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等一場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311412
- 條形碼:9787573311412 ; 978-7-5733-114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等一場雪 本書特色
一冊女性的精神實錄。一種生活的文學寫照。一次語言的優美舞蹈。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韓國麗的文學天空一定會更璀璨,更明媚;她的下一場文學之“雪”,一定更白,更美。本書情理兼備、雅俗共賞、導向積極,雖是散文短什,卻也詩意彌漫。
等一場雪 內容簡介
全書共有六個小輯,**輯有女初長成,記錄了作者一家的親子之樂;第二輯依依墟里煙,訴說了作者的鄉愁點點;第三輯草木本有心,作者通過細致地觀察描摹出養花弄草之樂;第四輯行行重行行,記錄了作者在旅途中所遇的美景;第五輯所思在遠道,展現了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想,于微小的事務中體會平凡的幸福;第六輯風檐展書讀,記錄了作者對文學的思考,呈現作者出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思想。
等一場雪 目錄
**輯 有女初長成
*愜意的時光
我中了五百萬
初為人母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人生大事
童子吟詩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傷離別
南瓜語錄
寫給女兒(五首)
第二輯 依依墟里煙
童年,在那高高的山岡
守水
一米陽光
蛙聲
童年拾趣
聽來的故事
惜取眼前人
父親印象
愿做采藥人
那些年的“珍饈”
家有吉祥鳥
炊煙起
山城樹語
土地上的父親
遠去的斑鳩咕咕
一聲娃兒一生親
舌尖上的鄉愁
出走的村莊
第三輯 草木有本心
疏花水柏枝
魚腥草
獨不愛香蔥
那一片蒹葭
白果知冬
紫云英
紅花三葉草
荷花蓮蓬藕
臭的花
原是菩提
紅蓼
隔岸觀花
燕婉之歡
落地生根
第四輯 行行重行行
看峽江憶古思鄉
走讀織布街
誤入紅塵
春城訪秋
遇見大理
尋美磨基山
劫后余生記
秋訪胡家山莊
春天到南岔灣
與一棵樹的邂逅
第五輯 所思在遠道
鞋匠
時光,旗袍
失眠得文章
在路上
說酒
美的沉思
排爆
等一場雪
非貓時代
回憶非典那年
君問歸期未有期
茶事
閑閑
第六輯 風檐展書讀
綻放在高處的奇異之花
何不等風來
萬古人間四月天
從異鄉到異鄉
行行重行行
一場相見恨晚的愛戀
文人的尷尬
憶劉不朽老師
像馮老師一樣寫詩
兩個人的書房
北方的燈
有故事的動物
田園式的城市生活
愛情保衛戰
美食即故鄉
好一個“高齡少年”
此恨綿綿無絕期
愛情是一種病
紅樓一瞥
后記
等一場雪 節選
*愜意的時光 2016年春,萬物復蘇,百花齊放,一個新的生命,在我的體內悄然而至,這個姍姍來遲的小東西,讓人振奮和歡喜。 孕后**次產檢,抽血的結果顯示,貧血、黃體酮低,醫生診斷為先兆性流產,吃藥,靜養。待到四十多天B超后,新的問題又出現,胚胎上有一黃體,醫生說睡覺翻身的時候要小心,走路不可太快,尤其不能急轉彎,三個月內一旦破裂,寶寶就保不住了,再一次被診斷先兆性流產。三十一歲懷孕,我稱自己為“高齡產婦”,情況如此嚴峻,只得請來母親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從此,我就享受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主般的待遇。 每天母親陪著我,在家門口的公園稍微走走,除了吃飯和小睡一會兒,剩下的時間我全部用書來打發。除了讀書,其實我也想寫字,孕前小宇宙爆發,短短一些時日,寫了九篇小小說。一想到懷孕初期是胎兒器官發育的關鍵時刻,電腦輻射大,我的情況且不可久坐,忍痛割愛,只得老老實實讀書。孕前上班時,每周六天在辦公室度過,下班買菜做飯煩瑣的家務后,已是一身疲憊,躺在床上翻幾頁書便睡意蒙嚨,一本書往往十天半個月也啃不完。如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美哉,悠哉。 我有一把可坐可躺升降的皮椅,半靠在陽臺的椅子上,沐浴_著暖暖的陽光或微風拂面,開啟我的閱讀模式。