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28799
- 條形碼:9787570228799 ; 978-7-5702-287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本書特色
1.正統史觀的近代史母本; 2.剖析導致近古中國衰敗的制度性問題,以歷史之眼審視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 3.名家巨著,治史者不可不讀。
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內容簡介
本書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經典名著。它以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這三次歷史運動為中心,系統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時期的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及奮發自強的救國運動,分析和總結了運動失敗的原因及中國的出路、開放與自強等重大問題。其史觀和史論對現代中國影響深遠。
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目錄
原本再版序言 / 001
原本序言 / 019
緒論 / 001
**章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國 / 003
第二章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前中國和資本主義各國的關系 / 013
**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農民革命 / 021
第三章鴉片戰爭 / 023
第四章戰爭以后 / 044
第五章太平天國的興起 / 059
第六章第二次鴉片戰爭 / 084
第七章1856—1861年的太平天國 / 108
第八章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大聯合和太平天國的失敗 / 129
第二編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形成 / 155
第九章在農民大革命失敗以后 / 157
第十章封建統治者的“辦洋務” / 175
第十一章反對外國侵略的群眾運動的興起 / 198
第十二章帝國主義對中國邊疆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外交 / 211
第十三章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 / 228
第三編戊戌維新和義和團運動 / 249
第十四章中日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掠奪 / 251
第十五章第二次革命高潮出現前的國內階級形勢 / 269
第十六章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維新運動 / 285
第十七章百日維新及其失敗 / 304
第十八章義和團的勃起 / 325
第十九章八國聯軍和義和團的失敗 / 344
第四編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 / 367
第二十章第三次革命高潮的醞釀 / 369
第二十一章同盟會初期 / 396
第二十二章辛亥革命的前夕 / 421
第二十三章武昌起義和起義后的武昌政權 / 449
第二十四章革命浪潮中的各省風云 / 466
第二十五章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政府 / 491
第五編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渡 / 509
第二十六章袁世凱的反動統治和反袁世凱的斗爭 / 511
第二十七章五四運動 / 527
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節選
三、向南京的進軍 太平軍在金田村起義以后,經過連續兩年的艱苦戰斗,從廣西省打進湖南省,并穿越整個湖南省,而于咸豐二年十二月(1853年1月)攻占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然后,全軍由武昌沿長江東下,在咸豐三年二月(1853年3月)占領了南京城。長江下游的這座古都城被宣布為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 這兩年多的進軍,總的說來,是勝利的進軍,但其間經歷了多次嚴重的風險。 在金田村起義以前,清朝朝廷已經因為廣西的官員和軍隊無力撲滅本省各處造反的烽火而從外省調遣軍隊到廣西來,并把以善戰著名的湖南提督向榮調任為廣西提督,又以前兩江總督李星沅為欽差大臣主持廣西的軍務。官方起先所注意的還只是所謂“堂匪”“會匪”,即天地會的各股起義力量,但在金田起義發動后,官方立刻認定金田村這支初起的起義軍是他們的*危險的敵人。李星沅集中了本省和從外省調來的軍隊共約萬人,由向榮為前線指揮,來對付太平軍。 金田村在紫荊山區的南麓。太平軍起義后,本想進兵到桂林,但遭到向榮的軍隊在幾個方面的堵擊沒有能實現。在紫荊山區一帶的狹小地區內,初生的太平軍東突西奔,用了八個月的時間,終于向東北由山間僻徑突出重圍,經過思旺等地而到了蒙江上游的山城永安。太平天國在開始發動時就稱王宣布國號,固然造成聲勢,但因此而過早地引起了封建統治者的集中注意。這時,領導者還沒有軍事經驗,他們沒有能在敵人兵力尚未集中的時候,迅速地轉移,也沒有能尋找敵人的弱點,集中力量殲滅其中的某一部分。這就使他們幾乎被敵人扼死在搖籃里面。經過這八個月的戰斗,他們開始初步取得了機動作戰的經驗。 太平軍到了永安的時候,據城筑防堅守,遭到敵方的更大的兵力的包圍。在半年后,他們才尋找到機會突圍北上。