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的天堂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7077923
- 條形碼:9787227077923 ; 978-7-227-0779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天堂 本書特色
《我的天堂》是一部來自現實的蘇州的文學報告,它密集而動情地傳遞報告了蘇州改革開放以來的深刻變化,文學地表現了蘇州人在現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創造的精神和聰明務實的性格力量,是了解現實蘇州的很好文學讀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樣的傳說和概念在人們的心里已經生成很久,但是,過去人們在感受蘇州的時候,往往是從歷史文化和山水園林這些方面出發的。所以,蘇州給人的時常是古舊閑適的印象。但是,在《我的天堂》里,蘇州古老閑適的風韻依然存在,但它在改革開放年月所煥發出來的巨大熱情和創造能量卻會給人一種更強更新的沖擊和印象。因此,《我的天堂》既是對古老閑適的蘇州的回眸,更是對新蘇州生發改變內情的追蹤和探尋。
我的天堂 內容簡介
《我的天堂》記錄蘇州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歷史,總結蘇州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功經驗,反映蘇州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輝煌成就,展示蘇州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巨大變化。 作者用一個“序篇”和四個“人間天堂史部”共計26章的結構篇幅,分別敘述了蘇州的歷史、鄉鎮企業、園區革命、地方爭雄和蘇州人哲學等這些方面表現出的奇才異智、個性作為、輝煌成就。
我的天堂 目錄
第1章 “蘇”是涂金的中國
第2章 “蘇”是夢中的“小康”
第3章 “蘇”是一對父子之間的生命傳承
第4章 “蘇”是地球人的向往
**部 異軍突起
第5章 田堙上點燃的熊熊烽火
第6章 八仙過海
第7章 牽“牛鼻子”讓姑蘇光芒四射
第二部 園區革命
第8章 浦東開發沖擊波
第9章 “新蘇州”的誘惑
第10章 1992年,太湖邊那個難忘的激情燃燒歲月
第11章 與新加坡人的親密接觸
第12章 獅島上的較量與握手
第13章 不叫“鎮”,叫“園區”,英文縮寫“SIP”
第14章 “軟件”——閃爍東西方文明精神的靈魂與光芒
第15章 國家亮綠燈:不特有特,特中有特
第16章 耀眼而奇迷的風雨彩虹圖
第17章 自己干,更出色
第三部 五虎爭雄
第18章 昆山的稱王之路
第19章 秦振華與張家港精神
第20章 常熟的“品牌”故事
第21章 吳江的金木水火土
第22章 金太倉之光
第四部 蘇州人的哲學
第23章 江水、河水、湖水、塘水
第24章 小橋、流水、人家
第25章 蘇繡、亂針繡、雙面繡
第26章 園林、園區、圓融
后記 我的、你的、我們的
我的天堂 節選
第1章 “蘇”是涂金的中國 這個地方*先只有水,古稱澤國。后來大海往后退了,長江的人海口往東推進,于是澤國變成了沼澤與江湖相嵌的網狀式沖積平原,故此地亦稱“水鄉澤國”。當這片水潦之地塵埃落定之后,整個環太湖地區,遍布著濕潤地區特有的灌木叢林,郁郁蔥蔥的櫟木、杉木、樟木及茂密的竹子與蘆草,那樹木草叢中出沒著各種動物…… 原始部落的先民,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以漁獵為主要手段繁衍生息著,與此同時他們開始了我國*早的蠶桑生產,并且創造了著名的良渚文化,為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寶貴的人類遺產和文明印跡。 公元前11世紀,商末周興之際,中原周太王的公子泰伯和二弟仲雍,為了給小弟季歷讓位,兄弟二人千里迢迢避居于江南,此舉在歷史上被稱作“奔吳”。當時的環太湖地區,乃是蠻夷之地,泰伯與仲雍帶來中原先進的農耕與建筑技術以及相對優秀的政治文化和新視野,很快成了當地的首領,并建立起了一個部落小國,史上記載日“勾吳”,從此開始了吳國的輝煌歷史。 悠悠歲月,到了泰伯、仲雍的十九世孫壽夢時代,“勾吳”開始漸漸強大起來,其子即位后正式將自己的國家從太湖邊的一個小鎮搬到了現今的蘇州城址。那時的蘇州城其實只有十幾個籃球場那么大的地盤,而且全是用土壘的,史上記載它是吳國的“子城”,這也是蘇州城的**個名字。 