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蘇共執政時期的意識形態 工作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40944
- 條形碼:9787552040944 ; 978-7-5520-409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共執政時期的意識形態 工作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蘇聯雖已不復存在,但由于蘇聯是世界上**個社會主義國家,它的很多做法通常又被看作是一種“模式”,并為后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所學習和模仿,甚至是照搬和復制,因而蘇聯的問題不僅僅是蘇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問題,而是社會主義國家帶有的普遍性問題。本書認為,蘇聯的解體、蘇共的敗亡固然是內外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在于蘇共長期秉持的意識形態及其工作機制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本書從蘇共的意識形態及其工作機制入手,深入剖析了蘇共意識形態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并指出其意識形態及工作機制崩潰在于其意識形態教條化和僵化、領導人壟斷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后期走向自由化、意識形態喪失教化功能和社會整合功能、思想教育工作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失落等多方面原因,為我國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蘇共執政時期的意識形態 工作機制研究 目錄
**章 蘇共意識形態的基本構成和主要特征
**節 蘇共意識形態的基本構成
一、馬克思主義
二、列寧主義
三、斯大林主義
第二節 蘇共意識形態的主要特征
一、具有終極性質的思想體系
二、教條主義色彩濃厚
三、追求“純而又純”的價值體系
四、帶有二元論色彩的思維方式
第二章 蘇共意識形態工作機制及其特點
**節 高度集權的意識形態領導體制及管理機構
第二節 意識形態工作機制——管控途徑
一、嚴厲的書報檢查制度
二、通過學科批判確立官方思想理論范式
三、用“教科書”統一思想
第三節 意識形態工作機制的運行特點
一、開展“造神”運動
二、追求意識形態的“純而又純”
三、運用意識形態批判
四、意識形態滲透生活
第三章 蘇共意識形態及其工作機制的功能
**節 意識形態的教化功能
第二節 意識形態的控制功能——干預和控制民眾精神生活
一、主要手段:思想控制
二、思想控制:介入意識行業
第三節 制造同質化的社會
一、蘇聯高度同質化的社會形態
二、蘇聯同質化社會形成的結果
第四章 蘇共意識形態工作機制造成的后果——蘇聯社會與國家的對立和沖突
**節 社會同質化表象下的社會分化
一、官僚特權階層
二、“持不同政見者”運動
第二節 否認社會分化與現實政治的張力
一、否認社會分化的做法
二、造成現實政治的扭曲
第三節 否認社會分化造成的嚴重后果——“小社會”對“大國家”的反抗
一、民眾的政治冷漠
二、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第五章 蘇共意識形態及其工作機制從高效走向崩潰
**節 意識形態教條化和僵化
第二節 領導人壟斷意識形態
第三節 意識形態逐步喪失教化功能和社會整合功能
第四節 思想教育工作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失落
第五節 高層不相信甚至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意識形態
第六節 意識形態后期走向自由化
第七節 弱化直至讓出意識形態領導權和管理權
結語 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啟示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蘇共執政時期的意識形態 工作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袁新華,華東師范大學科社與共運專業博士,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理事。曾赴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至加拿大、澳大利亞及越南等國考察。 研究方向為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版學術專著2部,參與編寫學術著作10部。承擔國家級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各1項,參與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重大項目、上海市橫向課題等6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專業權威期刊4篇,專業核心期刊20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