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蜜蜂的寓言(全兩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4214
- 條形碼:9787100164214 ; 978-7-100-16421-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蜜蜂的寓言(全兩卷) 內容簡介
《蜜蜂的寓言》是近代英國思想目前非常有影響的學術名著。《蜜蜂的寓言》副標題為“私人的惡德,公共的利益”。這一說法后來被人們簡便地解說為“私惡即公德”。其中“蜜蜂的寓言”描述了一個“蜜蜂的國度”,在那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瘋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虛榮、偽善、欺詐、享樂、嫉妒、好色等惡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無遺。令人驚異的是,當每只蜜蜂在瘋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時,整個蜂巢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后來,邪惡的蜜蜂突然覺悟了,向天神要求讓他們變得善良、正直、誠實起來。然而整個蜜蜂的王國卻由此一磅貶值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無人跡,不再有人訂貨,全國呈現出一片蕭條景象。曼德維爾借助“蜜蜂的寓言”想要說明:私欲的“惡之花”結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這就是有名的“曼德維爾悖論”。從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驅動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懷來建立一種充滿美德的繁榮社會,那只是一種“浪漫的奇想”,因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個人惡行恰恰是社會繁榮的能源,離開了這個能源,公共利益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這樣的善之花,都將結出貧困和偽善的惡之果。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所表達的“私惡即公德”的主張啟發了后來的休謨、斯密和二十世紀的哈耶克等思想家。可以說,曼德維爾的這一主張為后來斯密市場機制的思想奠定了基礎,并且成為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倫理的基本隱喻。在人類思想史方面,基督教等眾多宗教長期宣揚人要一心向善,并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終走向至善與幸福的基礎。而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則明顯是對這樣一種“善良意志論”的反動。可以說,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打破了人類“善良意志論”和“理性設計論”的迷夢,為人類大規模社會生活的組織方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路徑。在這樣一個意義上,我們就不難理解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在人類思想目前的開創性貢獻,也不難理解曼德維爾在《蜜蜂的寓言》發表后為什么受到了那么多人的非難與攻擊了。
蜜蜂的寓言(全兩卷) 目錄
前言
抱怨的蜂巢,或騙子變作老實人
寓意
導言
道德美德探源
《抱怨的蜂巢》評論(A-Y)
論慈善與慈善學校
社會本質之探究
為本書辯護
索引
第二卷
前言
一 霍拉修、克列奧門尼斯與芙爾薇婭的**篇對話
二 霍拉修與克列奧門尼斯的第二篇對話
三 霍拉修與克列奧門尼斯的第三篇對話
四 霍拉修與克列奧門尼斯的第四篇對話
五 霍拉修與克列奧門尼斯的第五篇對話
六 霍拉修與克列奧門尼斯的第六篇對話
索引
蜜蜂的寓言(全兩卷) 節選