一本四十五萬字的《廢都》,我僅僅用了四天時間讀完。我的閱讀范圍很廣泛,小說、散文、雜文、詩歌,遠到世界名著,近到本土作家。讀得乏了,撫摸著日漸隆起的肚皮,跟寶寶講個故事,唱個兒歌,說說話或者閉上眼睛,遐想一下關于寶寶的種種。 危險的前三個月,在小心翼翼讀書的時光里終于過去了,長舒一口氣。剛過四個月,宮縮住院,再不敢勞神,專心養胎。病情日漸穩定,醫生卻不敢讓我出院,如有反復,后果嚴重。這一住就是一個月,每天面對醫院四面雪白的墻壁,實在悶得慌,打開手機古詩詞典背《古詩十九首》,十九首背完了,背《唐詩三百首》,我不是走馬觀花似的為了背詩而背詩,從注解、譯文、作者、賞析一一深入理解。唐詩只有少數詩作上學的時候學過,兒時的記憶深刻,凡學過的仍可倒背如流,背著背著,才知道平日讀書時,那些詩詞原來的出處,為何他人學富五車,我卻腹笥淺薄了。 出院后臥床半月仍不敢翻書,半月后緩步到樓下花園,呼吸一口室外的空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月份大了,慢慢寬心了些,捧起我久違的書。寶寶的名字還沒有著落,于是,我翻開了詩經。 讀《詩經》是一件頗費周折的事情,生僻字幾乎占了一半,我對照注解,一句一句領會它的意思,上下兩本《詩經》,我研究了好一陣子,才一知半解地讀完。當然名字已經選了幾個出來,好不容易讀完《詩經》,卻聽聞,取名,男《楚辭》,女《詩經》,難道又要把《楚辭》研究一番嗎?我倒吸一口氣,頭搖得像撥浪鼓,與閱讀暢快淋漓的小說、散文相比,讀那些頗費時間和腦子的古典文學,心里實在覺得“委屈”得很。 報紙雜志不算,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孕期讀了十七本書。后來又入院兩次,三進三出終于順利生下寶寶。 十月懷胎,如履薄冰的坎坷孕之路,其實并不愜意,只是斷斷續續美美讀了一年的書,孕中作樂,無限愜意在其中。 2017年 我中了五百萬 我和孩兒他爹跟娃選在11月11日剖宮產手術,這個日子以前叫“光棍節”,如今,光棍節已經被漸漸忽略,被“雙十一”所取代。 萬一生個兒子,以后找不著媳婦兒,會不會責怪我們;萬一生個姑娘,是個購物狂,怎么辦?我們還在糾結中。孩兒他爹說:“我們的孩子怎么可能連個媳婦兒也找不到呢!她媽不熱衷購物,家庭環境影響也不至于一發不可收拾。”聽起來,分析的頗有道理,達成共識,就雙十一。孩兒他爹爹說,如果是兒子,小名叫“棒棒”,我說,要是閨女,小名叫“丫丫”,與出生日期形似。齊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快,正當我們靜候雙十一與孩子見面時,他卻按捺不住了,11月9日的晚上,如火警一般嗚嗚嗚開始發動了。 大約是新聞聯播開始的時候,我的腹部隱隱疼痛,剛開始像針刺一樣。夜班醫生說,無大礙,好好休息。可是想睡睡不著,除了疼痛,還有擔心。慢慢疼痛的時間變短,頻率加強。堅持到21點鐘。我要求做胎心監護,結果顯示,每隔五分鐘有一次強度比較大的宮縮。我的主治醫生建議,宜早不宜遲。疼一晚上,明天還是手術,長痛不如短痛,我果斷決定立馬進手術室。 她們都說,剖宮產打了麻藥不疼的,*多像螞蟻夾一樣,不知道是我對麻藥不敏感,還是那晚的麻醉師偏了手,醫生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我都了如指掌。 一把很鈍的冰涼的刀,往皮膚深處切割,一寸一寸慢慢前進,疼痛從切口處蔓延,直抵每一個細胞。宮縮的疼痛其實還在繼續,但是傷口撕心裂肺地疼痛,好像已經把宮縮的痛給掩蓋了。我咬緊牙關,沒有一滴眼淚,一聲哭喊,我知道那都沒有用,只能堅持。十月懷胎一路披荊斬棘都過來了,現在離解放僅有一步之遙。醫
等一場雪 作者簡介
韓國麗,1984年生于昭君故里,棲于峽江之濱。《燃燈》雜志編輯,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書評人。近年來,在《三峽晚報》《襄陽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吉林日報》《德州晚報》等報刊,新華網、鳳凰讀書等新媒體發表散文、小小說、詩歌若干,作品入選湖北作家協會主編的散文選本,散文《北方的燈》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三等獎,另有二十多篇作品獲評各級散文、讀書大獎。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