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0969
- 條形碼:9787522710969 ; 978-7-5227-109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 內容簡介
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是國際金融資本壟斷,當前正處于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帝國主義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成為新型帝國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即新型帝國主義盡管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征,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即新型帝國主義的資本主義,也就是帝國主義的本質沒有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沒有改變。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 目錄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是新型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是帝國主義的*后階段
美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沒落階段
——兼談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
晚期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歷史終點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帝國主義壟斷趨勢的新變化
——基于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
知識壟斷是當代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征
——以美國科技霸權為例
二
列寧帝國主義論對金融資本壟斷的批判及其當代價值
百年大變局下帝國主義理論研究及啟示
從帝國主義到新帝國主義:理論與現實的發展
衛建林先生關于世界資本主義現狀及其趨勢的觀點
三
資本主義世界的兩極分化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國收入分配制度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英國種族不平等
移民折射下的法國社會不平等
意大利福利資本主義的“新物質匱乏”危機
不可能完成的革命?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到2019年
“黃馬甲”運動
四
拜登上臺后的中俄美戰略格局
涼戰與冷戰的異同以及中國的對策
中東歐劇變30年來各國現狀、問題與挑戰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 節選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掃清了政治上的障礙。英國18世紀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從工場手工業到大工業生產的一次重大轉變。從家庭手工業到工場手工業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次歷史性轉變,從工場手工業到大工業生產又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第二次重大歷史性轉變。這兩次轉變徹底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統治地位,并使資本主義社會走向成熟。16世紀以來工場手工業在歐洲逐漸成熟起來,到18世紀中期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標志著資本主義從工場手工業開始向大機器工業過渡,過渡到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工業革命從18世紀中期英國開始一直到19世紀40年代,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實現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革命,致使機器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的革命性變革和蓬勃發展。工業革命給資本主義帶來了三大轉變,一是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二是從手工業生產轉變為機器生產;三是由手工業生產機器轉變成機器生產機器。英國工業革命帶來了歐洲乃至北美更大范圍的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加速成熟。 經歷工業革命,英國乃至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簡單明了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關于英國工人階級的*終形成的大致時間,恩格斯指出:“英國工人階級的歷史是從上個世紀后半期,隨著蒸汽機和棉花加工機的發明而開始的。”①工人階級*終成為一個階級,是伴隨著工業革命所造就的大工業生產方式的形成而完成的。 資產階級的形成發展是不平衡的,資本主義的發展確立也是不平衡的,從歐洲到北美,再向亞洲、拉美、南美、非洲擴展,全世界逐步進入資本主義世界歷史。 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向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蔓延。1861年俄國廢除封建農奴制,俄國開始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資產階級革命向美洲進軍。在北美洲,美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也已經發展到了非革命不可的地步了。18世紀七八十年代,爆發了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了殖民統治,19世紀60年代爆發了南北戰爭,美國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運動全面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美國占據了統治地位,美國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向亞非拉進軍。在亞洲,19世紀的日本明治維新是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日本進行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中國1911年爆發了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19世紀中葉,亞洲掀起了反對封建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這些歷史事件標志著亞洲開啟了資本主義歷史時代。 在拉美,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美殖民地爆發了一系列獨立解放戰爭,屬于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范疇。 在非洲,19世紀中葉以來展開了反殖民主義斗爭,到20世紀中葉以來,許多殖民地國家和民族陸陸續續相繼獨立,選擇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資產階級革命向全世界蔓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經濟、政治制度向全球進軍。經過150多年的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從歐洲擴展到全世界,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經濟政治制度在全世界的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完成了統治世界歷史時代的歷史使命。 資本主義歷史時代的確立并占據世界歷史的主體地位,是一個漫長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資本主義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發生并確立的時間有早有晚,但可以說,只有經過工業革命,封建社會才*終完成了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在封建社會母體內的生成發展,逐漸成熟,經過幾個世紀的成長,直至工業革命才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據了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后形成確立,代替了封建社會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使得資產階級產生了政治要求,開始了旨在奪取政權的資產階級政治革命。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成功和勝利,建立了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憑借上層建筑的力量進一步推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19世紀中期以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世界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在全球全面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剛開始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帶有妥協性的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后來爆發的一系列的資產階級的徹底革命,使得資產階級民主制也發展起來了。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統治地位得以鞏固,封建社會退出歷史統治舞臺,資本主義進入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成熟階段。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 作者簡介
王偉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南開大學終身教授、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哲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南開大學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會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哲學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歷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1987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 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和中華思想通史等。出版學術著作五十余部,專著主要有《社會矛盾論》《利益論》《王偉光講習錄》《哲林漫步》《馬克思主義學習文稿》《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思想史文論(一、二)》等。主編著作主要有《新大眾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社會主義通史(八卷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共產黨員必備哲學修養》《開辟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境界》《中國社會形態史綱》《中華思想通史緒論》等。譯著主要有《歷史和階級意識》(合譯)。在國家報紙、期刊上發表論文六百余篇。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