他們圍攻桂林,沒有成功,便向湖南進兵。在經過全州的時候,馮云山被敵方的炮火擊中而犧牲。在全州城北湘江上的蓑衣渡,太平軍遭到敵人的襲擊,蒙受了嚴重的創傷。為了整頓補充隊伍,他們在湖南的道州、江華、永明間徘徊了兩個月。在這支農民的部隊中,初出省界,就發生了懷土戀鄉的情緒,一部分人要求打回廣西。以楊秀清為首,堅持了在當時的情況下唯一正確的方針,就是把從廣西追來的敵軍拋到后面去,繼續前進。于是他們東進到郴州,北攻長沙。圍攻長沙一個多月未能得手,卻在這里又犧牲了先行部隊的司令西王蕭朝貴。在撤去長沙之圍后,他們向西由寧鄉到益陽。在洞庭湖邊,他們得到了數千條民船。這使他們能夠越過洞庭湖而占領岳州(今岳陽)。清朝從各方調集來的大軍都還蜂聚蟻集在長沙、益陽一帶,而太平軍已經迅速地由岳州直撲漢陽和武昌了。太平軍在武昌停留了不到一個月,就沿江東下,在二十多天的時間內,先后攻克九江、安慶、蕪湖,直趨南京。 太平軍的領導者,各級軍事指揮員和戰士絕大多數是從來沒有打過仗的。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清朝政府調動了幾倍于太平軍的軍隊來實行圍剿追擊。統帥這些軍隊的威風凜凜的欽差大臣、總督、巡撫、將軍,遇到了這些在不久以前除本村以外沒有人知道他們名字的貧賤的農民,卻一一地敗下陣來,無法阻擋他們的前進。 在金田起義時,太平軍共約兩萬人,其中有戰斗力的不足萬人。它的兵力逐步擴大。在永安時全軍有四五萬人,有戰斗力的人約近兩萬。經過蓑衣渡一戰的損失后,進入湖南時,剩下不到一萬。他們在湖南、湖北逐步有了十幾倍的擴充,從武漢東下時已經號稱擁有五十萬之眾了。 太平軍所到之處,許多貧窮的和已經失掉土地的農民,許多本來已經流離失所,沒有什么“恒產”可以留戀的勞動者,例如湖南的郴縣、桂陽一帶山區的開礦采煤的工人,湘江上的纖夫、船戶、碼頭挑腳,許多城鎮中的鐵匠、木匠、小販、轎夫等涌進了太平軍的隊伍。也有許多已經“落草上山”的窮人成群結隊地加入太平軍,他們大多是屬于天地會的組織。 怎樣對待天地會的組織,從階級關系上說,就是怎樣對待江湖游民。在廣西、湖南、湖北,天地會的組織是非常多的。如果拒絕天地會參加,太平軍就不可能擴大自己的隊伍;如果讓游民的壞習氣支配自己,太平軍就不能維持它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維持它的嚴肅的政治面目。這是太平軍所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 早在金田起義時,就有不少天地會的人參加,其中有的人像羅大綱,在向南京的進軍中已經成了太平軍中的重要的將領。但是也有些人三心二意,例如張釗、田芳等,他們原來是羅大綱的同伙,都是潯江上的“艇匪”的頭頭。太平軍方面派人和張釗等建立了聯系,但是他們中除了羅大綱以外,一則因為害怕拜上帝會的嚴格紀律,再則因為清朝官方這時也正向他們“招安”,他們終于沒有參加太平軍,反而跑到了敵人方面去了。一些和他們接觸的拜上帝會的人還受到他們的影響而發生動搖。有的天地會頭子,例如廣西武宣的陳亞癸,曾經表示要同太平軍合作,但他的行動仍然保持著脫離群眾的土匪作風,結果很快就被敵人消滅了。又如有名的張嘉祥,原在橫州集眾當強盜,稱雄于郁江上。后來他受招安,成為清軍向榮得力的助手。 這一類初期的經驗使得太平天國的領導者提高了警惕。太平天國要求參加自己的隊伍的人必須成為拜上帝會的教徒,也就是必須完全接受太平天國的宗教信仰,服從在這種宗教信仰基礎上的組織紀律。為了使自己的隊伍既能擴大,而又不致受足以敗壞農民革命的壞習氣的影響,他們是采取了他們所能采取的*好的辦法。 宗教迷信是封建時代的農民的精神上的沉重負擔。但是在沒有無產階級的領導以前,農民即使是在爭取解放的斗爭中也難以完全擺脫這個負擔。他們沒有科學的政治的語言來表明他們的造反的目的和方向,來論證他們的造反的合理性,所以,往往只能借助于宗教的語言。太平天國的英雄們創造了農民的上帝來對抗封建統治階級用以愚弄人民的一切鬼神,并且在這個上帝的名義下激發群眾和組織群眾。他們宣布,造反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時的吃喝享受,而是為了保證一切窮苦人民的長遠福利的神圣目的;也不僅是為了推翻滿洲人的皇帝,而是為了建立一個符合于上帝意志的天國,這就比天地會的號召具有更深刻得多的內容,真正激動了一切被壓迫的農民群眾。 但是,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只能從宗教迷信中尋找他們的革命的語言和思想武器,這當然又是一個很大的弱點。在這里,我們可以指出下列兩點:**,正在進軍中的太平天國雖然依靠宗教的力量來保持了自己隊伍內部的統一性,但是對于在他們以外的各種農民革命力量,他們的宗教卻成了一個狹隘的宗派。在太平軍北上后,在廣東、廣西,繼續出現一股股的農民起義,其中主要是天地會組織領導的。他們有的聲勢也還不小,但是他們仍只能重蹈已往的覆轍,每一股各行其是,在不長的時間內就被敵人消滅。太平軍雖然也派人和他們進行一些聯系,但不可能對他們實行領導,幫助他們提高,也就只能坐看他們自生自滅。 第二,就太平天國內部來說,靠宗教為武器終究不能真正改造游民的習慣勢力以及參加到農民隊伍里來的地主階級分子。在打到南京以后,形勢顯然和以前有了變化。天京已經建立,“天國”似乎已在眼前。在這以前的打天下的過程中,太平軍成功地抵制了足以破壞農民革命的游民習慣勢力和其他勢力,在所遇到的各種挫折的考驗下證明了自己的力量。現在,勝利又要來考驗它了。雖然僅僅打下南京遠不是全國的勝利,但這考驗對它已經是十分嚴重的了。
名師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簡介
胡繩(1918-2000),江蘇蘇州人,原名項志逖,中國著名歷史學家、近代史專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歷史學會會長等職。著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二千年間》《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中國共產黨七十年》(主編)等,結集為《胡繩全書》,深有影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