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萬事只求半稱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18950
- 條形碼:9787570218950 ; 978-7-5702-1895-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事只求半稱心 本書特色
l 央視新聞鼎力推薦!人生導師朱光潛給我們的30個智慧凝萃:不擰巴、不焦慮、不浮躁。生活多有不如意,不如只求半稱心!
l 朱光潛后人特別審定版!從多達300萬字的篇目中精選而成,諄諄解答當代年輕人的焦慮與困惑。他不但與你感同身受,還仿佛牽著你的手走到陽光下晾曬自己。讀來“有人不遠百年誠誠懇懇懂我之感”。
l 季羨林大學時代喜歡的老師,康輝、戴建業、黃磊、楊瀾、董卿的書桌常備!沈從文、朱自清、余光中都超愛讀他的書!
l 每十個人中就有三個人讀他的書,樊登、十點讀書給年輕讀者按頭推薦,豆瓣、小紅書、抖音博主齊發持續推送。
l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先生的叮囑獨到、真誠,把人生智慧與希望散步到每一個人的心里。
l 老樹畫畫親繪封面插圖,讓你累了的時候,心寬一點,放松一點。
萬事只求半稱心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有一些焦慮、遺憾、不快樂……
這本書是一代美學大師朱光潛給予眾人的理想生活指南。
他說:“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
他說:“人生快樂倘若想完備,一定要保存一點孩子氣。”
先生不僅給人美學熏陶,而且有很多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講給讀者。他將自己的人生美學和智慧化為文字,給經歷艱難困苦的人們以心靈慰藉,從修養、學習、職業、情感等方面給讀者們以指引。朱光潛先生文字優美,娓娓道來,讀來宛如一個家族長者在循循善誘鼓勵后輩,耐人尋味的句子比比皆是,文章典故信手拈來,讓讀者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萬事只求半稱心 目錄
輯一 人須有生趣才能有生機
我只覺得對著這些紛紜擾攘的人和物,
好比看圖畫,好比看小說,件件都很有趣味。
談動
談靜
談人生與我
生命
我與文學
輯二 朝抵抗力*大的路徑走
不但在文藝方面,就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
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大的路徑走。
慢慢走,欣賞啊!
朝抵抗力*大的路徑走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談擺脫
消除煩悶與超脫現實
輯三 朋友是測量自己的*精確尺度
人生的快樂有一大半要建筑在人與人的關系上面。
人生**樂趣是朋友的契合。
后門大街
豐子愷的人品與畫品
情人眼里出西施
談交友
談中西愛情詩
輯四 完備的人生需要存點孩子氣
人生快樂倘若想完備,一定要保存一點孩子氣。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回憶二十五年前香港大學
旅英雜談
學業·職業·事業
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輯五 所謂美好,就是擺脫了功利心
*聰明的辦法是與自然合拍,
如草木在和風麗日中開著花葉,在嚴霜中枯謝。
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我在《春天》里所見到的
剛性美與柔性美
看戲與演戲
談學問
輯六 不完美,才是人生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
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無言之美
談美感教育
文學與人生
悲劇與人生的距離
萬事只求半稱心 節選
人們應該如何生活才好呢?
我說,就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著,像草木蟲魚一樣。
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變幻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么?
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 閑人大半易于發愁。
朋友,閑愁*苦!
愁來愁去,
人生還是那么樣一個人生,
世界也還是那么樣一個世界。 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蟲魚的儕輩,草木蟲魚在和風甘露中是那樣活著,在炎暑寒冬中也還是那樣活著。在它們說,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也。 少奶奶牽著她的花簇簇的小兒女,羊肉店的老板撲著他的芭蕉葉,白衫黑裙和翻領卷袖的學生們抱著膀子或是靠著電線桿,泥瓦匠坐在階石上敲去旱煙筒里的灰,大家都一起心領神會似的在聽,在看,在發呆。在這種時會,后門大街上準有我;在這種時會,我丟開幾十年教育和幾千年文化在我身上所加的重壓,自自在在地沉沒在賢愚一體、皂白不分的人群中,盡量地滿足牛要跟牛在一塊、螞蟻要跟螞蟻在一塊那一種原始的要求。我覺得自己是這一大群人中的一個人,我在我自己的心腔血管中感覺到這一大群人的脈搏的跳動。 我們吃飯和吃茶,慢斟細酌,不慌不鬧,各人到量盡為止,止則談的談,笑的笑,靜聽的靜聽。 懂得處友,就懂得處人;懂得處人,就懂得做人。 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
萬事只求半稱心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中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年畢業于香港大學,后留學英法,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等。他一生潛心研究美學,在溝通中西美學、舊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和獨特的見解,是我國現代負盛名和享譽世界的美學大師。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