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心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93790
- 條形碼:9787502493790 ; 978-7-5024-937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聲 本書特色
本書包括作者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關注,對傳統忠孝文化的感悟,以及對疫情下如何自強的思考。這是一位老人對年輕一代的心聲,以期更多自強不息的年輕人可以在人生歷練中堅定信念,在歷史大潮前勇立潮頭。本書適合青年人及有一定閱歷的人閱讀,也適合老年學研究人員參考。
心聲 內容簡介
本書是《領悟》的姊妹篇,作者收錄了300多篇退休日記,分為省身、悟道、疫情和父子心語四大篇章。其中包括作者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關注,對傳統忠孝文化的感悟,對疫情下如何自強的思考,以及對家教家風的領悟。這是一位老人對年輕一代的心聲,以期更多自強不息的年輕人可以在人生歷練中堅定信念,在歷史大潮前勇立潮頭。本書適合青年人及有一定閱歷的人閱讀,也適合老年學研究人員參考。
心聲 目錄
告別
感動
團圓不忘感恩
滋養心智
有感于文王教子
理解
自律能力
表里如一
領悟自然
體貼
守孝道,安天下
孝之悟
漫談“三戒”
不負今生
學而時習之
知過必改
從善如登
淡泊明志
弘揚敬老之風
勤奮
在寒風中佇立
學會包容
一勤天下無難事
把握今天
自卑與超越
自強不息
淡然
學貴在行
務實
勿急勿躁
知止不殆
自勝難
勿以善小不為
享受過程
不言之教
知己難
修之于身
少小須勤學
感悟修身
注意細節
防微杜漸
不計較小事
自知之明
無怨人生
養心湯
修身為本
正己
看淡與放下
恬淡
貴身
專注力
思考
愚而莫木
理性思考
知難而進
人生在勤
感悟“六和敬”
禍福在己
勤儉立身
如何利用業余時間
熱愛勞動
用好零星時間
讓青春閃光
左宗棠的妙語
豁達包容
知恩報恩
專注
謙恭
忍耐
喚醒童心
不忘初心
凝神
修煉淡定
認知惰性
回眸初心
過好今天
持戒于心
惻隱之心
把握機會
厚道
自省
留心
自我激勵
堅持的力量
修煉心境
踏實做事
挖掘潛能
深耕基礎
戰勝惰性
認知自我
輕裝上陣
行動
謙和
豁達
學會思考
領悟要旨
努力
積淀
天道酬勤
鍥而不舍
珍惜
換位思考
謹言慎行
慎終追遠
無悔人生
沉思
適應變化
體驗
清醒
兢兢業業
行成于思
敬畏之心
敬業
心境坦然
精進人生
苦中之樂
心志
雕琢
清晨
堅持不懈
做好自己
順其自然
收心
敬老孝親
人生的路該怎樣走
志強言信
諸葛亮的情懷
樂觀自信
為子之道
專心致志
砥礪品行
修身不輟
沉穩
改變自己
訥于言
自信
匍匐下身子做事
耳順之悟
戰勝懶惰
存恭敬心
學有榜樣
克制
善良
理解
謙讓
自省
修身
管理自己
家訓
聆聽心聲
一念如初
主動
思考人生
重溫過去
寫在心里
充電
為青春立心
告別青年
自信
奮斗
老來悟
人生
屏讀
畢業季
修心
守靜篤
人貴有自知之明
致良知
悟道篇
《左傳》的啟迪
校訓引導人生
重塑國民形象
示范
耕耘心田
適應寒意
點滴積累
拓展
精進
溫故而知新
循序漸進
觀周之鑒
思無邪
換位思考
御寒能力
平衡之道
吃一塹,長一智
勿忘國恥
領悟執轡
讀書
堅持不懈
珍惜有限
處變不驚
在盤點中警醒
開創未來
繼承
學無止境
維持平衡
曲折
在意風險
唯道是從
靜心悟道
知善知惡
下苦功夫
感悟無為而治
人日思
踏雪悟道
潛心悟道
老子的孤寂之情
剛柔相濟
道德法
至誠之道
深思熟慮
信不足而不信
守中和
拷問良知
正視懶惰
量力而行
無我利他
效率
舉一反三
傳承
了煩
春寒之悟
有備無患
與時俱進
華為的啟迪
喚醒文化基因
兼容并包
錘煉韌勁
適應
持久的經濟戰
資源
考驗
適應格局變化
法治貴在人品修煉
漫談儲蓄
悟雪
體悟自由
動力
持之以恒
飲水思源
貴在堅持
領悟平安
鑒往知今
行穩致遠
重讀《素書》
以史為鑒
競爭意識
漫談自信
專注于目標
領悟捭闔
曾國藩的智慧
讀《挺經》隨筆
習性
責任