子城雖小,卻上演了一場宮廷政變史劇,即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當時吳國公子光(闔閭),因不滿叔伯兄弟的領導,一心想自己出來駕馭這個江南小國的航船,故而招募了一名叫專諸的俠客,令其在給喜歡吃魚的吳王僚獻大魚時,用事先藏于魚肚里的利劍刺殺了僚,從而奪得王位。闔閭是開創吳國使之成為強國的首位國王,他的主要功績是將中原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和先進的農具制造工藝推廣到了吳國,使這片東南水鄉澤國迅速崛起,成為春秋時代的五霸之一。 在闔閭與其子夫差當政的幾十年里,吳國的實力主要顯示在兩個方面。一是冶金鑄造業,煉出了著名的“干將劍”,此劍*突出的特點在于一等的礦石原料和精良的鑄造工藝技術的高度融合。吳劍成就了吳國霸業。而吳國在這個時代的崛起的另一個原因是絲織產業的迅速大發展,吳綾、齊紈、魯縞、楚絹和蜀錦,成為古代絲織品的五朵奇葩。而吳綾據說后來在東漢年間被兩個兄弟偷運到了日本,成了“和服”*早的樣本;“和服”即“吳服”的諧音,其實也就是吳服。 鑄劍與絲織,這一硬一軟,成就了吳國霸業,也孕育了這個地區的文化與民風的精髓。今天的蘇州人不也是靠著干事的硬氣和成事的和氣開創了新的歷史輝煌和偉大紀元嗎? 鋼的堅硬與水的柔性,是蘇州人的性格,是蘇州昨天和今天的全部內涵所外溢的*簡單而形象的表達形態。這二者寫就了蘇州的歷史。 我們還是來說一說姑蘇吧。 那是公元前522年的某一日,一位楚國漢子翻越千山萬水,來到這片已比較昌盛的吳國之地。他不是來做生意和謀生的,他是來復仇的。此人叫伍子胥,東周列國時的一位忠臣之后,父親伍奢在朝仗義進諫,被楚王砍頭喪命。一夜急白了頭發的伍子胥倉皇出逃。可何處是歸身之地?伍子胥*后決定:到吳國去,好日后借兵回來復仇。 命運凄楚的楚國好漢來到吳國都城蘇州時,已人不人、鬼不鬼之狀,看上去與大街路邊的瘋子乞丐無異。伍子胥身上一無所有,只有手上的一支竹簫。他披頭散發,如此唱道—— 伍子胥,伍子胥! 蘆花渡口溧陽溪, 千生萬死及吳陲, 吹簫乞食凄復悲! 身仇不報,何以生為? 楚國漢子的凄婉之聲,令過路人無不駐足。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相面先生,他細細端詳了一下伍子胥,不由大驚失色:“吾相人多矣,卻從未見如斯貌者!此人必是翻天覆地之人也!”于是這位相面先生拉起伍子胥,說:“走,你跟我去見一個人。” 相面先生帶伍子胥去見的是吳王闔閭。吳王對伍子胥大為賞識,日后又因伍子胥屢立戰功,便封他為吳國宰相。伍子胥也不含糊,他助吳王大破楚國,同時也報了自己埋在心頭十九年的大仇——將早已死去的楚平王從墳墓中挖出來,鞭尸三百下,還把楚國王室宗廟燒了個精光。 伍子胥后來又扶助闔閭之子、吳國新君主夫差數十年,使得吳國成為東周列國中的強雄。后來夫差在與越王勾踐之間的那場“臥薪嘗膽”的恩怨中沒有聽取伍子胥的良言苦勸,導致越國滅吳。伍子胥在這過程中含憤自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幕痛苦的忠臣悲劇。 滄海茫茫,歲月如流。幾千年來,富國之地的蘇州人從來沒有忘記伍子胥這個名字,這是因為蘇州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且至今保存得如此完整的水城就是當年伍子胥所建。公元前514年,就是在伍子胥奔吳的第八年,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為效忠吳王和造福蘇州人民而修建了當時叫“闔閭城”的姑蘇城池。這一大手筆使伍子胥在蘇州的幾千年歷史上成為*受后代尊敬的人,他對蘇州的貢獻也是空前的。 P2-4
我的天堂 作者簡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勞動模范,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物,博士生導師。 曾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五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四次獲得“徐遲報告文學獎”。代表作有《爆炸現場》《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國家》《忠誠與背叛》《部長與國家》《生命第一》《為了弱者的尊嚴》《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淚是金》《中國高考報告》等。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