅游學科及其他相關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之一。本書根據旅游環境的特點,以培養掌握旅游環境理論直視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從旅游環境各要素與旅游之間的關系入手,闡述了旅游環境的基礎知識、評價技術和保護方法等,以使旅游開發和活動的環境影響*小化,從而促使旅游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旅游環境學概論(第三版) 目錄
**章 旅游環境概述
**節 旅游環境系統
第二節 旅游環境關系
第三節 旅游環境效應
第四節 旅游環境問題
第二章 旅游環境基礎理論
**節 生態系統理論
第二節 環境科學理論
第三節 環境經濟學
第四節 景觀生態學
第五節 環境工程學
第六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三章 旅游社會環境
**節 旅游社會環境影響
第二節 旅游社會環境
第三節 旅游經濟環境
第四節 旅游文化環境
第四章 旅游景觀環境
**節 旅游景觀環境概述
第二節 地質地貌景觀環境
第三節 人文建筑景觀環境
第四節 旅游景觀環境評價
第五節 旅游景觀環境保護
第五章 旅游設施環境
**節 旅游交通環境
第二節 旅游食宿環境
第三節 公共、專用設施環境
第六章 旅游大氣環境
**節 大氣環境的旅游意義
第二節 大氣環境對旅游的影響
第三節 旅游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第四節 旅游大氣環境評價
第五節 旅游大氣污染防治
第七章 旅游水體環境
**節 水環境的旅游意義
第二節 水環境對旅游的影響
第三節 旅游對水環境的影響
第四節 旅游水環境評價
第五節 旅游水污染防治
第八章 旅游聲光環境
**節 旅游聲環境
第二節 旅游光環境
第九章 旅游地表環境
**節 旅游固廢垃圾
第二節 旅游土壤環境
第十章 旅游生物環境
**節 生物環境的旅游意義
第二節 旅游的生物環境條件
第三節 旅游對生物環境的影響
第四節 旅游生物環境評價
第五節 旅游生物環境保護
第十一章 旅游環境容量
**節 旅游環境容量概述
第二節 旅游環境容量測算
旅游環境學概論(第三版) 節選
第二節 大氣環境對旅游的影響 氣象與氣候的全部要素并非都能對旅游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優良的大氣環境為開展旅游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不良的大氣狀況會干擾和限制游客的旅游活動。 一、 氣象因素對旅游的影響 (一)影響客流時空分布 氣候的季節性變化,對旅游流在時間分布上的不均衡性產生影響,導致旅游業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的變化節律。氣候溫和、宜人的季節是旅游的良好季節,而炎熱或寒冷的天氣會降低人們外出旅游的欲望。在氣候學上一般采用候平均氣溫來劃分四季,候均溫在10—22攝氏度之間的時期為春季或秋季,候均溫小于10攝氏度為冬季,候均溫22攝氏度以上為夏季。據測定,氣溫在15—18攝氏度時,能使人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因而春秋季宜于旅游。 氣候條件及變化對客流空間分布也存在影響。氣候條件優越且持續時間長的地區成為旅游熱點地區,如亞熱帶和溫帶適宜于多數人的一般旅游,因此,在一年內,去亞熱帶、溫帶旅游的人,比去寒帶、熱帶旅游的人要多。天氣炎熱時節,氣候相對涼爽宜人的海濱、湖濱和山區,成為旅游熱點地區;氣候嚴寒季節,低緯度地區成為居住在北方的游客向往的地方。因此,氣候條件影響旅游流的空間分布。 (二)影響旅游功能發揮 氣象氣候條件關系到旅游地的功能和*佳旅游季節的長短,一些旅游區旅游功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與氣象、氣候條件有密切關系。以休養、療養為功能的旅游區,要求有適宜的氣候條件相配合,以提高療養效果和質量;以健身為功能的旅游區,如游泳、劃船、登山等,要有適宜的天氣條件配合,游泳要有充足的陽光、水溫適度,劃船要風浪小、水面平穩,登山要求高空風速小、無降水、日照長、氣溫不過低等條件。如果天氣條件不能很好配合,旅游者就會感到不舒服,旅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氣象氣候條件對旅游項目的性質、內容有影響。以戶外為主的旅游項目,在遇到不利的天氣條件時,可調整為室內娛樂或參觀項目,或者改為洞穴旅游;以健身為主的旅游項目,可根據不同的天氣條件,變換活動內容,使旅游活動內容盡可能適應氣象和氣候條件。 (三)影響旅游活動開展 氣象現象是影響旅游活動的外部環境條件,天氣的優劣和變化有時會對旅游產生負面影響,表現在影響旅游計劃執行和降低旅游景觀效果。天氣變化對旅游活動產生限制作用,影響既定計劃的順利執行。旅游路線及時間安排確定以后,如遇不利的天氣變化(暴雨、強風、沙塵暴等),原計劃安排就難以圓滿完成,如觀日出遭遇陰天下雨,觀日出的旅游活動就難以進行;欣賞佛光風景,要有云霧配合,如沒有合適的云霧天氣,佛光景觀就難以形成。 天氣變化對每次特定目的的游覽觀賞效果也會產生直接影響。如觀日出、觀日落、觀彩霞、觀極光、觀高山寶光、觀海市蜃樓等特定觀賞項目,就要求有瞬間的良好天氣條件相配合。如觀日出、日落時無云無霧,則能見度*佳;觀極光要夜空晴朗;觀高山寶光要有薄霧和適度的水汽條件;觀海市要西天有云,水汽濃重等。總之,只有具備相應的天氣條件,這些項目的觀賞效果才會得到保障。 (四)影響游客身心健康 良好的溫濕環境條件,會為游客的旅游活動創造優良的條件,而不利的溫濕度會對游客的健康造成影響。人體適宜的溫度在18—25攝氏度,氣溫過高會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心情郁悶,高溫高濕會使游客患上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硬皮病等結締組織疾病,并易患胃腸炎及痢疾等疾病;氣溫過低會使人感到寒冷,身心難以舒展。 一般人在45%—65%的相對濕度下感覺*舒適。濕度過高會影響人調節體溫的排汗功能,當濕度達到80%以上時,人會無精打采、萎靡不振,易中暑,而且工作事故發生概率會增加30%,濕度在85%且氣溫在30攝氏度時,人們易患頭痛、潰瘍及皮疹等疾病。濕度過低使人體水分蒸發加快,會使皮膚干燥,對鼻腔黏膜產生刺激作用。濕度過大或過小時,都有利于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科學測定,當空氣濕度高于65%或低于38%時,病菌繁殖滋生較快,從而易造成食物霉變、變質,對游客健康造成威脅。 (五)影響景區安全生產 惡劣的氣象氣候條件,如暴雨、酷熱、嚴寒、大風、雷擊、冰雹及沙塵暴等,不但阻礙旅游活動的順利進行,還會對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同時可能使旅游景觀和某些旅游設備設施損壞。如暴風雪天氣對滑雪、自駕車旅游安全產生影響;大風和強降水天氣使公路變得濕滑,導致交通事故比晴天狀態下的事故量增加約30%以上。因此,雨季不要安排去有泥石流和暴洪危險的旅游區;去干旱地區旅游,要避開氣溫*高的季節。同時,旅游業經營部門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排除各類安全隱患。
旅游環境學概論(第三版) 作者簡介
孔邦杰,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教師。主要從事旅游環境、旅游安全、旅游信息化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