磨難
凝練
發展與變化
芒種
共享
過濾
讀《道德經》隨筆
領導應尊道
虛空
水之悟
管理思維
尋找失去的價值
問道
感悟心學
務實
積淀智慧
漫談規劃
取長補短
為學
疫情篇
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思考
念奴嬌·武漢
沁園春·火神山醫院
閑時自律
水調歌頭·感動
辨證施治
陽光
滿江紅·情懷
包容
學思悟行
理性看世界
禮尚往來
無題
做好自己的事
傲慢的代價
念奴嬌·清明祭
反求諸己
曙光
憶江南·武漢解封
災難考驗靈魂
讀書日的思考
理性
常態化
滿江紅·使命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啟示
后記
心聲 節選
告別 2018年9月14日 在走出辦公室之前,端詳屋里的綠植和鮮花,今天澆了*后一次水,默默地道別;把椅子端正地擺好,仔細看了一眼電腦屏幕上巡視三組的合影,眼前浮現出一起工作的難忘情景;環顧四周的墻壁、窗戶、書柜、沙發和茶幾,心底默默地和它們告別;有幾分不舍,有幾絲眷戀…… 走出辦公樓,鉆進車子。思緒翻騰,過去的歲月浮現在眼前。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在這里畫上了句號,心底泛起了無窮的回味;收獲了感悟,珍藏了友誼。四十多年的風雨人生在這里平安到港,腦海里浮現出美好的景色;沐浴了風雨,領略了彩虹;四十多年的滄桑歲月刻在臉上,額上多了皺紋,兩鬢添了銀發。四十多年的拼搏進取,化作了組織的信任;披星戴月探幽宮,廢寢忘食辨旁門。四十多年的不懈探索,長征接力有來人;繼往開來,前程似錦…… 夕陽的余輝映在車窗上,幾多感慨。夕陽無限好,只恨近黃昏。夕陽西下,泛起一絲鄉愁,牧童的歌聲在蕩漾,恨不得插翅飛回故鄉。頓時,耳邊響起母親的話語,“你怎么還不退休?”心底的內疚、自責難以平息。是啊!忠孝難兩全!父親當年無奈地嘆氣,“嗨!給國家養個兒。”現在,可以松口氣了,終于走上新的崗位——陪護母親。 告別過去,開啟未來。告別繁忙,迎來悠閑。告別砥礪奮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告別奔波,回歸自然。 告別意味著放下,放下意味著取舍。放下方知天地寬,執著難免心煩憂。告別執著,心情豁達。告別迷茫,心境坦然。告別職場的牽掛,追尋童年的興趣。 告別社會人的定位,回歸自然人的本色。一生書為伴,書人生豪情;平日筆為友,寫千秋史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告別執著,坦然放下。 感動 2018年9月15日 一篇《告別》日記,引起大家的關注,甚是感動。同事的關心,朋友的問候,飽含著深情,充滿了厚誼。有安全戰線戰友的關愛,有巡視團隊同事的向候,有不同崗位朋友的惦記,有不同時期同事的牽掛,有不同地域校友的叮镴,字里行間充滿了真誠,有關愛,有祝福,有建議,有期盼…… 《告別》是離開辦公室時剎那間的思緒,匯聚筆端,一氣呵成。萬物有靈,當你看屋里每一樣東西時,仿佛它們以同樣的眼神與你對視,好像理解主人此刻的心情。綠植有期盼,鮮花有祝福,辦公桌椅有叮囑,書柜有厚望,沙發有安撫,墻壁有關愛…… 這一切發生在片刻,相顧無言,心照不宣。好似心與靈的碰撞,情與景的交融。 《告別》引起同事朋友的關心和問候,把我的思緒帶回到風雨兼程的歲月,一樁一件往事銘刻著感恩,一點一滴記憶充滿了真誠。正因為有同事朋友一路走來的厚愛,走出辦公室前才如此不舍。正因為有同事朋友同甘共苦的拼搏,走出辦公室時才如此眷戀。 忙碌的人生收獲了同事真誠的合作,危難時同事的一個眼神,心底會涌動共鳴,頓時力量倍增。彼此燃燒激情,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曲折的人生收獲了友情,積淀了感悟,堅定了信心,真正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亦師亦友的厚愛,灑滿了披荊斬棘的征程。友愛給了我力量,增強了我的信心,使我在逆境中堅挺,在困境中奮進…… 緊張的人生收獲了共鳴。披星戴月的堅守,廢寢忘食的凝神,不怕苦,不畏難,相視一笑,又一個黎明。為了神圣的事業嘔心瀝血,無怨無悔,書寫敢于擔當的人生。