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故都的文化記憶與文學書寫:京派文學與中國現代都市文化空間關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7518
- 條形碼:9787520727518 ; 978-7-5207-2751-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都的文化記憶與文學書寫:京派文學與中國現代都市文化空間關系研究 內容簡介
本課題摒棄傳統的對京派文學的研究模式,不僅把京派文學作為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來看待,而是把它放大到一個更大的文化空間下研究,延伸了文學的研究空間,賦予傳統的研究一種問題意識。對以前少有人關注的京派文人的物質、精神生活、公共交往空間、公共領域的參與等內容以及現代都市中文化沙龍、書局、學校、期刊、出版等文化形態的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作者充分關注京派文學的現代性,現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把這方面的重點放在新感覺派、現代派詩人身上。事實上京派作家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也有很強的先鋒意識和現代感,本書稿完整地呈現出這方面的成就。 本書共分六章,涵蓋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民國時期北京的都市文化背景。這一部分分別從重繪民國時期北京的文化地圖、北京的物質文化空間、民國時期北京知識分子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等三個部分展開。二是京派文學與現代都市文化社團、沙龍等的關系。三是京派文學與中國現代都市的媒介。四是京派文學與現代大學體制及教育。五是京派文學的現代性特征。六是文學和城市的關系。七事京派文學與英國有名文學團體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比較。
故都的文化記憶與文學書寫:京派文學與中國現代都市文化空間關系研究 目錄
節京派文學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及現狀述評
第二節本課題的研究意義、研究思路、主要論點和研究方法
章民國時期北京的都市文化背景
節重繪民國時期北京的文化地圖
第二節民國時期北京的物質文化空間(1912-1937)
第三節民國時期北京知識分子的物質和精神生活(1912-1937)
第二章京派文學與民國時期的報刊文化
節《大公報》文藝副刊的文學版圖(1933-1937)
第二節《駱駝草》與早期京派文學的審美趣味
第三節京派文學與《學文》雜志
第四節京派文學視域中的《文學雜志》
第五節《水星》雜志與中國現代文學空間的開創
第三章京派文學與民國時期的大學
節京派知識分子與大學校園文學
…… 第四章現代性的誘惑 第五章城與人 第六章京派文學與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比較 結語 參考文獻
故都的文化記憶與文學書寫:京派文學與中國現代都市文化空間關系研究 作者簡介
文學武,1968年生,河南省潢川縣人。199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要從事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與20世紀革命關系等領域的研究。曾經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中國比較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著有《京派小說研究》等專著多種,先后主持多項國家及教育部、上海市哲社項目。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