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美國非裔文學中的城市書寫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847227
- 條形碼:9787564847227 ; 978-7-5648-472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非裔文學中的城市書寫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四章。**章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非裔作家作品為對象,認為他們理想化城市,將城市視為獲得重生之地。第二章聚焦于20世紀上半葉的重要非裔作家作品,認為在該階段文學中,城市不再是單純的“伊甸園”、“應許之地”,它讓獲得身體自由的黑人們在艱難中立足,在痛苦中成長,城市呈現出雙面性與復雜性特質。第三章研究20世紀下半葉的美國非裔文學,民權運動、女權運動的興起讓置身城市之中的黑人更深刻地看到城市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讓他們產生幻滅、迷失與恐懼感。第四章聚焦21世紀的非裔作家作品,美國非裔作家的城市書寫又呈現出一些新的特質,如對城市景觀的懷舊書寫,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書寫,這些都或隱或現地表達了深刻的家園情感和文化記憶,將城市視為精神的皈依之所。
美國非裔文學中的城市書寫研究 目錄
引論
**章作為“應許之地”的城市
**節夢想之城: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筆下的城市
一、從鄉村種植園到南方小城:從奴到“人”
二、北方城市中的蛻變:從手工業者到公
三、歐洲城市的游歷:從公眾人物到“人中之人”
第二節心中的“伊甸園”:《一個原有色人的自傳》中的城市與
一、尋根之旅:城市想象下的意識萌芽
二、游走在城市之中:城市符號間的現實窺探
三、自我的實現:城市空間中的越界身份建構
章城市的雙面與復雜
節《土生子》中的與空間
一、化的空間
二、空間化的
三、空間的流浪者
節自我認知的“精神邊疆”:《看不見的人》中的城市空間
一、南方的學院——虛假的伊甸園
二、紐約——“夢幻”中“勾心斗角”的城市
三、哈萊姆——發出聲音的地方
四、地下室——自我成長的精神空間
第三節《大街》中的凝視與反凝視
一、窺淫癖式的凝視
二、規訓式的凝視
三、從逐夢者到殺人犯:盧蒂的對抗凝視
第四節比爾街可以作證嗎?——正義的缺失與對愛的追尋
一、“紐約是丑、臟的城市”
二、“他們之中沒有一個正義的人嗎?”
三、“為愛與生命而戰”
第三章迷失在城市中
節《布魯斯特街的女人們》中的城市鏡像與空間閾限
一、理想的城市鏡像
二、布魯斯特街的閾限
三、布魯斯特街的女人們的宜居空間
節“別迷失于城市中!”:愛德華·P.瓊斯的都城書寫
一、迷失的表征
二、迷失的根源
三、迷失的書寫藝術
第三節《我們都是黑人夏甲的孩子》中城市空間的正義
一、華盛頓——正義缺席的物理空間
二、非正義空間中的群體焦慮
三、尋求華盛頓空間正義
第四節《爵士樂》中城市空間的閾限與重構
一、局限化的城市生活空間
二、孤立化的心理空間表征
三、集體化黑人社區的建立
第五節從《救助孩子》看消費社會中的女商品化
一、消費社會下的化敘事
二、消費社會里的自我迷失
三、尋找迷失的自我
第六節從《在世界與我之間》看當代黑人對城市的恐懼
一、現代城市無處不在的恐懼
二、日常主義——當代城市恐懼產生的根源
三、回歸與書寫:抵抗與清除古老恐懼的方式
第四章城市:焦慮的精神皈依
節《水之色》中白人母親的越界書寫
一、越界緣由:流散身份及家庭邊緣化
二、越界中的人際關系
三、越界后的“重生”與融合
節《紐約巨像》的空間言說與記憶書寫
動的城市空間
二、文化創傷下的紐約人
三、記憶傳承與建構
第三節《薩格港》的地域書寫與代言
一、記憶書寫下的薩格港
二、自信與自我成長
三、懷特黑德的后美學思想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部分以城市為背景的美國非裔文學作品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