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長白山學術文庫——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181672
- 條形碼:9787206181672 ; 978-7-206-1816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白山學術文庫——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 內容簡介
這部專著以考古新發現的全新視角,對東北地區的遼西紅山文化、本溪廟后山文化、興隆洼文化等經過梳理,發現史前東北文化區有13項全國**,被專家認定東北乃中華文化**祖源。漢族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民族,漢文化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文化。漢政權在東北有時可以斷檔,漢文化始終沒有斷檔,而且居于東北的各民族以及各民族政權,無不接受漢文化的滋養,而成長壯大,乃至入主中原或半入主中原。漢文化也接受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精華。東北漢文化對“東北亞”以及對全中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長白山學術文庫——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 目錄
**章 導論:東北乃中華文化祖源之
一 史前“東北文化區”的歷史覺醒
二 “中國”與“東北”的歷史內涵
三 由“人”到“族”史觀的形成
四 東北戰略地位,得遼東則得全國
第二章 中華共祖乃東北文化之根
一 紅山女神為中華“共祖”
二 中華**龍,起于遼河源
三 遼西是殷人的龍興之地
四 華夷融合于華夏
第三章 箕子,東北漢文化**圣君
一 箕子學說的廣泛影響
二 箕子何以東歸
三 箕子東歸三步走
四 揚雄“北燕朝鮮方言”的歷史價值
五 實踐《洪范九疇》,建東方君子之國
第四章 東北漢政權與東北漢文化
一 燕是*早在東北設郡的華夏政權
二 秦在東北建制與東北長城
三 漢制東北續燕五郡與朝鮮四郡
四 考古確證:漢人遺跡遍布東北
五 公孫氏延續東北漢祚五十年
六 漢化鮮卑人慕容氏掌控遼東
七 盛唐文化穩定了東北漢政權
八 “漢家煙塵在東北”
九 明代遼東控帶東北各地
十 馬上皇帝丟失大片海疆
第五章 東北各民族在流動中發展
一 東北民族在流動中形成與發展
二 漢人北上,成為東北人數*多
三 漢儒名仕流入東北及儒學軼事
四 “闖關東”的由來與歷史貢獻
第六章 尊儒拜孔是東北各民族的潮流
一 各民族普遍追認炎黃為始祖
二 認同“周禮”“漢儒”乃民族生發之道
三 遼金元清尊儒拜孔已成祖制
四少數民族的漢儒精英
第七章 漢文化滋養了東北各民族
一 以漢晉文化為底蘊的高句麗王國
二 盛唐文化所滋養的“海東盛國”
三 自覺在漢文化中崛起的契丹與女真
四 遼金元清的政權屬性
五 石碑背后的東北文化
第八章 汲取野性精華的東北漢文化
一 融入豪爽粗獷東北精神的漢文化
二 “和而不同”與“移風易俗”
三 講唱藝術刺激了章 回小說的發展
四 民族樂舞給漢文化增添了娛樂因素
五 金元文化推進了中國戲劇的發展
第九章 東北漢文化的深度影響
一 東北“漢文化圈”對東北亞的輻射
二 給漢語增加情趣和幽默的東北方言
三 東北漢文化貢獻給全國一個“獨特”的民間小戲
參考書目
一 史前“東北文化區”的歷史覺醒
二 “中國”與“東北”的歷史內涵
三 由“人”到“族”史觀的形成
四 東北戰略地位,得遼東則得全國
第二章 中華共祖乃東北文化之根
一 紅山女神為中華“共祖”
二 中華**龍,起于遼河源
三 遼西是殷人的龍興之地
四 華夷融合于華夏
第三章 箕子,東北漢文化**圣君
一 箕子學說的廣泛影響
二 箕子何以東歸
三 箕子東歸三步走
四 揚雄“北燕朝鮮方言”的歷史價值
五 實踐《洪范九疇》,建東方君子之國
第四章 東北漢政權與東北漢文化
一 燕是*早在東北設郡的華夏政權
二 秦在東北建制與東北長城
三 漢制東北續燕五郡與朝鮮四郡
四 考古確證:漢人遺跡遍布東北
五 公孫氏延續東北漢祚五十年
六 漢化鮮卑人慕容氏掌控遼東
七 盛唐文化穩定了東北漢政權
八 “漢家煙塵在東北”
九 明代遼東控帶東北各地
十 馬上皇帝丟失大片海疆
第五章 東北各民族在流動中發展
一 東北民族在流動中形成與發展
二 漢人北上,成為東北人數*多
三 漢儒名仕流入東北及儒學軼事
四 “闖關東”的由來與歷史貢獻
第六章 尊儒拜孔是東北各民族的潮流
一 各民族普遍追認炎黃為始祖
二 認同“周禮”“漢儒”乃民族生發之道
三 遼金元清尊儒拜孔已成祖制
四少數民族的漢儒精英
第七章 漢文化滋養了東北各民族
一 以漢晉文化為底蘊的高句麗王國
二 盛唐文化所滋養的“海東盛國”
三 自覺在漢文化中崛起的契丹與女真
四 遼金元清的政權屬性
五 石碑背后的東北文化
第八章 汲取野性精華的東北漢文化
一 融入豪爽粗獷東北精神的漢文化
二 “和而不同”與“移風易俗”
三 講唱藝術刺激了章 回小說的發展
四 民族樂舞給漢文化增添了娛樂因素
五 金元文化推進了中國戲劇的發展
第九章 東北漢文化的深度影響
一 東北“漢文化圈”對東北亞的輻射
二 給漢語增加情趣和幽默的東北方言
三 東北漢文化貢獻給全國一個“獨特”的民間小戲
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長白山學術文庫——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 作者簡介
田子馥,曾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和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曾任《新文化報》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多年來致力于東北史學研究,出版專著:《東北民間文化人類學》《圖騰詩的人類學闡釋》《東北漢文化史論》等。主持完成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多次榮獲吉林省長白山文藝獎、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長白山優秀圖書獎、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2011年11月獲吉林省長白山文藝獎終身成就獎。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