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古琴(長篇歷史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967261
- 條形碼:9787532967261 ; 978-7-5329-672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琴(長篇歷史小說) 本書特色
夢不需要細節,是對未來的預知。夢魘是一種預示,從黑暗中走出,才會看到光明的世界。細聽,在夜的盡頭,有一種滄桑、低沉的琴聲,掠過時光,隨著生命的吶喊,隆聚、化散,只為舞出一場永久的別離。長篇小說《古琴》,從一個“夢”開始,以“琴王”為主線,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講述清朝末年諸城五大家族(臧、王、劉、李、丁),及孟家等大戶,讀書、彈琴,興辦學校,參加同盟會革命的故事。
古琴(長篇歷史小說) 內容簡介
清朝末年,居住在諸城城里的臧、王、劉、李、丁五大家族,還有孟家、于家、張家等二三十家,是當地的有名的書香門第之家,長篇小說《古琴》,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以主人公王方源,他的徒弟王方廬,兒子王熙對古琴的熱愛之情為主線,細膩刻畫了同族王云龍、王景翥、王天枟、王天為、王居一等十幾個人物的生動形象,描寫了他們讀書、收藏,并與志同道合的文人志士,談詩論史,遠離官場,以求兼濟天下,興辦書齋的故事。人物故事的發展相互穿插……
古琴(長篇歷史小說)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古琴(長篇歷史小說) 節選
**章 1 王方廬一連三個晚上都在做同樣的夢:電閃雷鳴中,他和書童三水出諸城西南門,在甕城傻傻地轉了一圈,再穿過甕墻上的小門,到南邊的果園里摘蘋果。他們摘了一筐又一筐,那些蘋果閃著紅光。三點半王方廬從夢中醒來,往常他睡醒后會環視屋子幾圈,才會慢慢起床。他看得*多的是北墻上懸掛著的那張宋琴,起碼要盯上五分鐘,來來回回地打量,這是他和宋琴之間的問候。今天一刻也沒有磨蹭,他穿好長袍,來到外間,想把三水叫醒,告訴他自己連日來做的奇怪的夢。 三水睡覺不老實,半截被子耷拉到地上,還翻了面兒,白色的大洋布里子在外,藍色的竹布被面卻朝里。他斜躺在床上,半張著嘴,就像吃著東西卻忽然睡著了。王方廬把被子掀上去,蓋住三水裸露的腳,又把他的枕頭扶正。自己睡不著了,卻又不能把三水叫醒,他白天還有好多活要干。 宋琴名日“玉澗鳴泉”,形偉而厚,漆光晶瑩,通體寶灰,紋理佳妙,為世上所罕睹,加以紫金為徽,白玉為軫,黃紃朱弦,囊以古錦。龍池內有文:宋淳祐二年(1242),歲在甲戌仲春,鄴郡鐘英制。下款日:古莘李氏世輔家藏永寶用。王方廬摘下“玉澗鳴泉”,小心地放到床邊的琴桌上。為了“玉澗鳴泉”,他專門購置了一張楠木琴桌放在床邊,這樣便可以隨時彈奏了。他用一塊錦來回擦拭著,上下唇自然微張,輕輕吹著琴上的灰塵。哪有什么灰塵,三水每天都要認真擦拭一遍。這只是王方廬每天必做的功課而已。他的氣息傳到琴上,就像在與琴交流。他的手不自覺地抬起,輕輕撥動琴弦,空靈的音在屋內飄蕩。琴聲驚醒了三水,他打著哈欠進了屋,說道:“少爺,你夢游了嗎?你看看這才幾點?”他看著烏漆漆的窗外,估摸著也就不到四點。 王方廬只好把夢境跟三水說了一遍。三水這幾年經常跟著老太太去城隍廟燒香、算卦,眨巴眨巴眼睛,學著算命先生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問:“少爺,你是摘蘋果還是吃蘋果?” “我真的吃了一個蘋果,連蘋果的香味都聞到了! “你吃的紅蘋果?” “紅蘋果! “巧了,前年陪老太太去解夢,我還真聽那個人說過:夢到吃蘋果,表示要做某種嘗試。夢到吃紅蘋果,預示心中的愿望要實現! 三水腦袋靈光,嘴巴又甜,不光王方廬喜歡他,老爺、太太,所有的下人都喜歡他。三水每次都能把大家的心事猜個八九不離十,說出讓大家舒心的話。 王方廬讀的書比三水吃的面都多,對他信口開河的話怎會信以為真,剛才只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找個人傾訴而已。他沒接三水的話,轉身把“玉澗鳴泉”掛回原處。 三水沒顧及少爺的反應,繼續說:“難怪大先生選這個日子讓您拜他為師,今天果然是個黃道吉日。” 三水私下里喜歡稱王方廬的表兄王方源為“大先生”,至于為什么這樣稱呼,他自己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這應該和王方源彈琴彈得好有關。真正見了王方源,三水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叫他大少爺。三水會仰望著少爺:“誰不夸少爺聰敏,一表人才,雙眼有神,大國字臉,十五歲便已身材魁梧。關鍵是少爺的琴彈得好,既可以彈出輕柔的聲音,又可以彈出厚重的聲音。”少爺一彈琴,三水就會順著他的琴聲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少爺的琴聲讓三水相信,一定有另一個自己在做著他不敢想、不敢做的事。 多少年后,王方廬回想起光緒十八年(1892)三月的某天,心境和三水一樣,他的世界里還有另一個自己,不知他沉睡了幾千年,得用琴聲去喚醒。拜表兄王方源為師,是自己修了幾輩子的福分。王方源的人品和琴藝,不光在諸城有口皆碑,在安丘、高密、青州、青島、濟南、北京都是無人能比的。 這年閏六月,春天的腳步緩一些。前些日子諸城超然臺西園里的杏花、桃花剛隨著一場不急不緩的春雨在地上鋪成一片紅云。三水陪著王方廬去放風箏,少爺當場吟詩一首,大聲的吟誦引得好幾個人駐足。寶書堂的丁老爺捻著胡須說:“這不是經文堂的小少爺方廬嗎?”王方廬*不愛聽別人的奉承話,和丁老爺打個招呼,喊著三水匆匆離開了超然臺,從西北門去了西河灘。 謙益堂的小少爺臧少梅比王方廬小三歲,手里拿著一只硬面沙燕風箏,一看就是從濰縣買的。他手里的棉線慢慢放開,沙燕就在天空中飄呀飄。他的性格和王方廬差不多,不多言不多語的,就是膽子比王方廬小,一說話臉就紅。經文堂是諸城大戶,什么樣的風箏都能從濰縣、天津、北京買來。王方廬不喜歡買來的風箏,偏喜歡自己做。在三水的協助下,他用高粱稈做框架,糊上綿紙,做了一個超大的八卦圖案的風箏。隨著他把手里的棉線一圈圈松開,臧少梅的沙燕被比了下去。 P1-3
古琴(長篇歷史小說) 作者簡介
宋兆梅 女,山東諸城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老家》《在時光的身后》,名人傳記《王愿堅》《李仁堂》,長篇小說《相州王》。 曾獲安徽池州“綠地城·第二屆昭明文學獎”優秀獎、“風箏都文化獎”優秀文化作品獎。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