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7002
- 條形碼:9787100217002 ; 978-7-100-21700-2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 本書特色
本書詳細記錄了1979年后中國價格改革的實際進展,奠定了中國價格體系改革的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 內容簡介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初版于1987年,總共分為“價格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社會主義價格形成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理論價格或基礎價格”等十二個章節,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對價格形成的規律性、價格改革的理論基礎(包括目標模式、步驟、如何配套、理順價格與穩定價格的關系、經濟環境等)以及價格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關系等問題做了較為全面的探討和論述。此外,作者還對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價格理論富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梳理,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 目錄
第二章 價格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
第三章 社會主義價格形成的一般規律
第四章 社會主義理論價格或基礎價格
第五章 價格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
第六章 價格改革的目標模式
第七章 我國價格體系的改革
第八章 我國價格管理體制的改革
第九章 價格改革與價格總水平的控制
第十章 價格改革要分步、配套進行
第十一章 社會主義國家對價格的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
第十二章 為價格改革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 節選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究和討論,焦點就在于商品貨幣關系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社會主義經濟中是否存在商品貨幣關系?如果存在,是局部范圍存在,還是廣泛存在?如果廣泛存在,能不能說社會主義經濟也是一種商品經濟?等等。 我國經濟學界對社會主義商品關系問題的認識,總的來說,經歷了如下三個發展階段: **階段,從1953到年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時為止。多數人認為,社會主義兩種公有制經濟之間交換的產品、國家賣給職工的個人消費品,都是商品;而在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交換的生產資料,則基本上不是商品,只具有商品的外殼。 與此相聯系,學術界一般都按照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的觀點,解釋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存在的原因,認為除了存在社會分工這個一般條件外,主要是由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并存決定的。1956年以后,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不少文章認為,只從兩種社會主義所有制并存,不能全面說明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存在的原因,并從社會主義社會還要保留物質利益原則(或物質利益關系)出發,對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各種不盡相同的說法。但是,這一時期占統治地位的觀點,還是兩種公有制并存決定論。“文化大革命”期間,“四人幫”及其輿論工具把社會主義商品關系歸結為舊社會的殘余和痕跡,或者資本主義因素,又從斯大林的觀點大大后退一步。 第二階段,從粉碎“四人幫”特別是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i中全會到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為止。多數人認為,不僅兩種公有制經濟之間交換的產品、國家賣給職工的個人消費品,都是商品,而且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交換的生產資料,也是商品,從而肯定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廣泛的商品關系。 與此相聯系,學術界著重從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關系來分析社會主義商品關系存在的原因。例如,有人從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人與人之間、勞動者集體(企業)之間存在經濟利益的差別和矛盾,有人從全民所有制經濟中存在部分集體所有制或企業所有制因素,有人從全民所有制經濟中存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等,來論證社會主義商品關系存在的客觀必然性。 第三階段,從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做出《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到現在。一般都認為,社會主義經濟不僅存在廣泛的商品貨幣關系,而且社會主義經濟從總體上看,仍然是一種商品經濟。① 應當指出,這三個階段的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階段,確切點說,從1957年開始,就有人從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的特點出發,分析社會主義商品關系存在的原因,并且有人明確地從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經濟利益差別的角度,論證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交換的生產資料也是商品,只是這種觀點在這一階段不占主導地位。在第二階段,也有一些論著,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一種商品經濟,包括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活動也要按商品經濟的原則來組織,但是,當時并沒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經濟從總體上看仍然是一種商品經濟,土地、資金商品化和土地市場、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等問題也還沒有提出來。與此相反,在第二階段,仍有人堅持只能從兩種公有制并存來論證社會主義商品關系存在的客觀必然性,認定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交換的生產資料不是商品。在第三階段,也不是沒有人懷疑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概括。但是,這些在經濟學界和論壇中都不占優勢。這也說明,學術思想的發展、人的認識的發展,不是直線式的、同步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不同步的。 還要指出,確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比一般的承認社會主義經濟存在商品貨幣關系,在理論上前進了一大步。因為堅持兩種公有制決定商品關系存在的人,反對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人(斯大林就沒有提出過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也能接受后一種說法,即只是一般地承認社會主義經濟存在商品貨幣關系。也有人贊成從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尋找商品關系存在的原因,但是不同意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包括資金等生產要素市場,認為資金等生產要素市場是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東西,這實際上是不承認社會主義經濟從總體上看是一種商品經濟。與此不同,承認社會主義經濟也是一種商品經濟,就意味著承認社會主義經濟活動絕大部分是商品經濟活動,例如,工農業產品,除少數自給部分(工業品不到10%,農產品三分之一左右)外,都要作為商品進入流通過程,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的提高,工農業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商品率將進一步提高;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要求徹底擺脫自然經濟的鎖鏈;有計劃地組織、調節、控制經濟,就是有計劃地組織、調節、控制商品經濟;承認社會主義企業是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隨著社會主義商品關系的發展,一些不是勞動產品的,如土地、資金等,也將逐步商品化,進入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社會主義經濟主要是通過企業間的橫向的信息流和市場力量,來協調經濟的運行,尊重等價交換原則,發展橫向經濟聯系;市場機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內在機制,將發揮重要作用;等等。所有這些,相對于原來承認社會主義經濟存在商品關系的認識,是一個大的飛躍。 ……
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 作者簡介
張卓元,廣東梅縣(現梅州市)人,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穩健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成本研究會名譽會長,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榮譽理事長和評獎委員會主任,1991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