《蜜蜂的寓言(套裝全兩卷)(漢譯名著本16)》: 有人會反駁我說:無論哪個社會,只要大多數人尚未一致崇拜一種統治力量,它便無論如何都不是個文明化的社會;因此,善與惡的概念以及美德與惡德的區別,便絕不是政客們的詭計,而完全是宗教的純粹影響。在回答這個反駁之前,我不得不重復我已經說過的那句話,即在這篇《道德美德探源》中,我所談的既非猶太人,亦非基督徒,而是處于自然狀態、并不具備真正神性的人。然后我要強調:所有其他民族的種種偶像崇拜的迷信,以及他們對*高存在的那些可憐概念,皆不足以激勵人去追求美德。這些東西毫無用處,只能去恐嚇或者愉悅粗鄙而沒有頭腦的大眾。歷史證明:在一切值得重視的社會里,無論其民眾接受的觀念有何等愚蠢、何等荒謬(例如他們關于自己崇拜的神明的觀念),人類天性永遠會盡力伸展出自己的全部分支;并不存在關于財富及權力的、多少能夠引起注意的世俗智慧或道德美德,只是有些時候,在一切君主政體及聯邦政體中,也會涌現出一些在這方面較他人突出的人。 古埃及人并不滿足于將他們能想象出的所有丑陋妖魔統統奉為神明,愚蠢地去崇拜他們自己播種的洋蔥頭,而與此同時,他們的國家卻是世上藝術與科學*著名的苗圃,而埃及人本身,亦比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更精通自然的種種*深邃的神秘現象。 在產生道德美德的模式方面,天下沒有任何國家或王國能比古希臘和古羅馬帝國產生的更多、更偉大,尤其無法與古羅馬帝國相比。然而,古羅馬人對于神圣事物的感情卻何等自由隨便,何等荒謬可笑!這是因為,若不考慮古羅馬人的那些神明被夸大了的數字,而僅僅考慮他們給這些神明編造的那些可恥故事,我們便無法否認:他們的宗教遠遠不是教導人們去戰勝個人激情,遠遠不是為人們指明通向美德之路,而似乎相反,即極力為人欲辯護,并鼓勵人的惡德。不過,若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東西使古羅馬人的堅毅、勇氣和寬宏勝過他人,我們就必須將目光投向他們壯觀的凱旋儀式,投向他們雄偉的紀念碑和拱門,投向他們那些戰利品、雕像及碑刻銘文。我們還要看到他們對軍功的各種獎賞、賦予死者的榮譽,公眾對生者的贊美,以及他們給予有功者的其他能想到的獎勵。于是我們便會發現:使古羅馬人做出*高程度的自我克制的,不是別的,正是他們的一種政策,即充分利用能*有效地迎合人類驕傲之心的手段。 所以,*先使人類克制私欲、撲滅自己*珍愛的天然性向的,顯然不是什么野蠻人的宗教或其他什么偶像崇拜的迷信,而是精明政客的老練管理。愈仔細探究人的本性,我們就愈加深信:道德美德皆為逢迎驕傲的政治產物。 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抵御阿諛逢迎的妖法,無論他如何能力過人,如何洞察秋毫,只要這種妖法施行得技巧高妙.適于他接受即可。兒童與傻瓜往往會囫圇吞下對他們個人的贊美,而對更為精明者,則必須使用更加隱晦曲折的贊美。阿諛愈帶概括性,被阿諛者便愈少起疑。你對全城人的嘉許,會被全體居民愉快地接受。你對普遍意義上的文人的嘉許,每一位飽學者都認為他自己尤其要感激你。你可以毫無風險地贊揚一個人的職業,或是夸獎一個人出生的國家,因為你給了此人一個機會,使他能用自己對他人裝出的尊重,掩蓋他對自己產生的快樂。 精明者普遍懂得阿諛作用于驕傲的力量,生怕自己受騙上當,對夸大(盡管這往往十分違逆他們的良心)榮譽,公平交易,家族、社會、有時是他職業的清正廉潔心存疑慮;因為他們知道:人經常會改變自己的決心,做出違逆天然性向的行為;雖然他們可能繼續讓自己的行為與某種觀念相契,卻意識到其實自己并非志在于此。這樣一來,賢明的倫理家便將人拉向了天使,至少是希望某些人的驕傲會促使他們去仿效其應當代表的那些美好原型。 無與倫比的理查德·斯蒂爾爵士①以其慣有的優雅文風,滔滔贊美人這一*高物種,并以華美辭藻闡述人類天性之卓越時,人們不可能不陶醉于他的樂觀思想及文雅詞句。然而,盡管我時常為他的雄辯力量所打動,并隨時準備愉快地接受他狡黠的詭辯,但我卻絕不會如此當真,而要反思他的巧妙贊譽,并想到了那些圈套,女人們利用那些圈套去教導孩子們要彬彬有禮。一個剛剛度過童稚期的小姑娘尚未學會如何得體地說話和走路,在百般懇求之下,**次開始笨手笨腳地嘗試著行了個屈膝禮,而保姆卻立即狂喜地贊美她道:這個屈膝禮行得太優雅啦!哦,文雅的小姐喲!活脫就是位窈窕淑女嘛!媽媽,小姐行的屈膝禮比她姐姐莫莉的強多啦!眾使女也隨聲附和,而那位媽媽則緊摟著那孩子,幾乎要把她擠成碎片。 ……
蜜蜂的寓言(全兩卷) 作者簡介
B.曼德維爾,荷蘭人。在荷蘭,曼德維爾與近代人文主義者家伊拉斯謨、國際法之父格勞修斯、大哲學家斯賓諾莎齊名。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后去了英國,并最終決定定居英國,以熟練的英語進行寫作。其著作甚豐,其中尤以《蜜蜂的寓言》聞名。 肖津,原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工作人員。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