如此的同仁并肩,仿佛力量無窮。 理解的人生充滿同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雪中送炭的問候令人感動。飽含真情的話語,在心底產生共鳴。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攀不上的峰。 四十多個春秋,有數不清的同事讓我感動;在風雨中攜手,在艱難時并行。四十多個寒暑,有數不清的朋友讓我感動;在危難時攙扶,在困境中引領。 四十多個年輪,刻下數不清的感恩。值此母校東北大學九十五歲華誕,感恩母校的培養再造之恩。感恩同事的并肩攜手,感恩朋友的熱情真誠友誼。感恩偉大祖國不棄寒門所提供的進階之路。 團圓不忘感恩 2018年9月24日 今天是中秋節,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秋節是團圓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我們和家人團圓時,不忘感恩駐守邊防的官兵,不忘感恩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工作人員。正是他們,為我們創造了團圓的條件;正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當我們從學校滿載而歸和家人團圓時,不忘感恩辛勤工作的園丁,不忘感恩同學們的互相幫助,不忘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當我們從職場歸來和家人團圓時,不忘感恩領導和同事的精誠合作,不忘感恩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不忘感恩組織的信任和培養。 當我們從天涯海角歸來和家人團圓時,不忘感恩一路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是他們犧牲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才有我們的平安歸來;是他們的熱情服務,讓我們體會到賓至如歸。 當我們舉杯暢飲時,不忘感恩祖國。沒有祖國的強盛,就沒有我們的團圓。 安居樂業,不忘感恩。享受人生,不忘責任。盡自己綿薄
心聲 作者簡介
王永光,男,漢族,1958年3月17日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1982年1月畢業于東北工學院采礦系采礦專業。1986年1月在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獲得(礦業系統工程)工學碩士學位。教授級(正高)工程師。1982年1月-1983年8月在河北張家口金礦工作。1983年9月-1989年12月在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學習、工作。1990年1月-1999年1月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銅鎳局、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貿易集團公司工作。1999年2月-2003年12月在中國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任副總經理。2003年12月-2004年10月任首鋼總公司駐澳大利亞HISMELT項目總代表。2004年11月-2008年10月任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2006年更名為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2008年11月起任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中國冶金科工股份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